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瑛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热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陈通陈勇刘瑛丽胡丰曾萍杨晨
- 关键词:清热解毒颗粒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
- 苦杏仁3种提取工艺中苦杏仁苷提取率的比较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比较3种杏仁提取工艺中苦杏仁苷提取率.方法以硝酸银滴定法测量3种苦杏仁提取工艺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结果 3种提取方法提取率,分别为95.77%、64.88%、55.61%,其中蒸馏苦杏仁水法最高,醇提苦杏仁苷法次之.结论三种提取方法均可得到较高的提取率.
- 张守平刘瑛丽曹洪锦
- 关键词:苦杏仁苷
-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被引量:16
- 2008年
- 巫世红胡丰杨晨曾萍刘瑛丽陈勇
- 关键词:绞股蓝皂苷药理作用
- 何首乌配方颗粒的水提取工艺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优选何首乌配方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以制何首乌提取物中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何首乌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水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适用于制何首乌的提取。
- 胡丰杨晨曾萍刘瑛丽巫世红陈勇朱桂琼
- 关键词: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大黄素正交试验
- 广西产莪术的栽培研究与质量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 C.E Liang)主产于广西,药用部分为其干燥根茎,是中药莪术的三大来源之一,又称桂莪术、毛莪术;其干燥块根,为广西郁金,又称桂郁金。广西莪术先后被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于1973年编写的《广西植物名录》第三册,
- 江海燕刘瑛丽陈勇
- 关键词:莪术栽培研究
- 盆炎清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盆炎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盆炎清胶囊中的黄柏、赤芍、牡丹皮、紫花地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图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芍药苷在0.224~1.12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1.04%。结论 TLC联合HPLC控制盆炎清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陈通梁秀群陈勇胡丰曾萍刘瑛丽杨晨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芍药苷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阿莫西林颗粒厂家鉴别方面的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定性分析不同厂家的阿莫西林颗粒的方法。方法采用AntarisⅡ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生产厂家的阿莫西林颗粒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阿莫西林颗粒厂家鉴别方面的定性分析模型。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标准正态分布法(SNV)作为光谱预处理方法,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选出6915~5376 cm^(-1)的光谱区间建模,通过交互验证方法选出最佳光谱潜在变量数为8,采用上述参数建立的模型识别率和拒绝率均达100%。结论本实验为鉴别不同生产厂家的阿莫西林颗粒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对市场中阿莫西林颗粒的监管,为其他相关药品的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 冯华东李彤彤张惠刘瑛丽臧恒昌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阿莫西林颗粒
- 广西莪术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分析研究
- 目的:为了确定广西莪术水蒸与醋煮炮制工艺,建立较完整的广西莪术炮制样品控制标准与评价方法。 方法:莪术水蒸炮制工艺研究以吉马酮、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润制时间、蒸制时间、切制规格、干燥温度4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
- 刘瑛丽
- 关键词:莪术饮片质量GC-MS法
- 灵芝配方颗粒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建立灵芝配方颗粒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HPLC,流动为甲醇-水(99∶1),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1.2 mL·min-1,柱温25℃。结果:麦角甾醇对照品进样量在0.223 7~1.342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 104.468X+1.168,r=0.999 9,回收率为103.1%,RSD为0.48%(n=6)。结论:本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灵芝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陈勇曾萍温庆伟胡丰杨晨刘瑛丽巫世红
- 关键词:麦角甾醇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