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科

作品数:94 被引量:426H指数:1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艾滋病
  • 31篇影像
  • 22篇影像学
  • 22篇结核
  • 18篇肺结核
  • 17篇综合征
  • 16篇病毒
  • 14篇影像学表现
  • 13篇缺陷综合征
  • 13篇免疫缺陷
  • 13篇免疫缺陷综合...
  • 13篇获得性
  • 13篇获得性免疫
  • 13篇获得性免疫缺...
  • 13篇获得性免疫缺...
  • 13篇肺炎
  • 10篇介入
  • 9篇X线
  • 8篇毒性
  • 7篇青霉菌

机构

  • 72篇深圳市第三人...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深圳市东湖医...
  • 5篇泗阳县人民医...
  • 3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阜阳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建瓯市立医院

作者

  • 93篇朱文科
  • 70篇陆普选
  • 31篇刘艳
  • 28篇叶如馨
  • 25篇周伯平
  • 21篇杨根东
  • 18篇邓莹莹
  • 17篇刘水腾
  • 16篇黄湘荣
  • 13篇余卫业
  • 12篇刘锦清
  • 11篇李苑
  • 9篇杨桂林
  • 9篇刘映霞
  • 9篇郑广平
  • 8篇乐晓华
  • 6篇张莉萍
  • 6篇臧建
  • 6篇黄明声
  • 6篇黄华

传媒

  • 9篇放射学实践
  • 6篇2010年全...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华医学写作...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公共卫生与临...
  • 2篇第一次全国中...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第一次全国中...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15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胸部CT扫描的资料.结果 肺部片状实变影4例;结节影3例;支气管壁增厚...
朱文科陆普选刘艳叶如馨周伯平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化疗治疗脊柱椎体结核脓肿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局部灌注化疗治疗胸腰椎体结核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09年6月PCD治疗的胸腰椎体结核患者12例(椎体17个),CT或MRI证实腰椎结核,椎体骨质破坏严重,不伴椎体严重后突畸形和截瘫。在全身化疗的同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冲洗和持续化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引流时间37~68天,平均52天。术后随访时间6~10月,患者的疼痛和发热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体结核,当椎体破坏严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高浓度抗结核药物保留灌洗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黄湘荣陆普选詹子睿朱文科张利萍李苑
关键词:脊柱结核局部化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2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CT扫描资料,并定期CT复查以及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观察其HARRT及抗结核治疗后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病灶分布两个肺叶以上10例、中叶(舌叶)及下叶17例。大片状融合实变影9例、斑片状影6例、双肺弥漫性结节影5例和空洞影2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主要分布2R、4R区。病灶恶化进展患12例,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或衰竭;病灶吸收或缩小11例,早期CD4不同程度降低,3个月后CD4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CT扫描能有效显示病变的各种征象,有利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CD4T淋巴细胞的量值是影响肺结核病变的动态变化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朱文科陆普选余卫业刘艳刘水腾刘锦清苏坚乐晓华周伯平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结核CD4T淋巴细胞CT
艾滋病胸部病变临床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系列研究
陆普选刘水腾王辉杨根东朱文科刘艳袁虹邓莹莹余卫业周伯平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研究项目为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607。艾滋病晚期肺部常合并各种机遇性感染,或发生各种相关性肿瘤,也是导致艾滋病早期发病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影像表现各种各样,如何通过病变的影像征象中,总...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
艾滋病合并腹膜后病变影像学检查技术及腹腔淋巴结病的影像学表现
艾滋病腹部并发症是仅次于其在胸部的病变,临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合理选择是对其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重要环节。超声和CT扫描检查被认为是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艾滋病患者晚期可累及腹膜后、肠系膜等淋巴结系统。引起淋巴结肿大的...
陆普选刘艳马威朱文科邓莹莹叶如馨
关键词:艾滋病计算机断层淋巴结
文献传递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分型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动态变化及CT影像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且按照影像学形态、病理基础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型,并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40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中,表现磨玻璃影22例,肺气囊9例,而且两肺弥漫性表现者占77%以上。依据PCP的CT影像学表现及利于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将其分为5型,即磨玻璃型、肺气囊型、斑片型、间质型、混合型。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最初小片状渗出、磨玻璃样改变向双肺散在斑片状及弥漫实变过渡,最后常遗留间质性改变。结论:AIDS合并PCP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肺部磨玻璃影及肺气囊。影像学分型在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陆普选邓莹莹刘水腾刘艳刘映霞朱文科叶如馨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
弓形体脑病又称弓形虫脑炎(Toxoplasmic encephalitis,TE)是AIDS患者脑部最常见的机遇性感染,且进展快,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AIDS并发弓形体脑病的发病率以欧洲、非洲为高,而国内尚未见病例报道...
朱文科陆普选叶如馨刘水腾刘艳周伯平
关键词:艾滋病弓形体脑病发病率
文献传递
艾滋病患者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9例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艾滋病患者的胸部CT影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胸部CT影像表现及临床影像的特点。结果:6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分布于胸部的不同部位;4例患者见肺内结节影;3例患者出现肺实变;4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2例患者可见心包积液;1例患者发现粟粒结节影。结论:淋巴结肿大是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最显著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肿大的淋巴结可出现于胸部不同的部位,其他影像表现包括肺实变、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
黄华陆普选刘水腾刘艳刘映霞周泱刘锦清朱文科乐晓华叶如馨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艾滋病合并右胫骨上段骨髓炎一例
2012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发现抗HIV阳性8周,右膝关节痛3天入院。查体:右侧胫骨上段呈阵发性疼痛,未见明显红肿,局部皮温稍高,浮髌实验阴性;全身皮肤见多枚陈旧性圆形、椭圆形色素沉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腹部无异常。
王青朱文科陆普选马威乐晓华叶如馨
关键词:胫骨上段骨髓炎艾滋病色素沉着斑膝关节痛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顽固性腹水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 1例患者TIPS术后随访 5 0~ 132 3d(中位时间 337d) ,观察腹水 (腹围 )、临床血清学指标、支架通畅性、随访时间、生存率等。结果 在 1年的各个随访间期内 ,患者的腹水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术后 3~ 6个月的完全有效率为 81% ,9~ 12个月的完全有效率为 9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ChildC级与术后 3个月腹水疗效相关 (P <0 .0 5 ) ;TIPS术后血清钠 (Na+ )、肌酐 (Cr)与术前基线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患者 3、6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4 %、2 0 % ,1年生存率为 72 %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血清白蛋白、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术后预后相关 ;多因素COX回归仅显示肝性脑病、Child分级与预后相关。结论 TIPS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术前自身的肝功能情况决定腹水的疗效 ,而TIPS对于肝功能相对较好伴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仍有效。
朱文科单鸿朱康顺姜在波李征然黄明声关守海沈新颖
关键词: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顽固性腹水TIPS手术治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