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 作品数:24 被引量:13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心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硅胶基质亲和吸附剂去除内毒素的研究 <正>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时释放或死亡时裂解出来的细胞壁外膜上的特有结构,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致炎和热原物质。广泛存在于饮用水、医药制剂、食品、体液中,对于医学研究、制药生物工程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有效清除... 张媛媛 周康 平郑骅文献传递 反义Toll样受体4表达质粒对内毒素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反义Toll样受体 4 (TLR4 )表达质粒对体外内毒素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 反义TLR4表达质粒的构建 ,及转染入巨噬细胞株RAW 2 6 4 .7。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浓度的内毒素刺激转染细胞及对照组细胞。用半定量RT PCR技术检测TLR4mRNA的变化 ,ELISA方法检测TNF α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染细胞的TLR4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细胞。在体外用不同浓度内毒素及不同时间刺激的两组细胞TNF 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 反义TLR4表达质粒能够下调体外细胞TLR4mRNA的表达 ,降低细胞因子TNF 李峻 曹中伟 张顺财 周康关键词:表达质粒 内毒素 小鼠 巨噬细胞 肝硬化大鼠小肠微绒毛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果光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绒毛明显缩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壁超微结构明显受损,紧密连接缺失,细胞间隙扩大,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大鼠的小肠绒毛形态以及超微结构与正常大鼠相比没有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损伤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任卫英 张顺财 涂传涛 周康关键词: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小肠黏膜形态 ^(51)Cr测定肝硬化大鼠小肠转运时间及其意义 2004年 目的 :估价肝硬化大鼠的小肠转运时间 ,确定最有效的参数。方法 :同批在同样条件饲养的正常SD大鼠 30只 ,分为 3即 :即 :阿托品组、西沙比利组及正常对照组各 10只。 2 0只大鼠用于肝硬化模型制作 ,肝硬化模型采用CCl4皮下诱导 ,皮下注射 5 0 %CCl4-橄榄油溶液。小肠转运时间测定用含有 2 μCi51Cr的磷酸缓冲液 1ml经导管在十二指肠直接灌注 ,并采用下列参数评价 :(1)放射性在小肠中的分布 ;(2 )最远端的放射性 ;(3)几何中心及几何中心比率。结果 :阿托品组 ,肝硬化组及正常大鼠组的放射性物质大多潴留在第一区域。阿托品组最为明显。西沙比利组在 30′时放射性物质集中在第 3区域 ,在 6 0′时推进到第 4区域。 6 0′最远端的放射性物质推进较 30′时明显。 30′及 6 0′时正常大鼠及西沙比利组大鼠的几何中心及几何中心比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大鼠及阿托品组 ,西沙比利组大鼠 30′时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 ,但 6 0′时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所用 3个参数所得的转运时间不完全一致 ,以远端放射性参数最差 ,最不敏感 ,几何中心及几何中心比率的相关性最好。肝硬化存在着小肠转运障碍。应用51Cr时 30′完全能够满足对肝硬化小肠动力的研究。 张顺财 周康 任卫英 涂传涛 王吉耀关键词:肝硬化 小肠 西沙比利 阿托品 硅胶基质亲和吸附剂去除内毒素 本文以不同比表面积、不同孔径的硅胶为基质,采用硅烷化处理,然后接枝戊二醛、己二胺等,再键合组氨酸配基,得到活性吸附介质.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介质PH值环境和配基溶液浓度对各步接枝率的影响.所得吸附剂对自来水中内毒素的去... 张媛媛 周康 平郑骅关键词:硅胶 内毒素 表面改性 吸附剂 文献传递 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改变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细菌转位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的变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的情况,并探讨其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分别取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获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近端空肠内容物做细菌培养。部分空肠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所有的肠道细菌转位(BT)均发生在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大鼠中,肝硬化大鼠的SIBO发生率为50%(10/20),BT的发生率为35%(7/20)。正常大鼠无一只出现SIBO。肝硬化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高于正常大鼠(P<0.01).在有SIBO的肝硬化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又高于其他的肝硬化大鼠,尤以发生BT的大鼠最高。病理检查发现发生BT的肝硬化大鼠空肠绒毛变短、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增多。结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是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肠内高内毒素浓度可能与肠黏膜结构改变有关。 任卫英 张顺财 周昭彦 周康关键词:肝硬化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口服环丙沙星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小鼠肠炎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评价口服环丙沙星在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模型中的作用,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在肠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t)只);环丙沙星干预组(10只)。评价下列指标:小鼠一般情况,肠黏膜病理学改变,远段结肠内容物细菌培养,结肠黏膜TLR4表达(免疫组化和RT-PCR法)和血清TNF-α(ELISA法)水平。结果环丙沙星干预组小鼠死亡率、肠道炎症(Ameho criteria结肠组织学评分)明显减轻,低于了NBS肠炎组(70%vs 20%,4.21±0.61 vs 1.54±0.71,P<0.01)。菌落计数(×109 CFU/mL)环丙沙星组低于正常组及TNBS肠炎组(1.36±0.23 vs 1.83±0.28 vs 2.54±0.42,P<0.01)。结肠TLR4表达情况(tlr4/β-actin光密度比值):TNBS肠炎组>环丙沙星干预组>正常对照组(0.76±0.05 vs 0.40±0.03 vs 0.24±0.02,P<0.01)。小鼠血清TNF-α水平(pg/mL):TNBS组>对照组(40.50±12.48 vs 20.41±2.11,P<0.01),环丙沙星干预组0.05)。结论环丙沙星可以减轻小鼠TNBS肠炎,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肠道细菌、下调结肠TLR4表达有关。 周俊 薛如意 江捷 周康 张顺财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三硝基苯磺酸 TLR4受体 环丙沙星 膜-细胞骨架联接分子ezrin对肝癌细胞系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在肝细胞肝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rin和骨架蛋白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选取高转移潜能SF7721(SMMC-7721经转基因后稳定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从而获得高转移潜能的细胞系)和 MHCC97-H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SF7721和MHCC97-H细胞系中ezrin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伪足,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结果免疫荧光显示ezrin和骨架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且双色荧光证实两者存在共表达;高转移潜能细胞系SF7721,MHCC-I、MHCC97-H ezrin和骨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系SMMC-7721、 Hep3B、HepG2细胞(x2=13.277,P=0.010; x2=21.815,P<0.01)。β-肌动蛋白在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ezrin蛋白表达后,SF7721和MHHC97-H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结论 ezrin和骨架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的转移潜能相关,通过下调ezrin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增殖和运动侵袭能力。 张岩 胡美玉 陈碧华 王志军 吴伟忠 周康 刘康达关键词: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西沙比利对肝硬化大鼠小肠细菌及内毒素转位的影响 被引量:41 2003年 目的 研究西沙比利对肝硬化大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IBO),细菌及内毒素转位,小肠转运时间及小肠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正常对照组大鼠25只,肝硬化对照组大鼠25只,肝硬化治疗组20只(用等渗盐水),另20只肝硬化大鼠用西沙比利治疗,动物均测定各种参数如细菌和内毒素转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转运时间及通透性。结果 48%肝硬化大鼠发生细菌转位,与无IBO肝硬化大鼠比较,IBO肝硬化大鼠的内毒素和细菌转位发生率高,肠转远时间延长,小肠通透性增高。BT的细菌与IBO主菌群一致。与对照组比较,西沙比利处理的肝硬化大鼠肠细菌和内毒素转位及IBO发生率降低,这与肠转运时间增快及通透性降低密切相关。结论 肝硬化大鼠内毒素和细菌转位可能是由于IBO和肠通透性增加的结果,而IBO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肠转运时间延长所致。西沙比利可加速小肠转运时间,改善小肠通透性,这有助于防治小肠细菌和内毒素转位。 张顺财 王唯 任卫英 周康 贺伯明 朱无难关键词:西沙比利 肝硬化 小肠细菌 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人肝脏脂肪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校正计算机断层摄影 (CT)测试管技术定量检测肝脏脂肪的可行性。方法 11例健康志愿者、5 3例脂肪肝、1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 10例肝硬化患者用校正CT测试管方法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将与脂肪密度相似的Terbutyl乙醇加入模仿肝脏密度的 18.5 %葡萄糖溶液 ,按体积比配成 10 %、2 0 %、30 %、4 0 %溶液 ,代表肝脏中不同脂肪含量 ,用于定量检测各组肝脏的脂肪含量。结果 校正测试管的CT值与浓度递增的Terbutyl乙醇溶液呈负线性关系 (r =- 0 .982 ,P <0 .0 0 1)。在 10例行肝组织活检的脂肪肝患者中 ,肝组织病理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和校正CT方法测定的脂肪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r =0 .94 ,P <0 .0 0 1)。肝脏脂肪含量和肝 /脾比值呈负线性关系 (r =- 0 .88,P <0 .0 0 1)。脂肪肝组肝脏CT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肝脏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脂肪肝组肝 /脾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 (P <0 .0 1)。结论 校正CT测试管能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精确定量诊断脂肪肝的方法 ,并为脂肪肝的自然病程和各种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提供比较可靠的观察方法。 倪燕君 刘厚钰 唐红敏 刘军 周康 张建 高鑫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