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保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3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财政
  • 4篇财政政策
  • 2篇中国经济
  • 2篇生命周期
  • 2篇经济周期
  • 2篇挤出效应
  • 2篇储蓄
  • 2篇储蓄率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 1篇动态递归
  • 1篇动态随机一般...
  • 1篇动态一般均衡
  • 1篇动态一般均衡...
  • 1篇需求管理
  • 1篇氧化硫
  • 1篇一般均衡模型
  • 1篇政府支出
  • 1篇制权
  • 1篇中国经济周期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嘉兴学院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欧国际工商...

作者

  • 15篇朱保华
  • 3篇宋来
  • 3篇范叙春
  • 2篇黄赜琳
  • 1篇朱晓明
  • 1篇任荣明
  • 1篇刘俐含
  • 1篇王文甫
  • 1篇费方域
  • 1篇蔡明超
  • 1篇周亚虹
  • 1篇方红生
  • 1篇张昭利

传媒

  • 3篇经济研究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世界经济
  • 1篇人口研究
  • 1篇经济科学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科学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金融发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支出的外部性和中国政府支出的宏观效应: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视角被引量:48
2010年
基于1978-2007年的中国宏观数据和VAR模型的研究发现一些经验事实:总产量、社会投资以及居民消费对政府支出正向冲击反应为正。由于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可能是解释这些经验事实的重要因素,于是,本文主要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对此问题加以深入探讨,尝试将消费性和生产性的政府支出分别引入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构建模型、经济模拟,以解释中国总产量、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对政府支出冲击响应的经验事实。分析发现所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特征。
王文甫朱保华
关键词: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脉冲反应函数
美国财政政策历史实践及其对我国供给管理的若干启示被引量:5
2016年
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始终是美国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需求管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扩张、紧缩或中性的短期运作,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实际产出水平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供给管理注重利用减税政策和税制改革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时更加注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带动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经济结构,提高供给的能力和质量,从而在长期内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中国亟需创新财政政策的管理方式,需要通过坚持周期财政调控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协调配合、推进"结构性减税"不断改善税收结构、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宋来朱保华
关键词:财政政策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生命周期假说在中国成立吗——兼论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及其动态演变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本文从储蓄率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实证结论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和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预测并不一致,且在不同时期,导致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的原因也不一样。对此,本文从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视角入手,解释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演变模式的原因。
范叙春朱保华
关键词:生命周期储蓄率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被引量:27
2008年
本文通过五变量的VAR和两变量的SVAR方法,运用1996年至200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是否适合解释中国经济的问题。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不仅实际利率对于一单位的实际税收正向冲击的反应基本为正;而且存在显著的通货膨胀与紧缩、产出扩张与衰退等两种交替脉冲反应过程。再结合基于中国经济的基本事实的逻辑推理,本文认为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我们所考察的期间具有适用性。本文研究的重要现实政策含义在于,如果将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精神融入积极型货币政策(如泰勒规则)和盯住实际赤字目标的财政政策组合,那么中国政府就有可能同时实现价格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和谐社会三大目标。
方红生朱保华
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贸易对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研究期内进口和出口含硫量都在迅速增长,出口含硫量始终大于进口含硫量。第二,结构分解显示规模效应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三,出口产品并没有比内需产品包含更多的污染,是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了污染出口的顺差。本文认为,在短期内要改变"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调整进出口结构;在长期内则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张昭利朱保华任荣明朱晓明
关键词:二氧化硫结构分解分析
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与税收政策效应被引量:105
2015年
本文构建了财政税收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税收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引入财政收支冲击的RBC模型能够解释70%以上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政府支出冲击加剧中国实体经济波动,而税收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显著。(2)降低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税率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资本和劳动的供给增加,降低劳动收入税率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降低资本收入税率则起到抑制作用,调整劳动收入税率的政策效果更强。(3)资本收入税率与社会福利呈正相关和非对称性,劳动收入税率与社会福利呈负相关和非对称性,技术冲击和财政冲击的共同作用使得结构性税收调整政策的福利效应具有非对称性,两种税率的同向变动对社会福利具有放大作用,两者的反向变动对社会福利具有削弱作用。
黄赜琳朱保华
关键词:RBC模型税收政策福利效应
中国经济收敛速度的估计被引量:48
2009年
长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或发散的可能性。经济增长的收敛状态是人均产量、资本存量和消费的增长率都趋向外生技术进步率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而经济增长的发散状态是经济增长率加速变化的现象。判断经济增长的收敛或发散需要估算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本文利用中国1978年至2006年间的30个省份的人均GDP数据,采用更符合经济增长模型的收敛假说本意的半参数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估算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中国经济还处于加速增长的发散状态;富裕地区的经济增长向收敛状态过渡;相对于富裕地区,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发散现象更为明显,存在经济落后地区追赶富裕地区的趋势。
周亚虹朱保华刘俐含
关键词:收敛速度变系数模型面板数据
中国宏观财政调控政策提升了社会总体效用吗?被引量:31
2009年
本文研究了我国宏观财政调控政策对经济总体行为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在传统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加入政府部门,其中外部冲击包括技术冲击、政府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意外调整的税收政策等。研究结论包括:(1)政府公布的转移支付并没有提升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2)政府采购导致了劳动、投资、消费、资本累积等经济变量的下降;(3)资本税率的上升对消费的动态影响为负;(4)从经济周期来看,经过HP处理后,转移支付、资本税率冲击、政府消费、消费税率冲击都是顺周期,这一结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事实相符合。
蔡明超费方域朱保华
关键词:财政政策动态递归
持久性冲击、暂时性冲击与中国居民消费波动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本文利用随机冲击的持久性一暂时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对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波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持久性冲击几乎可以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的波动;从短期(1~2个季度)来看,暂时性冲击能够解释消费波动30%~70%的份额,但却只能解释资产和收入波动不足10%的份额。本文的研究表明,解释我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的原因在于资产和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短期内资产和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本文建议,为构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从短期来看,必须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预期,努力消除引起消费波动的各种外生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则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家庭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此外,本文的研究也为解释中国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范叙春朱保华
预期寿命增长、年龄结构改变与我国国民储蓄率被引量:49
2012年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和人均预期寿命逐步增长是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两个典型特征,而年龄阶段不同,个人的收入、消费与储蓄行为也不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在选定相关分析指标的基础上,文章使用我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增长和年龄结构改变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提高了我国国民储蓄率;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增加国民储蓄率;在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增加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对此,文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使用多种估计方法,我们发现所得到的结论是基本稳健的。
范叙春朱保华
关键词:生命周期年龄结构储蓄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