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
- 2006年
-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并发症之一,病理上表现为晶体肿胀,水肿和破裂,但外伤往往合并有软组织肿胀,前房出血,混浊,眶骨损伤等妨碍对晶体的物理检查而漏诊。木文通过结合我院6例外伤性白内障的CI、表现,探讨CT对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
- 张英
- 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CT诊断软组织肿胀前房出血物理检查骨损伤
- 磁共振体部线圈保护装置的应用
-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部线圈保护装置的应用。方法 在磁共振体部线圈表面加上保护罩,并用尼龙绑带绑成一体。结果 提高了体部线圈使用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结论 磁共振体部线圈保护装置的应用,增加了线圈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
- 汪桦张威江刘红民张英
- 关键词:磁共振保护装置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帕金森病嗅觉相关脑区各向异性分数值变化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嗅觉相关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相关脑区FA值的变化,探讨FA值对PD嗅觉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成像仪对34例PD患者和年龄匹配的44名正常健康人行15个方向的DTI扫描,分别测量嗅觉相关脑区(直回、眶额回、PCA区、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其中PCA区指梨状皮层及杏仁周区,并生成纤维束走行图.对PD组及对照组同组左、右侧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PD组与对照组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PD组HYⅠ级与HYⅡ级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PD组与对照组直回FA值[(0.488±0.064)vs(0.691±0.068),t=-20.472,P=0.000]、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0.447±0.045)vs(0.487±0.154),t=-2.335,P=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D组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均小于对照组相对应兴趣区FA值;两组其它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HYⅠ级与HYⅡ级各嗅觉相关脑区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直回、海马及海马旁回FA值较正常对照组减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磁共振DTI对P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在体评估嗅觉相关脑区的功能状态.
- 李洋范国华张追阳高茜张英吴文娟
- 关键词:帕金森病嗅觉MRIDTIFA
- 两种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研究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两种CT血管造影(CTA)侧支循环评分(Maas、Tan评分)评价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3个月,失访4例,死亡2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组(NIHSS评分<16分,32例)和预后较差组(NIHSS评分≥16分,28例)。在发病12 h内,评估CTA侧支循环评分和计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梗死体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DWI梗死体积和两种CTA侧支循环评分的相关性;分析DWI梗死体积及两种CTA侧支循环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较差组患者的DWI梗死体积大于预后较好组,两种CTA侧支循环评分低于预后较好组(P<0.05);DWI梗死体积、CTA侧支循环评分是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DWI脑梗死体积与Maas、Tan评分均呈负相关(rs=-0.886、-0.713,P<0.001)。DWI梗死体积预测预后的AUC=0.892,临界值为30.2 cm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100.0%;Maas评分预测预估的AUC=0.852,临界值为3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3%和75.0%;Tan评分预测预后的AUC=0.815,临界值为2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78.1%。结论在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中,Maas、Tan评分均具有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且Tan评分较Maas评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
- 张英汪桦陆丰章龙珍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
- 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对成人腹部增强CT的图像质量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至2022-06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23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使用不同碘对比剂分为两组,选取采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的123例为等渗组,采用次高渗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108例为次高渗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图像质量进行主、客观评价,并对CT辐射剂量、CT检查前后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等渗组动脉期腹主动脉及门静脉期门静脉的CT值高于次高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渗组肝脏动静脉期噪声低于次高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脏平扫、动静脉期CT值及强化绝对值、动脉期腹主动脉及门静脉期门静脉噪声、竖脊肌动静脉期CT值、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主动脉、门静脉及门静脉期肝实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尿素氮、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估结果一致性极高。结论双低技术联合个体化注射方案的等渗注射进行腹部增强CT可获得更高的动静脉强化程度,图像噪声较低,适宜进行CT后血管重建。
- 高茜章双林张英
- 关键词:对比剂图像质量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