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德全

作品数:32 被引量:20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恶性疟
  • 25篇原虫
  • 25篇疟原虫
  • 25篇恶性疟原虫
  • 13篇敏感性
  • 12篇氯喹
  • 10篇咯萘啶
  • 9篇抗疟
  • 9篇抗疟药
  • 8篇体外
  • 8篇青蒿
  • 7篇疟疾
  • 6篇体外测定
  • 6篇抗药
  • 6篇抗药性
  • 5篇药物
  • 5篇青蒿素
  • 4篇哌喹
  • 4篇氯喹抗性
  • 4篇基因

机构

  • 16篇中国疾病预防...
  • 15篇中国预防医学...
  • 9篇云南省疟疾防...
  • 6篇云南省寄生虫...
  • 5篇海南省疾病预...
  • 5篇海南省热带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卫生部疾病控...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万宁市卫生防...
  • 1篇儋州市卫生防...

作者

  • 32篇刘德全
  • 13篇杨恒林
  • 11篇冯晓平
  • 10篇杨品芳
  • 9篇刘瑞君
  • 8篇林世干
  • 8篇张春勇
  • 6篇高大庆
  • 5篇董莹
  • 4篇汤林华
  • 4篇陈文江
  • 4篇黄开国
  • 4篇王善青
  • 3篇张龙兴
  • 3篇何慧
  • 3篇夏志贵
  • 3篇胡铃
  • 3篇蔡贤铮
  • 3篇官亚宜
  • 3篇冯晓平

传媒

  • 16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敏感性体外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微量测定方法 ,以监测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 /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敏感性的变化。 [方法 ]设计制作咯萘啶 /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 3种药物伍用测定板 ,采用WHO推荐的Rieckmann体外微量法 (WHO标准化法 )测定涂药板效果。测得的原始数据采用W H Wernsdorfer的专门软件进行分析 ,判定用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上述 3种药物伍用测定板敏感性的可行性 ,并依据分数抑制浓度 (FIC)判定咯萘啶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之间是否有协同效应。 [结果 ]3药伍用测定板效果稳定 ,其ED5 0 分别为咯萘啶 0 11pmol/井、磺胺多辛 2 15 12pmol/井和乙胺嘧啶 2 6 9pmol/井。同时证明 ,咯萘啶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之间有协同效应。 [结论 ]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 /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的敏感性可用体外微量法进行测定。
韩祥录刘德全冯晓平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咯萘啶敏感性抗疟药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奎宁敏感性的体外测定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
杨恒林刘德全黄开国杨亚明杨亚明廖明铮杨品芳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体外测定氯喹氨酚喹
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体外微量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体外微量检测方法,以便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抗性调查。方法研制哌喹涂药板和供现场使用培养基,经实验室测试,后在海南省及云南省现场,比较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一致性。结果研制的哌喹涂药板及现场用的培养基质量稳定,4℃贮存哌喹涂药板和安瓿封装液体培养基有效期分别为14个月和2个月,哌喹涂药板判定敏感与抗性的临界药浓度为≥64pmol/井,体外微量法测得的结果与体内法一致。自1985年近30年现场监测,基本掌握我国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状况,海南和云南两省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有高度抗性。结论成功建立起用体外微量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的敏感性,为大规模抗药性检测提供了条件。
冯晓平王善青林世干杨恒林孙晓东刘德全夏志贵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哌喹敏感性
疟疾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1993年
西双版纳勐捧乡经镜检确诊的疟疾患者计102例,当地正常人1011名同时进行ABO血型检测;A,B,O和AB血型者依次分别为26、29、40和7例及162、345、450和54名。通过对两组人群的ABO血型基因频率及各血型人群罹患疟疾相对危险率的计算,发现A血型人群较易感染疟原虫,其相对危险率较其他血型者高1.79倍(X^2=5.9146,P<0.05)。
张龙兴章幼妹王捷刘德全高大庆冯晓平黄文辉依丹杨岚何剑英罗群英罗成芝
关键词:疟疾ABO血型基因频率
西双版纳疟疾患者RESA抗体的初步调查
1992年
用RESA—IFA试验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恶性疟患者血样41份,恶性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患者血样12份及间日疟患者血样38份进行RESA抗体检测。恶性疟患者阳性者9例,阳性率为22.0%(9/41);混合感染者阳性1例,阳性率为8.3%(1/12);间日疟患者全部阴性。RESA抗体阳性的患者IFA试验的GMRT为1552.1,阴性患者为741.8,差异非常显著。RESA抗体阳性患者平均原虫密度为5042个原虫/μl血,阴性患者为25398个原虫/μl血。表明恶性疟患者血清中的RESA抗体与临床免疫有一定关系。
张龙兴王捷章幼妹刘德全高大庆冯晓平黄文辉
关键词:疟疾患者间日疟阴性患者混合感染者疟区
我国恶性疟抗药性监测与抗疟药的合理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研制成功涂药板和便于现场使用的培养基后,1980-2003年,采用体内四周法和体外微量法开展了我国抗氯喹恶性疟的抗性程度及地理分布;停用或减少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及我国恶性疟原虫对常用抗疟药敏感性等调查。结果显示,有恶性疟流行的八省(区)均有抗氯喹恶性疟存在,其中海南和云南两省抗性程度高,分布地区广。停用或减少使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逐渐降低。海南和云南两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和哌喹有高度抗性,对咯萘啶和青蒿素类药物敏感,但敏感性在逐渐降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停止或减少使用已有抗性的抗疟药,推荐应用青蒿素类药物和咯萘啶及其复方。使抗疟药能合理规范使用,促进了疟疾防治,疟疾发病逐年降低,恶性疟流行区逐渐缩小。
冯晓平刘德全
关键词:抗药性敏感性抗疟药体外试验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制剂、咯萘啶敏感性现场体外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为探索恶性疟原虫对新抗疟药敏感性现场体外监测方法,指导药物敏感性监测。参照WHO推荐的Rie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法,在自制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醚及咯萘啶测定板中测定了以上4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成功率分别为79.4%、79.8%、78.6%及77.3%,与WHO提供的氯喹板及阿莫地喹(氨酚喹)相同;疟原虫抑制率亦与氯喹板及阿莫地喹板相似,均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依次上升。提示自制测定极药物稳定、灵敏、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现场推广使用。
杨恒林黄开国刘德全张春勇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疟药敏感性
海南恶性疟原虫分离株Pfcrt和Pfmdr1基因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分析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氯喹抗性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fcrt)及其P-糖蛋白同系物1(Pgh1)编码基因(Pfmdr1)的点突变特征,为探讨抗性分子标记用于氯喹抗性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PCR(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Pfcrt基因编码第7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和Pfmdr1基因编码第86、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情况。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检测的36份血样中,28份成功扩增Pfcrt基因,导致第76位氨基酸由赖氨酸(K)变为苏氨酸(T)的突变型占64.3%,混合型占14.3%,野生型占21.4%;29份成功扩增Pfmdr1基因,导致第86位氨基酸由天冬酰胺(N)变为酪氨酸(Y)的突变型占3.4%,混合型占6.9%,野生型占89.7%。未发现编码第124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体外氯喹敏感试验结果显示,72.2%(26/36)分离株存在抗性。治疗前恶性疟原虫Pfcrt76T突变发生率在体外微量测定法显示的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mdr1点突变发生率在氯喹抗性与敏感株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T可以作为监测氯喹抗性的一个分子标记。
官亚宜汤林华胡铃冯晓平刘德全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点突变氯喹
海南省乐东县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了解乐东县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情况,以指导用药。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于1999年测定氯喹、哌喹、咯萘啶、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及其加用氯喹的敏感性。结果测定上述药物的ID50依次为244nmol/L、464nmol/L、71nmol/L、3nmol/L、4nmol/L与11/1.32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浓度(CIMC)依次为353nmol/L、672nmol/L、102nmol/L、10nmol/L、13nmol/L与19/1.86nmol/L。前3种药的抗性率依次为85.71%、42.86%与14.29%。结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咯萘啶产生抗性,对青蒿琥酯与双氢青蒿素均敏感,氯喹与双氢青蒿素联用体外测定有增效作用。
林世干刘德全卓开仁张韵虹胡玉銮冯晓平林翠芬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疟药敏感性
疟原虫的抗药性与抗疟药的合理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刘德全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抗疟药抗药性恶性疟原虫血药浓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