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商永光

作品数:20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用药
  • 5篇肠外
  • 4篇营养支持
  • 4篇用药安全
  • 4篇自我
  • 4篇自我测评
  • 4篇外营养
  • 4篇测评
  • 4篇肠外营养
  • 3篇药师
  • 3篇药物
  • 3篇药学
  • 3篇药学监护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重症
  • 2篇静脉

机构

  • 20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商永光
  • 9篇张镭
  • 5篇郭冬杰
  • 4篇陆进
  • 3篇李朋梅
  • 3篇唐崑
  • 3篇张相林
  • 2篇赵彬
  • 2篇邵宏
  • 2篇谭玲
  • 2篇张翠翠
  • 2篇孔旭东
  • 1篇李靖
  • 1篇童荣生
  • 1篇王荣梅
  • 1篇梅丹
  • 1篇张碧华
  • 1篇冯婉玉
  • 1篇邓昂
  • 1篇李俊

传媒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日友好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对中日友好医院肠外营养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全面实施药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方法:通过HIS提取医嘱信息,依据《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等相关指南对全营养混合液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对部分不合理处方进行个体化干预。结果:2015年9―12月共审核处方2 903份,不合理处方297份(占10.2%),不合理问题345次,糖脂比不合理32.6%;其中阳离子超量29.5%;液量不适宜14.8%;热氮比不合理14.5%;缺少必要营养素9.5%。结论:中日友好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对肠外营养处方进行审核与干预,为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做出贡献。
商永光张相林
关键词:肠外营养处方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分拣中的差错分析及改进措施被引量:10
2020年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采用统排、统配的工作模式,为全院40个病区提供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日工作量3200袋左右。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专业性的不同,管理经验的欠缺,导致差错难以避免[1]。分拣差错在医院PIVAS工作中普遍存在,极少数医院通过增加智能化分拣设备减少差错数量[2],但大部分医院由于成本问题无法引进设备。我院静配中心在2018年12月~2019年1月接到临床科室反馈,分拣差错共计80份。出现差错后中心需要寻找配置成品或重新配置后再次配送。
安龙周宇商永光郭冬杰陆进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分拣
医院药师在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中角色的探讨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工作策略。方法:分析现阶段国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与美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差异。从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人员、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在动力三个方面探讨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机制。结果:美国抗菌药物管理计划的工作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结论:发挥医院药学力量的主导作用,优化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模式并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内在需求与动力,是构建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关键。
张镭孔旭东商永光李靖张相林
关键词:医院药师抗菌药物管理内在动力
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b期新生儿营养支持与药学监护
2022年
目的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Ib期新生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新生儿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营养支持文献,与医生、护士团队合作,参与1例NECIb期新生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制定,包括肠外营养(PN)启动时机、肠道喂养重启时机及成分选择,同时实施药学监护,保证患儿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患儿经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后,病情转归并耐受正常足量喂养。结论在患儿营养支持过程中,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优势,以指南及文献作为信息支持,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意见,为患儿提供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儿治疗全过程安全、有效。
黄玲玲商永光
关键词:药学监护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外营养支持胃肠道喂养
1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药学监护
2024年
目的为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思路和用药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检验结果等情况,协助临床医师动态调整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针对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给予患者替加环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结合病原体检查结果对治疗其他感染的用药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QTc间期延长和脂肪酶、淀粉酶升高的可疑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进行了药学监护并提出合理建议。结果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治疗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应兼顾患者、药物、病原体三者的特点个性化制定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有明确疗效,但是在临床应用中需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赖宗强李俊商永光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替加环素药学监护
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营养支持现状横断面调研分析
2024年
目的:对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营养支持现状进行调研,评价营养支持的合理性,探讨营养支持对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开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3月1—15日入住该院并接受营养支持的成人患者,收集患者基础信息,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评价营养支持指征的合理性;观察能量及蛋白摄入情况对患者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02例患者,经筛查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所占比例为58.0%(349/602);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比较,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长(P=0.008)、费用高(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肠外营养应用比例为68.6%(413/602)。能量及蛋白摄入达60%目标需求的有290例(占48.2%),与能量及蛋白摄入不足60%目标需求的患者比较,达标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存在营养风险的围手术期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P=0.041)。无营养风险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支持显著增加其住院费用(P=0.006)。无营养风险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支持显著延长其住院时间(P=0.000),增加其住院费用(P=0.005)。结论:规范的营养支持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改善相关,可在不增加住院费用的前提下缩短围手术期患者住院时间。该院现阶段临床营养支持存在营养不良诊断不完善及方案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营养支持路径,促进临床营养支持规范化。
商永光夏天一蒋心瑞赖宗强孔旭东张镭
关键词:营养支持围手术期住院时间营养风险
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的构建与应用
2023年
目的:构建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用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方法:结合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现状的文献及问卷调研结果,组建专家咨询团队,应用德尔菲法对测评条目进行筛选与修订,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测评指标权重,形成适用于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并开展初步测评。结果:经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调研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终形成涵盖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4个三级指标的基层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在2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开展了初步测评。结论:构建了一套适合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用药安全自我测评的量表,可为基层医疗机构评估用药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商永光张翠翠郭冬杰覃旺军李朋梅张镭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测评德尔菲法
国内21家三甲综合性医院用药安全自我测评结果变化趋势与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用药安全现状,了解用药安全风险变化趋势,为用药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ISMP用药安全自我测评表(MSSA)对国内21家三甲综合性医院进行用药安全自我测评,与2018年数据比较,分析测评结果。结果:相比2018年,2020年21家参评医院测评达成度均值有显著提升(77.9%±14.8%vs. 63.2%±13.3%,P<0.01)。除关键要素“药品标签、包装和命名”(3.43±0.65 vs. 3.22±0.64,P>0.05)以外,其他各关键要素得分均有显著提升;关键要素“患者信息”“药物信息”及“员工能力与教育”的测评结果虽获提升,但平均得分均不足3分。结论:21家三甲综合性医院用药安全自我测评达成度均值显著提升,但患者信息、药品信息等仍然是药物风险管理的短板,用药安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商永光陆进谭玲张镭
关键词:用药安全自我测评用药差错风险管理
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被引量:40
2018年
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肠外营养混合液处方组成和配制方法差别较大。为改善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认知、减少不当配制、降低患者相关风险,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组织专家,按目前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及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及循证医学证据,结合配制方面有关专家的经验,形成《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专家共识,为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梅丹赵彬老东辉商永光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全营养混合液
应用美国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改进用药安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用药安全问题,改进用药安全。方法应用美国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2000版),开展用药安全自我测评,发现用药安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降低用药安全风险。结果通过改进薄弱环节,相比2010年测评结果,2018年测评总得分权重比由56%提升至73%,19项核心特征得分权重比不同程度提高(3.1%~120.0%)。结论该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可在改进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镭商永光郭冬杰张翠翠邓昂唐崑陆进
关键词: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风险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