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曌

作品数:44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针刺
  • 7篇针灸
  • 6篇中药
  • 5篇调周法
  • 5篇失眠
  • 5篇埋线
  • 5篇脑功能
  • 5篇成像
  • 4篇穴位
  • 4篇穴位埋线
  • 4篇靳三针
  • 4篇教学
  • 3篇学法
  • 3篇月经
  • 3篇针灸治疗
  • 3篇中风
  • 3篇肾虚
  • 3篇中药调周法
  • 3篇癫痫
  • 3篇疗效

机构

  • 35篇海南医学院
  • 9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海南省妇女儿...
  • 3篇海南医学院附...
  • 3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43篇孙曌
  • 15篇沈巍
  • 10篇岳雯
  • 7篇刘英莲
  • 4篇庄礼兴
  • 4篇邹蓓蕾
  • 4篇周夏芝
  • 3篇韩德雄
  • 3篇谢芸
  • 3篇黄秀锦
  • 2篇王小龙
  • 2篇沈巍
  • 2篇阚丽娜
  • 1篇陈楚云
  • 1篇姜桂美
  • 1篇李健强
  • 1篇陈瑾
  • 1篇何希俊
  • 1篇廖兴富
  • 1篇巫翠萍

传媒

  • 7篇中国中医药现...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通过调节GABA-Gln代谢对失眠大鼠症状的改善及对自发活动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针刺对失眠大鼠症状的改善及对自发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失眠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针刺组和西药组分别采用针刺及灌胃地西泮片进行干预,失眠组和对照组固定后灌胃生理盐水,干预7 d。旷场实验检测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实验检测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RT-qPCR检测视交叉上核生物钟基因clock和period2(per2)水平;高效液相检测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GAD、G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失眠典型症状。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升高,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视交叉上核clock、per2 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下丘脑Glu水平降低、GABA水平升高、Glu/GABA降低,G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GS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01,P<0.01,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对失眠大鼠症状及自发活动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GABA-Gln发挥作用。
邢春蕊陈应奇孙曌刘英莲
关键词:失眠针刺Γ-氨基丁酸谷氨酸
俞募配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及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60例病人随机分为埋线加电针组(治疗组)、单纯电针组(对照组)两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改善肥胖患者体形的作用;治疗组患者BMI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结合电针是比较理想的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方法,有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沈巍丘龙谢芸孙曌
关键词:俞募配穴埋线单纯性肥胖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全面性发作型癫痫的临床研究
庄礼兴陈文华贾超张静李丽霞丁晓虹陈楚云姜桂美刘治林潘洁玲孙曌韩德雄
癫痫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到一种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找到副作用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案或药物仍然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过课题的研究提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能有效...
关键词:
关键词:癫痫穴位埋线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对辅助生殖经阴道超声穿刺取卵术预处理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在辅助生殖取卵前短时间内予中药保留灌肠临床预处理,观察其对取卵及卵母细胞影响。方法:将200例行辅助生殖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连续治疗5~7d,比较两组取卵手术时间、取卵术中并发症、获卵率、优质卵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药保留灌肠组手术时间、获卵率明显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经阴道超声取卵术患者予中药保留灌肠临床预处理,能减少取卵手术时间,方便取卵,提高获卵率,并对卵母细胞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章小娟赵锐陈阳王菁孙曌夏小焱周瑾胡朋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取卵术预处理
85例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百康生物共振系统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筛选相关过敏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百康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系统对8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8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62例都对霉菌过敏,达到72.9%;其次为花粉,44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敏感,占51.8%;26例对螨虫过敏,螨虫过敏也达到30.1%。结论过敏性疾病患者对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居多,提示在临床上要考虑有综合过敏原及交叉过敏的可能性。
沈巍孙曌
针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内针刺及中药或其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的最新进展。有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及中药或其提取物将BMSCs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等,这既为损伤组织器官的修复提供了可能性,还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针刺和中药的作用和发生机制。
符梦彬陈恒伟张玉溪魏江艳黎小侨张敏赵晶刘英莲孙曌
关键词:针刺中医药疗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一种瘦身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外用减肥产品,具体是指一种瘦身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的成分:砂仁5~8份、益智仁5~8份、罗布麻4~6份、决明4~6份、荷叶4~6份、昆布2~5份、丹参2~5份、芦荟2~5份、桑叶2~5份...
孙曌沈巍岳雯刘英莲陈应奇
文献传递
一种促排卵中药配方及用其配方制成的中药促排卵暖宫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排卵中药配方:其组成成分包括当归1‑5份、川芎1‑5份、白芍1‑5份、熟地1‑5份、黄精1‑5份、菟丝子1‑5份、杜仲1‑5份、肉苁蓉1‑5份、仙灵脾1‑5份、紫石英1‑5份、石楠叶1‑5份、茺蔚子1‑...
刘英莲周夏芝陈应奇李凯岳雯孙曌
文献传递
针灸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评估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并观察针灸治疗对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择取7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本研究选取的病例资料,将选取的全部病例通过随机方式分为针刺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针刺组选取百会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脾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选取西药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全部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及副反应的情况。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针刺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副反应量表及症状积分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副反应量表指标均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阚丽娜何希俊范敏孙曌岳雯黄秀锦沈巍
关键词:睡眠障碍心脾两虚针灸疗法
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情感相关脑区fMRI的影响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情绪调控区域的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受试者32例,其中1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1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天柱、颈百劳、肩中俞、阿是穴治疗,留针30 min。观察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后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对照组不进行治疗,仅需采集一次静息态fMRI数据。记录观察组针刺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针刺前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分。比较观察组针刺前与对照组、观察组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特点。基于种子点区域的脑功能连接分析针刺对颈痛患者情绪调节脑区中脑岛(insula)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功能连接的影响,并分析其功能连接改变与观察组患者VAS、P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刺后VAS评分为(1.94±1.12)分,低于针刺前的(5.62±1.20)分(P<0.05)。观察组患者针刺前PCS评分为(19.18±8.42)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针刺前与insula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和右侧中扣带回,与VTA功能连接增高的区域有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insula。观察组患者左侧insula和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连接系数(r=0.438,P<0.05)、右侧insula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连接系数(r=0.483,P<0.05)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观察组患者右侧insula和右侧中扣带回的连接系数(r=–0.560,P<0.05)、右侧VTA和右侧insula的连接系数(r=–0.525,P<0.05)与PCS评分呈负关联。针刺后,与insula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中扣带回、左侧胼胝体,双侧枕下回和左侧小脑与右侧insula功能连接增高;与VTA功能连接降低的区域有双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前扣带回。观察组患者针刺后左侧VTA-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前扣带回脑功能连接(r=–0.548,P<0.05)和右侧VTA-双侧背内侧前�
沈巍邹蓓蕾李丹丹王乙翔王华成杨澳龙魏彬彬孙曌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刺脑功能连接中脑腹侧被盖区情绪调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