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天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缺血
  • 4篇基因
  • 3篇脑缺血
  • 3篇BCL-2基...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鼠脑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源性
  • 2篇脑源性神经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基质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晓天
  • 3篇付霞
  • 3篇何志义
  • 2篇李艳玲
  • 2篇毕国荣
  • 2篇郑东明
  • 2篇黄瑞
  • 2篇石磊
  • 1篇丛琳
  • 1篇李蕾
  • 1篇李维帅
  • 1篇张晗
  • 1篇孙洪赞
  • 1篇邢艳晖
  • 1篇李巧思
  • 1篇吴思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骨髓间质细胞与bcl-2基因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骨髓间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与bcl-2基因治疗脑缺血的疗效,及其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cl-2组、BMSC组和BMSC+bcl-2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后3d和14d亚组,每组5只。BMSC用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实验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脑内BMSC分布及数量、bFGF和Bcl-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细胞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结果BMSC+bcl-2组再灌注后3d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4d评分显著低于其余3组(P均〈0.05)。BMSC+bcl-2组和BMSC组梗死半球侧可见大量BrdU阳性BMSC细胞,BMSC+bcl-2组再灌注后3d、14d 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BMSC组(P均〈0.05)。BMSC+bel-2组再灌注后3d、14d梗死侧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P均〈0.05)。BMSC+bcl-2组bFGF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较其余3组显著增加(P均〈0.05)。BMSC+bcl-2组各时间点脑内凋亡细胞数量均较其余3组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BMSC与bcl-2基因均有治疗脑缺血作用,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显著优于二者单独应用,可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提高bFGF表达,其机制可能是bcl-2基因在脑内抗凋亡的同时,也抑制了BMSC凋亡。
邢艳晖何志义张晓天付霞李蕾刘力平
关键词:骨髓间质细胞BCL-2脑缺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联合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XSN-bcl-2基因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疗效的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活,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
张晓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CL-2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损伤
文献传递
骨髓基质细胞与pLXSN-bcl-2基因联合治疗大鼠脑缺血
2007年
目的:用质粒pLXSN携带抗凋亡基因bcl-2,观察分析骨髓基质细胞与其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10在中国医科大学完成。①实验材料: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基因质粒组、联合组,10只/组。另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0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提取。质粒pLXSN-bcl-2由钱其军博士惠赠。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肱骨、胫骨和股骨,去除干骺端,冲出骨髓,离心后重悬为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培养。待细胞生长到80%铺满瓶底时胰蛋白酶消化,接种密度1×104/cm2,传至3代后用于细胞移植,移植前24h行BrdU标记。扩增、提取、鉴定并纯化pLXSN-bcl-2质粒,-20℃备用。各组均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质粒于造模后3h经鼠颈动脉注入,总量为10μg,总体积200μL。骨髓基质细胞于造模后24h经鼠尾静脉注入,总量为3×106个,总体积1mL。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分别于移植术后3,14d清醒状态下进行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麻醉后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Bcl-2蛋白的表达、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在脑内的分布及数量,TUNEL法检测脑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神经功能评分:移植术后3d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至14d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②移植入脑的Brdu阳性骨髓基质细胞数:联合组和细胞移植组在梗死半球可见大量BrdU阳性的骨髓基质细胞,主要存在于梗死灶周边,其次为海马、纹状体区,梗死对侧也有少量细胞存在。移植术后3,14d,联合组Brd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细胞移植组(P<0.05)。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Bcl-2蛋白的表达:移植术后3,14d,联合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④细胞凋亡情况:移�
张晓天何志义付霞李艳玲石磊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BCL-2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基质细胞与bcl-2基因对脑缺血大鼠疗效以及IGF-1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骨髓基质细胞与bcl-2基因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疗效,以及对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改良栓线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cl-2组、MSC组和MSC+bcl-2组,每组10只。各组于再灌注后1、3、7及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3d及14d分别处死5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IGF-1及bcl-2蛋白的表达;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7、14d后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14d时MSC+bcl-2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cl-2组及MSC组(P<0.05);MSC+bcl-2组梗死半球BrdU阳性细胞明显多于MSC组(P<0.05);MSC+bcl-2组梗死灶侧皮层表达IGF-1和bcl-2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bcl-2组及MSC组(P<0.05);MSC+bcl-2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bcl-2组及MSCs组(P<0.05)。结论:bcl-2基因可抑制MSCs移植后的凋亡,增加其治疗脑缺血的疗效,二者联合应用可产生叠加效应;增加IGF-1的表达可能是MSC治疗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付霞何志义张晓天石磊李艳玲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BCL-2基因脑缺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脑梗死血浆正五聚蛋白3的动态改变及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的关系,并探索血浆PTX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3例,对照组患者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浆PTX3水平,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规律治疗第7天的血浆PTX3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颈部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血浆PTX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颈部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的血浆PTX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规律治疗7 d后,恢复期的血浆PTX3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提示血浆PTX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OR=15.043,95%CI:3.46~65.45,P<0.001)。(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中,不稳定斑块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PTX3水平均高于无斑块与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浆PTX3水平,伴有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PTX3水平更高。血浆PTX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李巧思毕国荣张晓天黄瑞
关键词: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
MicroRNA-217-5p靶向作用于CLIC4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众所周知的血管性疾病的重要病因,AS以富有脂质的斑块在大动脉壁聚集为特征,病理上可表现为血管内膜炎症细胞增殖,内皮功能障碍、...
张晓天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凋亡主动脉内皮细胞
文献传递
基于TCGA和GEPIA数据库分析MIF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挖掘TCGA和GEPIA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肝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潜在基因靶点方法:通过收集TCGA和GEPIA数据库中有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
张晓天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肝癌
文献传递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中度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 4~20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NIHSS和mRS、BI评分,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强化降脂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发病10 d和90 d,再次进行NIHSS和mRS、BI评分,比较两组NIHSS和mRS、BI评分下降差值。结果符合条件患者209例,治疗组患者98例,对照组111例,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 d时,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时,治疗组mRS评分和BI评分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黄瑞张晓天毕国荣
关键词:丁苯酞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躯干神经病1例报道
2018年
糖尿病躯干神经病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急性发作的呈节段性分布的胸腹部疼痛,临床较为少见,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糖尿病躯干神经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期能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吴思张晗张晓天郑东明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躯干节段性分布急性发作误诊误治
经病理证实的CNS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1例报告被引量:1
2020年
CNS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SCNS)是指由蛛网膜下腔慢性、反复出血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积在CNS表面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诊治过的1例CNS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以增加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1病例患者,男,57岁,因“反复头痛25年,双耳听力下降6年,走路不稳半年”于2018年6月13日入院。
高晗孙洪赞李维帅张晓天丛琳郑东明
关键词:反复头痛病历资料蛛网膜下腔含铁血黄素沉积CN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