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刚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成像
  • 12篇磁共振
  • 8篇磁共振成像
  • 6篇64层螺旋
  • 5篇血管
  • 5篇肿瘤
  • 5篇肺癌
  • 4篇细胞
  • 4篇加权成像
  • 4篇64层螺旋C...
  • 3篇腺肿瘤
  • 3篇弥散
  • 3篇静脉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机构

  • 19篇东莞东华医院
  • 17篇中山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朱刚明
  • 11篇李扬彬
  • 9篇钱会绒
  • 8篇李兆勇
  • 8篇谭琦瑄
  • 7篇梁俊生
  • 7篇曾仲刚
  • 6篇漆强
  • 6篇邹玉林
  • 5篇王青云
  • 5篇李刚
  • 5篇许团新
  • 5篇李志娟
  • 5篇王青云
  • 4篇吴绍腾
  • 4篇陈真平
  • 4篇付东
  • 3篇覃达贤
  • 3篇李雪霞
  • 3篇陶娟

传媒

  • 5篇中国CT和M...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罕少疾病杂志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各种磁共振成像表现及磁共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9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8例行增强扫描及增强前后MRA,MRV。结果异常血管位于小脑半球5例,额叶2例,颞叶1例,多发(双顶叶、双枕叶及右颞叶)1例。9例均表现为多条髓静脉汇入1条引流静脉,1例多发者尚可见髓静脉直接汇入室管膜下静脉。T1WI均呈低信号。在T2WI及FLAIR,引流静脉7例呈高信号,2例呈轨道样稍高信号夹低信号,髓静脉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动、静脉血管成像更清楚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及引流部位。结论各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相结合能满意显示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典型征象,在诊断本病方面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谭琦瑄朱刚明王青云
关键词:脑发育性静脉异常血管畸形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容积重建诊断腰椎峡部裂的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检查合理方案及其价值。方法对连续540例无明确外伤史的腰腿痛患者行多层螺旋CT腰椎容积扫描,范围从胸12至骶1。所有病例均利用容积数据重建腰椎间盘横断位、全腰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观察有无明确的椎弓峡部裂。结果540例中,5.37%(29/540)能明确显示共54处峡部裂。20例伴相应椎体滑脱。矢状位清晰、直观显示了所有裂隙的特征及伴随改变。全腰椎横断位亦显示了所有裂隙,但效果较矢状位差。冠状位、椎间盘横断位分别显示51.85%、7.41%的裂隙。结论多层螺旋CT全腰椎矢状位容积重建是显示腰椎峡部裂的最好方法,应将其列为腰腿痛患者腰椎多层螺旋CT检查的常规重建项目。
谭琦轩朱刚明钱会绒钟胜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心脏一站式检查联合BNP、hs-cTn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心脏一站式检查联合脑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5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11例健康志愿者均进行CT心脏一站式检查,分别对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CT数据分析,并测定血浆BNP值、hs-cTnT值,比较冠状动脉病变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心功能分级与BNP、hs-cTnT、LVEF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LVEF呈反比关系。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对于左心室LVEF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各级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浓度、hs-cTn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BNP、hs-cTnT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r=-0.953、-0.832、-0.943,P<0.01)。结论 ACS患者在进行心脏CT一站式检查,除了明确冠状动脉有否狭窄外,还能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后处理对其左心室功能(LVEF)进行分析,并且同时结合血浆BNP、hs-cTnT检测,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指标。
曾仲刚李雪霞漆强朱刚明李刚李扬彬
关键词:左心室功能脑钠肽高敏肌钙蛋白T
青年人正常颈椎旋转功能的CT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正常各颈椎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时横突孔移位、寰枢外侧关节活动情况。方法选择16~20岁健康自愿者50例,分别在正位、最大左旋和右旋位行螺旋CT扫描,测量枕骨和各颈椎与水平线所成角度、各横突孔的坐标值、寰椎侧块下关节面总面积及其与枢椎侧块上关节面未重合的面积,计算各颈椎实际旋转角度及占枕骨与第1胸椎间角度的百分比、横突孔在旋转时的实际移位距离及寰枢外侧关节的脱位百分比。结果颈椎向左、右作最大限度旋转时,枕骨相对第1胸椎的旋转角度分别为(69.9°±4.6°)、(69.6°±7.1°),第1颈椎分别占(60.57±7.64)%、(56.28±10.0)%;第1颈椎左、右侧横突孔分别后移(13.03±4.03)mm、(9.80±3.08)mm,内移(15.74±2.76)mm、(13.97±5.90)mm,对侧分别前移(18.57±3.72)mm、(16.27±2.79)mm,内移(17.72±6.49)mm、(18.47±4.09)mm;左、右侧寰枢外侧关节分别脱位(57.34±7.06)%、(60.28±8.51)%,对侧分别脱位(75.53±8.54)%、(77.49±8.13)%。结论 CT是对活体颈椎旋转功能进行研究的简便、准确的方法,从青年人正常颈椎所测得数值对颈椎退行性变等异常情况下旋转功能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谭琦瑄朱刚明陶仅德王青云李刚
关键词: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脂肪抑制平衡式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在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1.5T PHILIPS磁共振扫描仪三维脂肪抑制平衡式非稳态自由进动(3D FS-balanced-nSSFP)序列在腰骶脊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不同程度的腰腿痛患者在1.5T PHILIPS磁共振扫描仪行3D FS-balanced-nSSFP序列检查,并用3D最大强度投影重组(MIP)做后处理。结果 80例受检者中,腰骶脊神经根正常者21例,腰骶脊神经根病变患者59例,其中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骶神经根周围囊肿9例,腰椎结核1例,肿瘤4例。3D FS-balanced-nSSFP序列能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根侵犯和压迫程度。结论 3D FS-balanced-nSSFP序列可较好地评价腰骶脊神经根病变,并结合常规MR扫描,有利于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
王青云谭琦瑄陈科朱刚明曾仲刚苏丽兴李雪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与肺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方法搜集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真菌感染的64层CT检查资料,同时随机搜集同期肺癌、肺结核各30例患者的CT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分别比较两者CT征象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36例肺真菌感染患者中,双肺病灶26例,斑片、结节型15例,肿块型13例,实变型8例;主要征象包括浅分叶征、深分叶、支气管充气征、长毛刺、短毛刺、空泡、晕征等;肺癌组中深分叶、支气管充气征、长毛刺、晕征出现频数明显较研究组少,而凹陷征、空泡征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明显较多(P<0.05);结核组中浅分叶、深分叶、支气管充气征、长毛刺、短毛刺和晕征出现频数明显较研究组少,而卫星灶、钙化、淋巴结肿大明显较多(P<0.05)。增强扫描,肺真菌感染病灶CT值增加值与两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5.62,P<0.05 t2=5.71,P<0.05)。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出现典型曲霉菌球的"新月征"可明确肺曲霉菌病的诊断,若出现磨玻璃影及"晕征"是真菌感染病灶较具特征性的表现;此外,双肺多发病灶,征象多样,且变化快,提示真菌感染可能。
梁俊生曾仲刚朱刚明李扬彬王青云覃达贤
关键词:肺真菌感染肺癌肺结核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MRI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软组织肿块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2-63岁。术前分析MRI征象并结合临床作出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2例中45例(54.84%)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相符。67例肿瘤中,MRI诊断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8%、76.79%、82.14%,诊断恶性肿瘤分别为38.10%、72.73%、52.38%。肿块局部边界不清或浸润邻近组织结构并局部水肿是最可靠的恶性征象。结论:软组织恶性肿瘤特别是其早期的MRI恶性征象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谭琦李刚漆强朱刚明王青云李杨彬
关键词: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CT表现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腮腺粘液表皮样癌(MEC)CT影像特征,从而提高对MEC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病理证实为MEC患者14例,全部病例均行腮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靶病灶进行薄层重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4例MEC均为单发,其中10例病灶位于腮腺浅叶,4例位于深叶,位于右侧8例,左侧6例,CT表现为腮腺孤立肿块,边缘清楚8例,边缘模糊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密度均匀2例,5例为实性,9例为囊实性。增强扫描:8例病灶呈明显强化,2例病灶呈中度强化,4例病灶呈环形强化。结论:腮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易误诊。腮腺浅叶多发,多浸润性生长,CT增强多明显强化,如伴淋巴结肿大,可提示MEC诊断,CT可清楚显示肿瘤范围及其对周围组织侵犯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提供帮助。
李兴付漆强朱刚明师达石亚男陈真平
关键词: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断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
3.0TMRI弥散功能成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3.0TMRI弥散功能成像的表现及特点,评估弥散功能成像对其诊断及分级的价值。方法 108例终末肾病期(ESRD)患者作为研究组,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MR、DWI、DTI检查,研究组按年龄相关白质改变(ARWMC)分级标准分为三个级别,与对照组及各级别之间两两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升高,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下降,研究组双侧额叶、顶枕叶各级脑白质变性的ADC值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各级脑白质变性ADC值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级脑白质变性者双侧基底节区ADC值与对照组、一、二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各级脑白质变性的FA值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各级脑白质变性FA值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级脑白质变性者双侧内囊FA值与对照组、一、二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双侧额叶、顶枕叶脑白质变性的ADC值与变性级别呈正相关性;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脑白质变性的FA值与变性级别呈负相关性。结论弥散功能成像可客观、敏感、数据化的反映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的特点及程度。
朱刚明李兆勇覃达贤陶娟李志娟邹玉林蔡越飞
关键词:脑白质
64层螺旋CT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分析腮腺Warthin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探讨64层螺旋CT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及合理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组织学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的CT平扫及两期增强表现。结果 15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中7例单侧发病,8例双侧发病,总共26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部22个,其他部位4个;20个病灶呈结节状,径线范围为0.8~4cm;其中23个边界清楚,12个密度均匀,14个病灶内见囊变区,3个病灶内可见钙化。两期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各病灶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21例病灶密度降低,5例与动脉期相近,病灶内囊变区两期增强均未见强化。结论 64层螺旋CT对于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合理的扫描方案能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朱刚明谭琦瑄李扬彬刘晓李兆勇
关键词:腮腺肿瘤腺淋巴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