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乾根

作品数:93 被引量:1,518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1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季风
  • 30篇环流
  • 23篇夏季
  • 22篇降水
  • 22篇大气环流
  • 14篇气候
  • 12篇振荡
  • 12篇青藏
  • 12篇青藏高原
  • 11篇低频振荡
  • 11篇年代际
  • 11篇年际
  • 9篇厄尔尼诺
  • 8篇东亚季风
  • 8篇夏季风
  • 8篇北半球
  • 6篇低频
  • 6篇冬季风
  • 6篇年际变化
  • 5篇东亚冬季风

机构

  • 58篇南京气象学院
  • 3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海南省气象局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作者

  • 93篇朱乾根
  • 15篇施能
  • 15篇徐国强
  • 12篇徐建军
  • 9篇刘宣飞
  • 7篇何金海
  • 5篇徐祥德
  • 4篇郭品文
  • 4篇周伟灿
  • 4篇智协飞
  • 3篇赵天良
  • 3篇杨松
  • 2篇矫梅燕
  • 2篇李立
  • 2篇黄昌兴
  • 2篇胡江林
  • 2篇管兆勇
  • 2篇黄静
  • 2篇吴秋英
  • 2篇葛旭阳

传媒

  • 42篇南京气象学院...
  • 7篇气象学报
  • 6篇气象科学
  • 5篇大气科学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气象科技
  • 3篇山东气象
  • 3篇热带气象
  • 1篇海洋预报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14篇2000
  • 7篇1999
  • 10篇1998
  • 6篇1997
  • 11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9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5篇1990
  • 3篇1989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太平洋中纬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被引量:22
2000年
用 8 5 0 h Pau场分解为正、斜分量的方法研究了前期北太平洋中纬 ( 42 .5~5 2 .5°N,1 70°E~ 1 70°W)海温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其后期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 ,前期海温关键区海温首先对其同期 85 0 h Pau场斜压波列施加影响 ,该斜压波列又对其后期斜压波列施加影响 ,最后此斜压波列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
朱乾根滕莺徐国强
关键词:夏季降水降水影响海温异常北太平洋中纬
低空急流发生、发展的数值试验(Ⅱ)——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对一次低空急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作了动力学分析,着重讨论了急流区的环流结构及积云对流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主要结果为:低空急流区有一对横向非地转二级环流,它是低空急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强频散的低空急流与积云对流造成的静力不稳定场耦合,诱发出不稳定的中尺度重力惯性波,通过Wave—CISK机制引导到低空急流与二级环流的发展;低空急流发展过程中的非地转特征和二级环流都是重力惯性波发展的产物。
李立朱乾根雷兆崇沈桐立
关键词:低空急流动力学
亚洲冬季风及其相联系的南北半球环流相互作用被引量:1
1992年
本项目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成果和认识: 一、深入揭示了冬季风期间冷涌的结构、南下传播特征和动力学特征。指出了冷涌是一股从冷气团中自低层泄出向南传播的东北气流;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冷涌传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方面。大地形可迫使冷空气沿高原东侧加速南下,形成一支动量集中的冷空气输送带。
朱乾根何金海
关键词:环流相互作用
北半球冬半年遥相关型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遥响应被引量:9
1993年
计算了1951—1990年冬半年逐月以及冬季的PNA、WA、WP、EA、EU型的遥相关强度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这5个遥相关型强度指数与厄尔尼诺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发展的盛期(冬季),以北半球西太平洋型(WP)明显偏弱为主要特征,其次才是太平洋北美型(PNA)偏强。1991年发生的一次厄尔尼诺,在盛期是弱PNA型,弱WP型。此外,还研究了遥相关强度指数用于天气预报的问题。
施能朱乾根
关键词:遥相关厄尔尼诺年际变化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大气环流和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20
1993年
利用OSU的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显示在无大地形的情况下,大陆性气候将向南扩展,印度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严重地减弱南移。在增加青藏高原地形高度的情况下,亚洲区的季风仍然存在,季风环流发展,热带季风的降水进一步增加。试验结果还证实,高原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夏季风地区,它对南北半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全球东西风带的南北位移等都有巨大的影响。
朱乾根胡江林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环流夏季风
热带大气环流对低纬太平洋SST暖异常的响应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使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5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模拟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太平洋SST暖异常所产生的热带环流及其准双周周期振荡的异常特征。研究表明:SST暖异常可以产生热带辐合带上间隔约25—30个经度的降水中心,这种现象可能是SST暖异常区的扰动能量向西频散所造成的,而扰动相速则是向东的。SST暖异常愈强,引起的降水、高低空越赤道气流、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气流、扰动西侧的反Walker环流及高层东风异常和扰动东侧的顺Walker环流以及高层西风异常也愈强。SST暖异常位于东太平洋时,所引起的这些异常也偏东,一般强度较弱。随着准双周振荡的衰减,不同SST暖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和降水异常之间的差异也愈小。
吴秋英朱乾根
关键词:热带环流
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前期海温关键区被引量:8
2000年
使用 1 95 1~ 1 994年的全球海温和中国降水资料 ,利用反复求相关的方法 ,确定了前期 3月北太平洋海区 ( 42 .5~ 5 2 .5°N,1 70°E~ 1 70°W)为影响后期中国夏季降水的海温关键区 ,给出了前期 3月海温关键区海温通过影响前期大气环流遥相关波列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途径。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关键区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很高且比较稳定 ,不受 1 978年发生的海温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滕莺朱乾根
关键词:北太平洋夏季降水
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的数值试验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利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五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不仅模拟出了在SST暖异常地区扰动的形成,且模拟出了扰动及与其相对应的降水和SST的准双周振荡现象,SST的振荡位相较降水超前1/3周期,研究认为这种振荡是由云——辐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初始SST暖异常在中西太平洋比在东太平洋时引起的振荡明显,因此在扰动东移过程中振荡是衰减的。
朱乾根吴秋英
关键词: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地表温度SST
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的源、汇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使用 1 998年美国 NCAR再分析的逐日资料 ,研究了 1 998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的源、汇特征。青藏高原对于纬向风的低频波来说 ,有时是低频振荡的源区 ,有时是汇区。通过计算低频涡度的通量散度 ,进一步研究了低频涡源、涡汇特征。青藏高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部位 ,低频涡源、涡汇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传播特征也不尽相同 ,青藏高原上空 1 0 0 h Pa低频涡源。
徐国强朱乾根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被引量:213
1996年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
关键词:季风东亚季风气候异常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