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切除
  • 9篇切除术
  • 6篇手术
  • 6篇肿瘤
  • 5篇胆道
  • 5篇胆管
  • 4篇胰十二指肠
  • 4篇胰十二指肠切...
  • 4篇胰十二指肠切...
  • 4篇十二指肠
  • 4篇十二指肠切除
  • 4篇十二指肠切除...
  • 4篇肝肿瘤
  • 3篇胆囊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3篇肝切除
  • 2篇胆肠
  • 2篇胆肠内
  • 2篇胆肠内引流

机构

  • 2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23篇吴华
  • 16篇崔培元
  • 11篇吴维
  • 11篇鲁正
  • 10篇吴斌全
  • 8篇谈燚
  • 6篇刘会春
  • 5篇马翔
  • 5篇李宗狂
  • 5篇范恒伟
  • 4篇邱兆磊
  • 4篇金浩
  • 4篇周磊
  • 2篇郑传明
  • 2篇崔陪元
  • 2篇王冬冬
  • 2篇王振杰
  • 2篇周硕
  • 1篇徐鲁白
  • 1篇汪蔷华

传媒

  • 6篇蚌埠医学院学...
  • 5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在干扰素2α上调ISG15表达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干扰素2α(IFN-2α)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上调ISG15表达的机制。方法向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中加入IFN-2α和/或PI3K抑制剂(LY294002)。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p-Akt和ISG15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IFN-2α组中的ISG1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FN-2α+LY294002组中的ISG15表达水平较IFN-2α组明显降低;免疫染色分析显示,IFN-2α组ISG15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FN-2α+LY294002组。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和对照组比较,IFN-2α组的p-Akt(Ser473)水平显著降低,而p-Akt(Thr308)水平明显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FN-2α组中p-Akt(Thr308)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FN-2α+LY294002组。结论在HepG2细胞中,IFN-2α通过增加PI3K/Akt通路中的p-Akt(Thr308)上调ISG15的表达。
汪蔷华庞青王学故吴华陈慧娟赵文俊李祥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肝癌细胞
胆总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被引量:3
2018年
胆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在病理上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NET,又分为G1,G2,G3期),差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C,大细胞性和小细胞性),以及同时具有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少见的类型还有杯状细胞类癌、管状类癌等。在临床上,NET多发于胃肠胰组织,而发生于胆管特别是肝外胆管的NET极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于胆总管中段,肿瘤体积(5.5 cm×4.5 cm×4 cm)与现今PubMed可检索到的报道相比,是迄今胆总管NET体积较大的一例,报道如下。
张登勇鲁正孙万亮马翔吴华吴斌全吴维崔培元周硕王冬冬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胆总管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瘤肝外胆管肿瘤体积
肝动脉变异在肝门淋巴结廓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变异在肝门淋巴结廓清中的识别与预防损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62例肝门淋巴结廓清中12例肝动脉变异患者术中处理情况。结果:12例肝动脉变异类型分为:MichelsⅢ型3例(25.0%),MichelsⅥ型2例(16.7%),MichelsⅨ型1例(8.3%),Hiatt 6型1例(8.3%),肝右动脉与肝总管空间位置变异2例(16.7%),肝左右动脉共同起源于肝总动脉2例(16.7%),以及肝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8.3%)。12例患者无肝动脉损伤;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胰漏,另1例切口感染;无术后出血、胆漏及肝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整体恢复良好。结论:在熟知各种肝动脉解剖变异类型的前提下,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与评估,加以术中谨慎且精细的操作,将使肝动脉损伤明显减少。
霍明生鲁正崔培元吴斌全吴华吴维许文青
关键词:肝动脉变异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损伤
刮吸手术解剖法在复杂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在胆道手术中运用刮吸解剖法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应用刮吸解剖法施行急诊胆囊切除术72例,肝十二指肠骨骼化清扫手术110例。结果 18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胆管损伤、胆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手术中未出现胆管及血管的严重损失。结论应用刮吸解剖法施行胆道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更加精细,可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此法有助于肝门结构显露,增强了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程度,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刮吸解剖法是一种实用、简便且安全的手术操作方法。。
谈燚崔陪元吴华刘金新
关键词:胆道手术刮吸解剖法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3种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关系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有效术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手术114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48例,胰腺空肠端侧双层套入式吻合37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29例。结果:术后出现胰漏20例(17.5%),其中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8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5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7例。3种胰肠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肠吻合方式无优劣之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能使胰漏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谈燚崔陪元金浩吴华刘会春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对胰头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得到随访的7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35例患者采用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8 ~ 90岁,平均年龄(70.17±12.39)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30±7.38)个月;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3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73±12.61)岁,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8.80±6.95)个月.支架组与手术组相比在患者年龄、ALT、TBil及ALB更差的情况下,可同样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且术后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其与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相比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以及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胰头癌患者.
范恒伟刘会春崔培元李宗狂周磊金浩谈燚吴华
关键词:胰头癌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胆道支架
医源性胆道损伤17例处理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对17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发生3例,外院转入14例。所有病例均为胆道手术所致,11例发生于传统开腹手术,2例发生于LC,2例发生于MC,胆总管探查1例,胆管损伤后行胆管十二指肠内引流1例。术中发现2例,即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后1周内发现14例,其中腹腔穿刺引流2例、胆管单纯修补1例、胆管修补+T管引流1例、T管外引流+腹腔引流1例、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2例、去除胆管缝扎线和钛夹+T管引流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3例。1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4个月,改行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17例经随访6月~3年均临床治愈。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多发生于肝外胆道手术中,胆囊切除术尤为多见。提高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警惕性,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其变异,重视各种胆道疾病所发生的病理变化,认真、仔细地手术操作是预防损伤的关键。及时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鲁贻民吴华李宗狂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脾脏切除6例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80~260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9 d;患者手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预防大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鲁正吴斌全崔培元吴维吴华邱兆磊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术外科手术微创性
TNF-α McAb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及TNF-α单克隆抗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休克+乳酸林格氏液复苏组(B组)和休克+TNF-α单克隆抗体复苏组(C组)。B和C组大鼠通过股动脉放血,制作急性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B组用乳酸林格氏液复苏,C组用含TNF-α单克隆抗体(3mg/kg)的乳酸林格氏液复苏,而A组在同等条件下不进行失血。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NF-α水平和肝组织中MDA、SOD含量,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B、C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和肝组织中MDA含量较A组升高,SOD含量降低;C组ALT(343.63±35.61)U/L、AST(748.75±49.76)U/L、TNF-α(99.38±13.16)pg/mL、丙二醛(26.33±1.30)nmol/mgProt较B组ALT、AST、TNF-α、MDA含量降低,C组肝组织中SOD含量(510.14±47.44)U/mgProt较B组升高;在光镜、电镜下观察,C组肝组织损伤较B组减轻。结论 TNF-α可能是急性失血性休克肝损伤的重要因子之一,使用TNF-αMcAb复苏可以减轻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邱兆磊王振杰郑传明程兴望吴华
关键词: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急性失血性休克
同时性多原发胆囊癌伴胃癌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 mult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机体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独立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而胆囊和胃同时发生极少见。近年来随着相关诊疗技术的提高,第一肿瘤早期癌诊断率已明显提高,同时MP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报道原发性胆囊癌伴原发性胃癌1例。
周硕鲁正吴华谷从友崔培元马翔
关键词:胆囊肿瘤胃肿瘤多原发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