刘博涵
- 作品数:17 被引量:6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人体头部冲击下的吸能特性研究
- 通过压缩实验获得了PVB夹层玻璃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构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将实测应力-应变曲线嵌入至该模型中,模拟了PVB夹层风挡玻璃存人体头部冲击下的力学响应,并进行了风挡玻璃的应力分布和吸能特性分析。
...
- 刘博涵朱梦一孙岳霆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吸能特性有限元方法
- 文献传递
- PVB夹层风挡玻璃在头模块冲击下的吸能特性实验研究
- 开展一系列头模块与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不同速度、角度与方向的参数化冲击实验。基于获得的头模块在冲击过程中的加速度-时间曲线,系统分析了头部动态响应。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并分析了风挡玻璃的裂纹扩展过程并研究了风挡玻璃在受冲击...
- 刘博涵王岩徐晓庆张文会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风挡玻璃吸能特性
- PVB/SGP夹层玻璃的头模块冲击实验研究
- 基于行人头模块冲击试验平台,在不同冲击速度(23km/h-30km/h)下开展了PVB和SGP夹层玻璃的头模块冲击实验。通过头模块内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得到了冲击过程中头模块的加速度-时间曲线和加速度-位移曲线,结合高速摄...
- 徐成亮徐汀泥孙岳霆袁野刘博涵李一兵
- 关键词:PVB夹层玻璃
- 头模块低速冲击下PVB夹层风挡玻璃的吸能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获得汽车事故中人体头部冲击下风挡玻璃的吸能特性,开展一系列头模块与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不同冲击速度(6.6~11.2 m/s)、冲击角度(60°~90°)及冲击方向下的参数化冲击试验.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头模块在冲击过程中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并分析头模块在冲击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结合高速摄像机图像分析风挡玻璃在受冲击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过程,研究风挡玻璃的破损形态,并与真实交通事故案例中的风挡玻璃破损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最大接触力、最大塑性凹陷量、头部损伤指标(Head injury criteria,HIC)、头模块损失动能、动能吸收比等吸能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不同冲击方向下的冲击角度对于风挡玻璃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为风挡玻璃的吸能特性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数据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 刘博涵王岩徐晓庆张文会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风挡玻璃吸能特性
- 汽车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风挡玻璃冲击响应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11年
- 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夹层风挡玻璃是汽车碰撞安全性及行人保护的重要部件,同时也蕴含丰富的汽车碰撞事故信息。因此,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针对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玻璃材料的准静态试验、动态冲击试验和高速摄影/摄像试验的基本方法;基于不同材料的力学模型和理论研究以及主要使用的数值模拟手段和思路,归纳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玻璃在准静态呈线弹性力学特性但在动态冲击下呈现非线性特性,且为率相关材料;同时指出现有的汽车风挡玻璃材料和结构设计不足以为行人头部提供有效的保护。总结并提出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 许骏李一兵葛东云陈曦姚学锋朱梦一刘博涵孙岳霆
- 关键词:冲击响应行人保护
- 基于社交媒体的“互联网+”学术交流模式探究--以清华大学“微沙龙”为例
-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深刻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学术交流工作中,结合社交媒体,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学术交流新模式——“微沙龙”,实现了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使随时随地开展学术交流成为...
- 张小平刘博涵吴锦鹏赵璞吕东青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O2O
- 碰撞车速与车辆类型对行人运动和损伤耦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根据相关文献对行人受伤特征的统计结果,选择3例涉及不同车辆类型的典型事故案例,利用MADYMO软件分别对其进行事故再现,并根据真实交通事故采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从而建立了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研究不同车辆类型和碰撞车速对行人头部-车辆相对速度、行人抛距和行人头部、胸部与小腿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碰撞车速对行人运动规律和各部位损伤具有高度相关性外,车辆类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同碰撞车速下:1厢式客车的行人抛距约为微型轿车和普通轿车的1.25倍;2碰撞车速在38~60km/h范围时,厢式客车的头部HIC值约为微型轿车和普通轿车的1.3~2.2倍;3厢式客车的行人胸部损伤程度约为微型轿车和普通轿车的1.7~4.5倍;4厢式客车的小腿损伤程度比微型轿车和普通轿车低20%~50%。
- 王岩徐晓庆刘博涵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车辆类型
- 车用PVB薄膜材料动态黏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法,对汽车风窗玻璃的中间膜——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材料的动态黏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频率、温度、生产工艺和薄膜厚度对材料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PVB薄膜逐渐从高弹态向玻璃态转变;且随着频率的升高,PVB薄膜玻璃化温度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增高。另外,生产工艺和试件厚度对PVB薄膜黏弹性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拟合得到该材料WLF方程的系数。
- 刘博涵周嘉孙岳霆王岩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PVB薄膜黏弹性动态力学分析玻璃化温度
- 头部冲击下汽车夹层风挡玻璃吸能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汽车夹层风挡玻璃具有一定的吸能缓冲作用,可降低碰撞过程中行人头部的损伤程度.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头部冲击下汽车夹层风挡玻璃的吸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头模块-夹层风挡玻璃有限元模型;基于定义的风挡玻璃吸...
- 徐汀泥陈晶晶刘博涵徐晓庆张文会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汽车工程吸能特性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人体头部冲击下的吸能特性被引量:4
- 2010年
- 研究了交通事故中汽车风挡玻璃的吸能特性对行人头部的保护。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获得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夹层玻璃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利用Ls-Dyna软件构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将实测应力—应变曲线嵌入该模型,模拟了PVB夹层风挡玻璃在人体头部冲击下的力学响应。利用风挡玻璃的动能吸收比,比较了在不同冲击条件下风挡玻璃的吸能效果。结果表明:在冲击速度为5~7.5m/s、冲击角度为15°~45°的区间内,风挡玻璃的吸能效果相对明显,冲击位置对风挡玻璃的吸能效果影响较小。
- 刘博涵朱梦一孙岳霆许骏李一兵
- 关键词:夹层玻璃吸能特性有限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