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民

作品数:2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螺旋体
  • 12篇钩端螺旋体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7篇螺旋体病
  • 7篇钩端螺旋体病
  • 4篇血清
  • 4篇分子流
  • 4篇分子流行病学
  • 3篇宿主
  • 3篇恙虫病
  • 3篇MLST
  • 3篇虫病
  • 2篇电泳
  • 2篇血清群
  • 2篇疫苗
  • 2篇疫苗接种
  • 2篇致病
  • 2篇致病性钩端螺...
  • 2篇宿主动物

机构

  • 20篇江西省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西南大学
  • 2篇赣州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军事科学院

作者

  • 20篇徐建民
  • 6篇熊长辉
  • 5篇蒋秀高
  • 5篇丁晟
  • 4篇李志宏
  • 4篇梅家模
  • 4篇杨梦
  • 4篇章承锋
  • 4篇宗俊
  • 4篇张翠彩
  • 4篇胡强
  • 3篇谢昀
  • 3篇刘晓青
  • 2篇廖勇
  • 2篇邱海燕
  • 2篇徐晓倩
  • 2篇李建华
  • 2篇王鹏
  • 2篇王健
  • 2篇李秀文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位点序列分型应用于致病性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MLST(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分型技术在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中的应用。方法对我国3个省份的39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菌株提取DNA,采用7个位点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应用eBURST和BioNumerics(Version5.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9株菌株呈现5个ST型别,ST1为中国三省份中主要的基因型,占53.85%(21/39)。eBURST分析显示:39株菌株分为2个Clonal complexes和1个singleton,其中Group1占66.67%(26/39),Group2占20.51%(8/39),一个singleton占12.82%(5/39);BioNumerics软件聚类分析显示:39株菌株分为3个Group,与eBURST分析中的分群结构一致。MLST基因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结论 MLST方法可初步应用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种群结构、亲缘进化关系等研究。
张翠彩徐建民李秀文曹志强蒋秀高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MLST
江西省2005年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调查及C群脑膜炎奈瑟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5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健康人群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Nm培养和鉴定,C群Nm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健康人群1 441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A群Nm2株,B群25株,W135群2株。从37份流脑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C群Nm19株,经PFGE分析18株为相同的脉冲场电泳型(AH1)。结论江西省2005年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为主,C群带菌率上升,PFGE分析为相同的菌株型别。
杨梦袁辉刘晓青丁晟徐建民徐晓倩邵祝军崔志刚徐丽刁保卫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调查脉冲场凝胶电泳C群
江西省狂犬病暴露后人群疫苗接种效果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袁辉丁晟杨梦谢昀刘晓青徐建民
该研究从预防狂犬病的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掌握暴露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并测定暴露人群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状况,综合评价疫苗对人体的免疫效果;再通过考察疫苗接种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免疫效果的优劣作用程度,从因果两方面讨论和...
关键词:
关键词:狂犬病防治疫苗接种流行病学调查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江西省钩端螺旋体(钩体)患者及动物宿主中分离的钩体菌株型别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核酸内切酶NotI对提取的钩体菌株染色体DNA进行酶切,通过PFGE将DNA片段分离。获得的PFGE图像采用分析软件BioNumerics4.0进行处理并建立数字化数据库,以相似度〉75%为标准,将获各钩体PFGE图谱与中国15群15型钩体参考标准株进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江西省不同地区的139株钩体可分为46个PFGE型,优势型为LepNotI.0071、LepNotI.0072和LepNotI.0043型,分别占所有钩体菌株的28.06%、15.11%和7.19%。139株钩体分离株中,84.89%(118/139)菌株的PFGE图谱与6群6型中国钩体参考标准株基本相符,其中32.37%(45/139)钩体菌株属于黄疸出血群赖型,15.83%(22/139)和15.11%(21/139)钩体菌株分别属于澳洲群澳洲型和爪哇群爪哇型。结论PFGE是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钩体分型方法。黄疸出血群赖型是江西省人群及动物中优势血清型,澳洲群澳洲型和爪哇群爪哇型位于其次。
徐建民蒋秀高李秀文张艳王健熊长辉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流行病学
江西省布鲁菌分离株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对江西省近几年分离的布鲁菌进行鉴定和分型,同时检测rpoB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遗传多态性。方法利用BCSP31-PCR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布鲁菌鉴定,利用AMOS-PCR对布鲁菌进行种型分析,利用普通PCR对rpoB基因进行检测,将rpoB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用MEGA6.0软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经鉴定32株布鲁菌全部为羊种布鲁菌,通过对rpoB基因的PCR扩增产物序列分析显示羊种布鲁菌rpoB基因同源性较高。结论江西省近年人感染的布鲁菌均为羊种布鲁菌,且近几年人感染的羊种布鲁菌rpoB基因高度同源。
熊长辉徐建民杨梦宗俊潘欢弘刘晓青
关键词:布鲁菌分子分型基因型PCR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状况,为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2001-2008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8年全省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1 405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11/10万~1.15/10万,年均发病率为0.42/10万;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病例38例,病死率为2.75%,病例以散发为主;病例主要发生在江西省的赣州市、宜春市和上饶市,3市病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74.59%;7-8月为钩体病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71.9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44%;发病年龄集中在10~59岁,占全部病例的91.74%;男女性别之比约为2∶1;2002-2007年钩体病监测发现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32.61%)和澳洲群(15.94%)。结论2001-2008年江西省钩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发病率仍较高,7-8月为高发季节,与早晚季水稻"双抢"有关,也与职业人群相符,表现为稻田型流行特征;主要传染源及流行菌群分别为野外鼠和黄疸出血群钩体。
徐建民王建熊长辉郭世成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人畜共患
2016-2018年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鼠类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分离菌株鉴定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初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种类构成、带菌率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8年选取江西省钩体病4个国家级监测点上饶、上高、上犹及浮梁县作为现场监测地点,开展鼠类种类调查、钩体分离培养工作。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和MLST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MLST基因分型。结果共计捕鼠14387只,平均鼠密度为9.76%,分离菌株64株,鼠类钩体分离率为4.56%。鼠种构成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及社鼠5个种类。4个监测点优势鼠种均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主。血清群鉴定结果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3个血清群,其中黄疸出血群为主要优势血清群,占81.25%,其次是爪哇群和致热群。MLST研究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ST型别,分别为ST1、ST17、ST92、ST143、ST216和ST224,其中ST1为主要基因型,占76.56%。BioNumerics软件分析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Clusters,分别对应6个ST型,血清学、MLST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结论江西省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黄疸出血群和ST1为江西省钩体病主要流行型别,充分了解江西省钩体病可能的宿主动物以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钩体病的预防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翠彩张汀兰徐建民蒋秀高邱海燕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血清群MLST
江西省啮齿动物携带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县区啮齿动物携带的立克次体。方法在江西省南丰县、铜鼓县、上犹县、浮梁县、上高县、上饶市广信区捕获啮齿动物,运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种类。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捕获的啮齿动物的脾脏组织样本中的柯克斯体属、斑点热群、东方体属和无形体属立克次体。结果捕获啮齿动物6种共393只,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社鼠和臭鼩鼱,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311/393)。从19只黑线姬鼠检出柯克斯体(6.11%),从2只黑线姬鼠检出东方体(0.64%),从1只黑线姬鼠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0.32%)。对扩增阳性基因片段测序和对获得基因序列做同源性比对,结果浮梁县黑线姬鼠检出新塔拉萨维奇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贝氏柯克斯体;铜鼓县和上饶市广信区黑线姬鼠检出贝氏柯克斯体;南丰县黑线姬鼠检出恙虫病东方体。除黑线姬鼠外,其它5种啮齿动物均未检出立克次体。结论江西省部分地区的黑线姬鼠携带贝氏柯克斯体、新塔拉萨维奇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等立克次体病原体,人群存在相关立克次体感染的风险,疾控和医疗机构应加强立克次体病的监测。
卢志宇闫鑫于永慧丁晟夏光辉周冬生熊小路徐建民焦俊
关键词:黑线姬鼠贝氏柯克斯体恙虫病东方体
江西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2013年以来江西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进行血清学、基因分型分析,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7株钩端螺旋体进行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确定血清群。PCR扩增16SrRNA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种。利用MLST(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研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并应用BioNumerics(Version5.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血清群鉴定:27株菌株隶属于4个血清群,其中黄疸出血群为主要优势血清群,占59.26%,其次依次是爪哇群25.92%、澳洲群7.41%和巴达维亚群7.41%。基因种鉴定:27株菌株隶属于L.interrogans和L.borgpetersenii 2个致病性基因种,L.interrogans为江西省主要优势型别,占77.78%。MLST研究显示27株菌株隶属于5个ST型别,其中ST1为主要基因型,占59.26%。BioNumerics软件分析:27株菌株分为5个Clusters对应于5个ST型,MLST基因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年代间变化不明显。结论黄疸出血群为江西省主要流行血清群,L.interrogan为主要致病基因种,ST1为主要基因型,充分了解江西省钩体病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将对钩体病防控和疫苗制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翠彩徐建民邱海燕张汀兰蒋秀高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血清群MLST
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MLVA分型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MLVA(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 analysis)技术在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个VNTR位点,对我国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菌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应用BioNumerics(Vetsion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对117株钩端螺旋体的7个VNTR位点进行了检测,聚类分析分为3个群(A群、B群、C群)28种基因型,其中A群占11.97%(14/117)、B群占0.85%(1/117)、C群占87.18%(102/117);多态性指数介于0.0831与0.8005之间;MLVA基因型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结论MLVA分型技术可初步对钩端螺旋体进行遗传学分类鉴定,应用该技术,将在钩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翠彩聂一新李秀文崔志刚郭宗琪顾黎莉徐建民吴子贵蒋秀高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MLV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