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萍

作品数:78 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主题

  • 33篇细胞
  • 16篇抗原
  • 15篇肝癌
  • 12篇教学
  • 11篇肿瘤
  • 11篇抗原肽
  • 10篇免疫
  • 9篇树突
  • 9篇树突状
  • 8篇蛋白
  • 8篇树突状细胞
  • 7篇实验教学
  • 6篇基因
  • 6篇癌细胞
  • 5篇毒性
  • 5篇克隆
  • 5篇表位
  • 4篇实验室
  • 4篇体外
  • 4篇细胞毒

机构

  • 77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7篇曲萍
  • 26篇刘利兵
  • 23篇隋延仿
  • 20篇刘芳娥
  • 17篇叶菁
  • 17篇黄小军
  • 17篇于军
  • 17篇陈健康
  • 15篇张秀敏
  • 14篇铁茹
  • 9篇梁向艳
  • 9篇郭爱林
  • 9篇张立红
  • 9篇陈志南
  • 8篇李增山
  • 8篇米力
  • 8篇张学策
  • 8篇陈宝莹
  • 6篇董海龙
  • 6篇徐力青

传媒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细胞与分子免...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蛇志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本科生专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创新实验的开展,建立了学生专用创新实验室。设置实验场地和配备常规实验设备为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程序对于学生创新实验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技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实验更好更快的完成。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刘利兵张学策陈健康曲萍黄小军铁茹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伦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树突状细胞瘤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作者阐述了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机理、树突状细胞瘤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的效果,提出树突状细胞瘤苗的临床应用应遵循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于华曲萍刘利兵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瘤苗伦理
连续贴壁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及其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改进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的方法,电镜观察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方法利用连续贴壁法分离获得CD14+前体细胞,经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介素-4(rh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产生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透射电镜(TEM)观察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连续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DC,所获得DC数量和纯度均都多于以往一次贴壁分离培养的DC。培养1周的DC高表达CD1a、CD40、HLA-DR、CD80、CD86。透射电镜观察到不同状态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连续贴壁法可分离培养数量较大、纯度较高的人外周血来源DC。
马斌曲萍张秀敏张云飞胡沛臻葛伟司少艳黄杨李侠隋延仿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透射电镜
一种四环素严紧控制的真核表达系统
2011年
目的构建一种严紧调控的表达系统,用于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外源性兴趣基因。方法融合四环素诱导元件、人工细菌染色体(BAC)以及Gateway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表达体系。并且将该体系进行了测试。结果兴趣基因编码的β-catenin-ERα融合蛋白经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杂交分析,其表达被四环素或强力霉素严紧控制,在表达载体pE11-IGR-β-catenin-ERα中,EGFP的表达量恒定,可以作为流式细胞术有效的筛选标记。结论该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外源性兴趣基因,并且实现严紧的表达调控。
铁茹陈宝莹曲萍戚朦杨东海于军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四环素强力霉素
新基因MAGE-n表位肽与人HSP70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纯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MAGE-n159-167(QLVFGIEVV)表位肽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融合基因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PCR方法,将QLVFGIEVV的cDNA序列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将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QLVFGIEVV-HSP70;采用双酶切(Sac Ⅰ、Hind Ⅲ)及PCR鉴定后测序;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Ni Sepharose6FF亲和填料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检测表达及纯化结果。结果经PCR扩增成功获得约2.0kb的目的片段,重组体经Sac Ⅰ、Hind Ⅲ双酶切分析及PCR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正确。转入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得到71kD左右的目的蛋白条带。用Ni Sepharose6FF亲和填料分离纯化,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QLVFGIEVV-HSP70,并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为基于MAGE-n的肿瘤疫苗研制提供良好的抗原奠定了实验基础。
张秀敏史琪琪李增山叶菁王军伟林慧曲萍胡沛臻隋延仿
关键词:基因融合癌症疫苗MAGE-N表位肽
负载肝癌排斥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瘤苗活化T细胞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负载肝癌排斥抗原肽SLIVHLNEV(C met突变肽 ) [1 ] 的树突状细胞瘤苗活化的T细胞在体外及裸鼠肝癌模型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 用肝癌排斥抗原肽SLIVHLNEV致敏从脾脏中分离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再与同源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同时建立荷人肝癌细胞系HHCC的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DC瘤苗活化的T细胞预防移植瘤发生和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 ,DC瘤苗诱导的CTLs能够特异性杀伤HHCC肝癌细胞。在裸鼠模型中 ,CTLs不但能预防裸鼠移植瘤的发生 ,而且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曲萍曹云新隋延仿张立红张秀敏
关键词:树突细胞瘤苗
肿瘤抗原MAGE-12新的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的预测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预测黑色素瘤抗原MAGE-12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方法 采用SYFPEITHI超基序远程预测系统与量化基序多项式法、延展基序联合应用,筛选MAGE-12抗原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结果 共预测出5个MAGE-12抗原HLA-A2限制性CTL表位。结论 超基序法与量化基序,延展基序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效率,为实验方法探索MAGE-12的表位提供有用线索。
张秀敏隋延仿罗二平黄亚渝曲萍
关键词:肿瘤抗原MAGE-1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
面向21世纪“生物安全培训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一、构建"生物安全培训体系"的目的和意义1.国内近年生物安全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发展全球化促进世界贸易的日益增长与人口的频繁流动,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也给人类造就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外来入侵物种吞噬人...
曲萍于军刘利兵刘芳娥陈健康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
上好基础医学实验课的几点体会
2010年
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上好一堂基础医学实验课的三个重要环节是充分准备、科学实施和认真总结。课前充分的准备包括:实验课所需的硬件、课堂设计、预实验和教案等,这是上好一堂实验课的前提和基础,而课中小结和课末总结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保障。
铁茹陈宝莹刘利兵曲萍于军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生物钟紊乱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生物钟紊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为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建立,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则同时改变光照时间,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肝重系数、肾重系数。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血糖浓度、肾重/体重系数(肾重系数)、肝重/体重系数(肝重系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②与糖尿病组相比,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血糖浓度、肾重系数、肝重系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结论生物钟紊乱可以加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肝病的进程。
姜子超曲萍顾昊武程耀萍康明强陈晓
关键词:生物钟紊乱糖尿病脏器损伤链脲佐菌素小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