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智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乳腺
  • 8篇护理
  • 7篇乳腺癌
  • 7篇术后
  • 7篇腺癌
  • 5篇乳腺癌术
  • 5篇乳腺癌术后
  • 5篇康复
  • 4篇康复操
  • 3篇手术
  • 2篇血压
  • 2篇乳房
  • 2篇术后血压
  • 2篇问卷
  • 2篇疗效
  • 2篇麻醉
  • 2篇保健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 1篇动脉瘤

机构

  • 16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16篇宗智敏
  • 10篇王先明
  • 9篇阳世伟
  • 8篇宋淑芬
  • 8篇谢莎
  • 4篇李戎
  • 3篇秦奇
  • 3篇刘跃华
  • 3篇佘晓佳
  • 2篇何劲松
  • 2篇罗坤妍
  • 2篇张艳玲
  • 1篇张敏杰
  • 1篇雷钊慧
  • 1篇薛巧茹
  • 1篇崔媛
  • 1篇秦旗
  • 1篇佟建蒙
  • 1篇高海斌
  • 1篇陈斌

传媒

  • 3篇现代护理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国肿瘤护理...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用麻醉术后血压监测时间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不同麻醉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压进行分析以探寻合理的术后血压监测时间。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硬膜外、腰麻、全麻的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术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性;腰麻所监测的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术后30min舒张压及术后1~2h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8h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血压下降;全麻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及术后15min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也表现为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腰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后期,而全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前期。
宗智敏阳世伟张艳玲秦旗
关键词:麻醉血压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帮助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功能锻练,使病人尽快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我们设计了一套康复操,按不同的阶段指导病人锻练患肢功能,以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尽早进行术后综合治疗。结果20例病人中5例保乳手术的有3例2周后可基本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2例3周后可基本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行改良根治术者10例中有5例3周后可基本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上肢有轻度水肿现象。行经典根治术者5例中有3例1月后可基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上肢有轻度水肿现象。结论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运动,促进了病人术后恢复,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
宗智敏阳世伟李戎罗坤妍雷钊慧谢莎王先明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康复操锻练
乳管内冲洗治疗乳管扩张并炎症性乳头溢液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06年
目的探讨乳管内冲洗治疗炎性乳头溢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诊断炎性乳头溢液病人共168例,对她们进行乳管内冲洗治疗:(庆大霉素+地塞米松)10次/1疗程,每周1次。3个月后复查乳管镜,了解乳管内炎症的消退情况。结果168例炎性乳头溢液患者经乳管内冲洗,总有效率为91.1%,其中炎症完全消退87例占51.8%,部分消退66例占39.3%,无效15例,其中包括6例未坚持10次,所以无效率5%。结论导管内冲洗治疗炎性乳头溢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宋淑芬宗智敏谢莎李戎佘小佳薛巧茹
关键词:乳管镜乳头溢液护理
注射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通过5例注射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动脉瘤出血的防护,术后做好体位护理、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及手术切口的观察,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主要护理措施。
谢莎佟建蒙宗智敏宋淑芬
关键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护理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45
2008年
目的自行设计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应用的康复操,并探讨其使用效果。方法设计康复操,并根据135例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创面大小,按照恢复日程实施个体组合锻炼计划,按疾病恢复的不同阶段分别指导患者锻炼患肢,并每周测量患肢肩部功能恢复情况。出院后每月测量1次,直至功能完全恢复,回顾性调查68例未行康复训练的乳腺癌患者患上肢功能情况,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3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对康复操使用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康复操能有效改进术后患肢的外展、前屈、后伸、手指爬墙功能,两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个性特点的康复操锻炼计划有利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肩部功能的恢复,可明显改善上肢功能障碍,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阳世伟王先明宗智敏佘晓佳宋淑芬
关键词:乳腺肿瘤手术后医护康复护理
乳腺癌应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应用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及胸外侧动脉,应用紫杉醇及表阿霉素行大剂量灌注化疗,灌注后2周左右施行手术。灌注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灌注后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灌注后,原发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变软,粘连减轻。其中18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12例行保乳根治术。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新辅助化疗是中晚期乳腺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恰当及时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避免乳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宗智敏佘晓佳宋淑芬谢莎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紫杉醇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乳腺增生症820例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 ,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对 82 0例中 ,重度乳腺增生症者采用三苯氧胺片 1 0 mg,每日 2次口服 ;汝快欣 (橘叶、丹参、环留行、地龙、川楝、皂刺等 )片 5片 ,每日 3次口服 ,均餐后服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1 0 0 % ,临床部分治愈率 6.46% ,完全治愈率 93.5 4 %。结论 :三苯氧胺结合汝快欣片的中西医治疗临床应用 ,疗效良好 ,尤其对目前治疗比较棘手 ,疗效较差的中 ,重度乳腺增生症者更值得推荐。
李戒王先明刘跃华谢莎宗智敏宋淑芬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护理人员乳房保健知识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乳房常识、乳房相关保健知识以及乳癌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其保健知识水平。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表,调查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各层次在岗护理人员,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问卷内容包括三大项目共24个问题。结果护理人员中仍有22.7%不知哺乳对母体的好处;9.3%不了解月经周期与乳房不适的关系;14.5%不知应行乳房自查;19.6%不知道乳房自查的最佳时间;47.4%不了解副乳;时乳房检查手段、乳房常见就诊症状知晓率仅为43.3%-87.6%;对乳癌四种常见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分别为30.9%、39.2%、58.8%和94.8%。结论护理人员缺乏对乳房功能的正确认识,对乳房保健知识和乳癌相关知识也较缺乏;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相关保健知识的学习,只有具备各种医疗知识,方能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阳世伟李戎宗智敏王先明秦奇罗坤妍刘跃华
关键词:护理人员乳房保健保健知识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
手术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术后病人出现的患肢功能障碍和水肿仍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乳腺癌护理小组设计了一套“乳腺癌术后康复操”, 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旨在促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阳世伟王先明宗智敏崔媛
文献传递
麦默通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由护士准备好术前手术包并在术中配合医生,在B超引导下应用麦默通系统对38例病人50个乳房良性肿块施行微创旋切术,护士在术前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行麦默通肿块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得当,无手术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房良性肿块,操作简易、准确、安全、创伤小,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
宗智敏刘跃华何劲松宋淑芬谢莎王先明
关键词:麦默通乳腺肿块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