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播散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继发暂时性免疫功能下降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患儿男,出生后29d,面、颈、四肢皮疹5d。2007年10月6日,以“多形红斑?病毒疹?”收住院。家长诉患儿于入院前5d出现面部红疹、水疱,皮疹进行性增多,发至四肢并以肢端部位为重,无嗜睡、惊厥发作,无呼吸急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曾于外院诊断“水痘?手足口病?脓疱疮?”,百多邦外擦局部治疗无好转。
- 王玥周飞红张平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播散型新生儿继发多形红斑惊厥发作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疑似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
-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疑似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女,51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确诊2年半,入院前半月患者背臀及双股部见大片网状紫红斑,以双下肢为主伴发疼痛性溃疡及坏死性黑痂。下肢血管彩超及溃疡处皮损病理检查示血管栓塞形...
- 周飞红陈梅花曾宪玉张平
- 文献传递
- 晚期角质化包膜蛋白(LCE)1B与LCE3D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晚期角质化包膜蛋白(LCE)1B与LCE3D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CE1B与ICE3D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期与静止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CE1B与LCE3D在病例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主要与LCE1B与LCE3D的表达量上调有关,这可为银屑病发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张平朱瑜超陈柳青段逸群
- 关键词:银屑病荧光定量PCR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疑似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
- 2012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有20%的患者可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等,现将我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疑似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
- 陈梅花周飞红曾宪玉张平
- 关键词: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疑似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系统损害血小板减少
- IL-17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IL-17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IL-17F和IL-8表达的差异;IL-17F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24h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8的表达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IL-17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银屑病患者皮损同时伴有IL-8的高表达;IL-17F可诱导HaCaT细胞系IL-8的表达增高。结论IL-17F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上调,IL-17F可诱导HaCaT产生IL-8,这可能是IL-17F参与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 张平张蓉周小勇
- 关键词:银屑病IL-8HACAT
- 红皮病型银屑病Th1/Th2相关因子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检测红皮病型银屑病(EP)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及T-bet/GATA-3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Th1/Th2反应模式在EP发病中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EP,PV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FN-γ,IL-2,IL-4,IL-10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皮损和PBMCs中T-bet/GATA-3的表达状况。结果 EP患者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IL-4,IL-10分别为(69.44±11.45)、(12.62±4.57)pg/m L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IFN-γ/IL-4及T-bet/GATA-3的比值均<1,与其他两组比较发生了逆转。结论 EP患者呈Th1/Th2双向反应模式,Th细胞亚群平衡向Th2倾斜,这种变化可能是导致EP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张平王向东张天柱黄胤梁育段逸群
- 关键词:银屑病红皮病型TH1/TH2细胞
- 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由抗癫痫药引起的药疹临床较多见,拉莫三嗪是抗癫痫药物中疗效和耐受比最好的药物之一,其所致药疹约为3%,程度多为轻至中度,持续1到2周后消退,引起的重型药疹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拉莫三嗪引起的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 白书仙张平贺美林孔庆云
- 关键词: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拉莫三嗪抗癫痫药物重型药疹
- 紫外线、他克莫司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紫外线、他克莫司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肥大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肥大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EASI、瘙痒指数和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胺、Ig E、IL-4、IL-2和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组胺、Ig E、IL-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2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他克莫司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可有效提高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降低皮疹和瘙痒范围,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其脱颗粒,减少外周血炎症因子表达,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 万彬彬张平
- 关键词:紫外线他克莫司软膏地氯雷他定神经性皮炎肥大细胞
- 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张平刘辉峰陈柳青段逸群
- 关键词:浅表淋巴结表面光滑浸润性皮肤科小结节
- 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中的表达
- 2022年
- 目的观察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的表达。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局部皮肤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60 mg·d^(-1),连续7 d。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出小鼠血液细胞毒性Tc17细胞与辅助性Th17细胞比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Tc1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22、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c17与Th17细胞占比分别为(4.63±0.10)%,(8.30±1.6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0±0.07)%,(1.47±0.40)%,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Tc17细胞中IL-17A、IL-22、RORγt和STAT3表达量分别为(3.13±0.49),(2.41±0.22),(3.35±0.22),(2.02±0.4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95±0.21),(1.11±0.10),(1.09±0.27),(0.89±0.17),模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Tc17细胞参与银屑病样皮炎过程,且分化及作用机制与Th17相似;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能模拟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变化。
- 张平俞莺胡枫陈宏翔
- 关键词:咪喹莫特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