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6篇超声引导
  • 4篇疼痛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2篇腰背
  • 2篇腰背痛
  • 2篇腰椎
  • 2篇射频
  • 2篇神经痛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消融
  • 2篇经痛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背痛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性
  • 2篇病理性疼痛
  • 1篇带状疱疹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3篇吕莹莹
  • 10篇杜冬萍
  • 5篇浦少锋
  • 5篇徐永明
  • 4篇周瑾
  • 4篇吴军珍
  • 2篇张昕
  • 1篇叶海波
  • 1篇张宇
  • 1篇赵达强
  • 1篇谢亚明
  • 1篇江伟
  • 1篇浦少峰
  • 1篇许涛
  • 1篇施海峰
  • 1篇承月萍

传媒

  • 5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实用疼痛学杂...
  • 2篇中华疼痛学杂...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浮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被引量:8
2020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一般是指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成人AHZ发展成PHN的比例可高达10%~50%[2],PHN相关的疼痛症状通常分为三大类:持续性自发性疼痛;阵发性枪击样、电击样疼痛;机械性痛觉超敏和机械性痛觉过敏[3]。PHN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及社会状态,对病人生活治疗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4]。如何有效治疗PHN,是临床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曲马多等镇痛药物[5,6]或硬膜外阻滞、神经阻滞、神经射频调节等[7~10],或其他辅助药物如维生素C等[11]。虽然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操作复杂及操作本身引起的并发症等弊端[12]。
浦少锋孙玲玲徐永明吴军珍吕莹莹杜冬萍
关键词:自发性疼痛辅助药物神经病理性疼痛硬膜外阻滞
超声引导L3-4胸腰筋膜中层注射对腰椎术后腰背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临床实践观察发现腰椎手术可使下肢放射痛得到有效缓解,但部分病人的腰痛仍存在[1]。随着脊柱手术的增多,术后疼痛也日渐增多,自Burton等首次提出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概念以来,FBSS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2]。手术造成的脊柱区域应力改变是术后腰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吕莹莹徐永明浦少锋承月萍杜冬萍
关键词:腰椎手术术后腰背痛超声引导
带状疱疹急性期 合理应用5类药
2022年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和皮肤感染性疾病,虽不会致命,但“痛起来要人命”,尤其是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一旦患病,需要医患双方在急性期与时间赛跑,及时进行科学治疗,减轻神经痛症状,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原则与所有病毒性疾病一致,主要是休息、减少外出,增强免疫力,及时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当带状疱疹确诊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合理应用下列5类药物,以减轻症状,缓解病情。
吕莹莹杜东萍许涛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类药皮肤感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医患双方
改良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不同的阻滞技术,分为常规两针两点组(TT组)和改良一针两点组(OT组),每组32例。记录每例病人单侧操作需要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以治疗后2周VAS评分下降50%和ODI评分下降40%为治疗有效,计算单次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OT组阻滞时间快于TT组(P<0.05),两组病人单次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OT组在治疗后1小时和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TT组(P<0.05)。OT组和TT组病人单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47%(P<0.05)。OT组病人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TT组2例病人在穿刺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过程中出现下肢神经刺激症状。结论:改良“一针两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超声引导下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短期内可显著改善腰背痛病人VAS评分和ODI评分,但还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吴军珍浦少锋徐永明周瑾吕莹莹李晨杜冬萍
关键词:神经阻滞超声引导腰背痛
超声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调节对交感神经损伤后鼻塞的疗效观察
背景颈部及上胸段的创伤、手术等可能造成交感神经损伤,患者往往会出现霍纳综合征,而鼻塞导致的睡眠障碍是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人体内两种相互作用的自主神经系统,它们的平衡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吕莹莹
超声引导下残端神经瘤毁损治疗截肢后疼痛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截肢后疼痛是截肢术后病人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残肢痛、幻肢痛和幻肢觉。残端神经瘤形成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外周发病机制,针对痛性神经瘤进行毁损治疗简单易行。旨在研究超声引导下残端神经瘤毁损治疗截肢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的短期与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的截肢后残肢痛和/或幻肢痛的病人共53例,其中36例病人最终纳入分析。治疗前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截肢位置、病程、残肢痛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是否伴有幻肢痛。在末次治疗后随访至12个月,记录末次治疗后2周、6月和12月后残肢痛的NRS评分、残肢爆发痛发作次数、幻肢痛的变化,并观察治疗的并发症。结果:共36例病人,治疗后残肢痛NRS评分和幻肢痛均较治疗前缓解,爆发痛的发作次数降低。在术后2周时有效率86.1%,术后6月和12月时有效率均为77.8%。所有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截肢后疼痛的病人,可以用超声技术寻找是否有残端神经瘤;射频消融和无水乙醇注射毁损痛性神经瘤能有效缓解截肢病人的残端疼痛和幻肢痛(随访12个月),且操作简单、安全、无辐射,适合临床应用。
李晨浦少锋吴军珍吕莹莹杜冬萍
关键词:神经瘤射频消融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非典型面痛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1年
鼻内镜手术操作区域结构复杂,尤其翼管神经切断术涉及翼腭窝、蝶腭孔等重要结构,术后非典型面痛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程度较甚。及时诊治、对症治疗对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吕莹莹叶海波杜冬萍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疼痛头面部
超声引导下膝周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以膝关节内上、内下神经和隐神经髌下支为靶点行超声引导下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4例,年龄≥60岁,性别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射频组(PRF组)和神经阻滞组(NB组),每组32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内上、内下神经和隐神经髌下支射频和神经阻滞。NB组每靶神经给予2%利多卡因2 ml,共6 ml。PRF组在对靶神经给予相同药物阻滞基础上进行脉冲射频,射频电极温度设置为42℃,每靶神经治疗时间120 s×3次,两组均为单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84,P<0.001),时间与分组间VA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F=23.67,P<0.001)。两组患者不同时点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7.79,P<0.001),时间与分组间WOMAC评分存在交互作用(F=46.12,P<0.001)。治疗后2、4和12周时,PRF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NB组(65.6%比31.3%,37.5%比3.1%,25%比0,P均<0.05)。结论以膝关节内上、内下神经和隐神经髌下支为靶点的超声引导下神经脉冲射频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安全性高,效果优于单纯神经阻滞。
吴军珍吕莹莹李晨杜冬萍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超声引导下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试验组患者术后在超声引导下于双侧肋缘下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筋膜间注入0.375%罗哌卡因各15mL,对照组患者应用相同方法注入0.9%氯化钠溶液各15mL。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6、12、24和48h的镇痛效果。记录48h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的用药量,以及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术后6和12h,试验组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24和48h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PCA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横切口(12例)与竖切口(13例)患者术后6和12h的疼痛VAS评分、PCA总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安全、有效。
吕莹莹赵达强谢亚明张宇江伟
关键词:超声引导
骶管囊肿引发盆腔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例报道
2015年
骶管囊肿是常见的骶管内先天性异常结构,大部分没有症状,引起盆腔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骶管囊肿更不常见,以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为主的病例几乎未见报道。本科于2013年7月-12月间对15名年龄介于50-74岁的女性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伴或不伴会阴区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疼痛数年、经泌尿外科和妇产科长时间检查找不到确切病因且对症治疗无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吕莹莹周瑾杜冬萍
关键词:骶管囊肿会阴区先天性异常腰骶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