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亮
- 作品数:47 被引量:403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制度变迁视域下我国高校院系治理创新研究
- 2024年
- 以治理创新为手段推进院系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大学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变迁理论对于阐释治理创新的实现机制和策略选择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可通过降低理论阈值和分析维度使其更加适配于院系治理创新研究;其中,制度移植和制度创新是实现制度变迁的主要途径。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黏性不足与路径依赖是院系治理创新中可能出现制度失灵和制度陷阱的主要原因。促进制度移植与制度创新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高校院系领导制度及其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保障院系治理基本制度有序迭代的容错机制,构成了以制度变迁方式推进院系治理创新的行动框架。
- 常亮杨春薇
- 关键词:制度变迁理论
- 我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缺失与嬗变——基于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语境的考量被引量:4
- 2016年
-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对大学图书馆文化的认识、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我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普遍缺失。笔者认为,造成我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功能认同器物化、文化认同边缘化和理论认同混沌化。本文通过阐释大学图书馆文化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归纳和提出中国特色大学图书馆文化理念,并就如何研究和构建中国特色大学图书馆文化提出政策建议。
- 王全红常亮
-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文化文化缺失文化自觉
- “准市场”与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运用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域综合管理制度,是提高流域治理水平、创新流域管理机制的有效方法。"准市场"模式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市场化手段,是新常态下创新我国流域综合管理机制,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辽宁省内现行的流域管理模式存在着"政府"成分过重的现象,为此,加快地方政府与流域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更多运用PPP模式、环保型NGO等"准市场"手段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流域综合管理制度,将有助于提高辽宁省流域综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 常亮
- 关键词:流域准市场流域综合管理
- 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多主体策略选择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意义]大学图书馆治理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参与下的博弈过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归纳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方法 /过程]通过对大学决策者、大学图书馆员和大学师生读者三个大学内部利益主体在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解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收益情况。[结果 /结论]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 王全红常亮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动态博弈
- 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机理:基于隐性知识传递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大学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对大学文化育人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传递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得益于大学文化与隐性知识传递间的系统耦合。为进一步了解大学文化育人的机理和规律,构建了大学文化育人多层次隐性知识传递动力学模型。模型分析显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是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确保不同类型"大学人"间的有效接触强度可以提升大学文化育人的质量与效益。最后,提出创建支撑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载体和平台、构建"大学人"广泛参与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促进"大学人"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等建议。
- 常亮
-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育人动力学模型
-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水资源供应链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水资源日益短缺及污染加剧,使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成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要领域。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利于全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流域水资源市场具有典型的供应链特征。将供应链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流域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研究,较为系统地提出流域水资源供应链概念;建立流域两层水资源供应链模型;为提高水资源供应链效益,提出以转移支付方式进行流域水资源供应链协调,并对转移支付标准进行测算;最后提出使流域相关主体有意愿共同参与流域生态保护与补偿的政策建议。
- 常亮徐大伟侯铁珊
-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供应链协调转移支付
- 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协调与建构--基于完善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视角被引量:11
- 2016年
-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为破解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的"权力困境",建立以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支撑的权力协调机制,将是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以大学中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等权力要素为核心,重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权力运行的制度安排,并选择以"大学事务流"为串联和牵引,进而从认知、结构、机制和文化四个维度,构建以"三权三层三制约"为框架的中国特色大学内部治理体系。
- 常亮李成恩
- 高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及政治倾向调查被引量:8
- 2013年
- 通过对部分高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一对一的访谈调查,初步了解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倾向。调查发现,高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存在政治敏感度不高,思想多元化趋势显著,易产生不满情绪;个人思想与价值观主动输出倾向明显;更易受到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政治意识淡漠,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和认同等现实问题。在现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既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遵循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发展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党对海外归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把握;以爱国主义旗帜引领海外归国青年教师群体工作全局;坚持求同存异,杜绝"先入为主"的思维误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海外归国青年教师发挥才干的环境;拓宽政治意愿表达渠道,建立畅通高效的双向沟通机制。
- 常亮杨春薇李一鸣王磊
- 关键词:政治倾向
- 基于市场机制的跨区域流域管理模式研究——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流域管理是世界各国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的共同选择。对比中外流域管理模式,发现我国流域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机制设计不够完善,"政府"成分过大。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IRBM模式、准市场模式、PPP模式和NGO模式等市场化手段,重构跨区域流域管理中"政府"与"市场"角色,是创新跨区域流域管理模式、深化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 常亮杨春薇
- 关键词:流域管理
- 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的逻辑、调适与中国情境被引量:3
- 2023年
- 通过建构大学内外部治理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实现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理解大学内外部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从价值逻辑、政治逻辑、行政逻辑、社会逻辑和文化逻辑等多向度关系逻辑加以把握。依据不同关系逻辑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强弱,将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调适模式划分为科层式调适模式、法人型调适模式和市场化调适模式等三类。在客观分析中国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大学治理的中国特色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围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这一目标,提出了以实现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自主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调适模式的建构策略。
- 常亮杨春薇
- 关键词:关系逻辑中国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