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普选

作品数:226 被引量:858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2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0篇影像
  • 57篇艾滋病
  • 54篇影像学
  • 46篇结核
  • 39篇综合征
  • 37篇肺炎
  • 36篇病毒
  • 35篇流感
  • 29篇影像学表现
  • 29篇肺结核
  • 28篇免疫缺陷
  • 27篇缺陷综合征
  • 27篇免疫缺陷综合...
  • 27篇获得性
  • 27篇获得性免疫
  • 27篇获得性免疫缺...
  • 27篇获得性免疫缺...
  • 26篇X线
  • 17篇甲型
  • 14篇毒性

机构

  • 18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7篇江西省肿瘤医...
  • 13篇广东医学院
  • 13篇深圳市东湖医...
  • 10篇深圳市人民医...
  • 7篇北京大学深圳...
  • 6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深圳大学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五人...
  • 3篇南宁市第四人...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作者

  • 225篇陆普选
  • 70篇朱文科
  • 56篇周伯平
  • 53篇杨根东
  • 44篇刘艳
  • 42篇叶如馨
  • 31篇邓莹莹
  • 26篇余卫业
  • 26篇杨桂林
  • 25篇刘映霞
  • 24篇刘水腾
  • 23篇郑广平
  • 21篇刘锦清
  • 19篇蔡雄茂
  • 18篇黄华
  • 18篇龚小龙
  • 17篇陈心春
  • 15篇袁静
  • 14篇黄湘荣
  • 14篇李苑

传媒

  • 24篇放射学实践
  • 1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0篇中国CT和M...
  • 8篇临床肺科杂志
  • 8篇2010年全...
  • 6篇江西医药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5篇中国医刊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罕少疾病杂志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第四届全国艾...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中国防痨杂志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新发传染病电...
  • 3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1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32篇2010
  • 17篇2009
  • 10篇2008
  • 18篇2007
  • 23篇2006
  • 7篇2005
  • 17篇2004
  • 14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8
2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50例被引量:3
2003年
杨桂林胡毅文杨大国刘艳骆子义陆普选许诚何清周伯平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SARS分子生物学病因
2例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头颅CT表现被引量:2
2007年
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常易并发多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颅内机会性真菌感染,6%~13%的艾滋病患者可并发CNM。因CN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确诊困难,脑脊液(CSF)检查阳性率不高,所以误诊率可高达50%~100%。
杨根东陆普选詹能勇叶如馨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艾滋病患者头颅CT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机体免疫功能
艾滋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X线和CT诊断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艾滋病 (AIDS)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胸部X线和CT表现。材料和方法 :对 6例经证实的艾滋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照片 ( 6例 )和CT扫描 ( 2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表现为双侧肺门周围以及中、下肺野弥漫性网状阴影 ,部分渗出性病变可以相互融合 ,呈斑片样或磨玻璃样改变。少见表现有肺囊性改变、肺实变、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及气胸等。结论 :艾滋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特异性诊断是找到病原体 ,但是HIV抗体检测阳性者出现典型胸部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症状 ,并排除其他免疫低下所致的细菌性感染或肿瘤 ,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效 ,诊断AIDS并PCP可以成立。
陆普选杨根东刘锦清龚小龙胡毅文蔡雄茂刘艳文运
关键词: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X线表现CT影像学诊断
艾滋病合并粟粒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粟粒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观察抗痨及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粟粒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追踪观察其HAART及抗结核治疗的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及CD...
刘艳陆普选朱文科唐蔚刘水腾杨桂林
文献传递
HIV感染者认知功能正常时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正常时HIV感染者与正常人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情况。方法:按照入选标准搜集25例HIV感染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差异。应用静息态脑功能技术以双侧大脑各区为种子点,分析两组各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体素P取0.005,团簇P取0.05。结果:HI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各种子点均有统计学差异,经多重校正后有19个种子点8个脑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组在以左侧额极内侧、双侧海马、双侧前扣带回、左侧顶叶、左侧丘脑、左侧梭状回的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高于正常组;HIV感染组在以双侧视觉皮层枕叶、左侧岛叶区域的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低于正常组;HIV感染组在以右侧运动皮层、左侧顶下叶的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与正常组比较既有升高又有降低。结论:HIV感染者认知功能正常时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提示HIV感染者在认知功能正常时脑功能连接可能已经出现异常,HIV病毒可能影响脑功能的连接。
张倩倩赵方罗杰棋张辉徐六妹郑广平王辉李宏军陆普选
关键词:HIV感染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6年
朱文科陆普选叶如馨刘水腾刘艳周伯平
关键词:弓形体脑病文献复习ENCEPHALITIS并发艾滋病弓形虫脑炎
艾滋病并发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并发肺隐球菌病(P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证实的AIDS并发PC的胸部X线与CT扫描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例的影像学表现有:①结节或肿块型:共2例,1例为右肺中叶外侧段单发软组织密度结节,直径约2.7cm,周围可见晕征、毛刺征及分叶征等;1例为两肺外周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大小1.1~4.3cm,结节内可见空洞但未见钙化;②斑片浸润型:共2例,分别位于右肺中叶、下叶及左肺上叶,实变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经抗隐球菌治疗后病变吸收;③弥漫混合型:1例,呈两肺斑片影、结节影和粟粒影混杂存在。本组5例中2例同时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征象,1例合并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AIDS并发PC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当AIDS合并肺部外周结节和(或)肿块、斑片状浸润或多形态混杂病变并除外肺癌或结核等其他感染时,应考虑本病可能。本病确诊有赖于多途径查找到隐球菌。
杨根东陆普选詹能勇曹义张莉萍李苑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隐球菌病诊断显像
34例SARS患者影像随访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SARS患者肺纤维化的转归情况并随访观察其胸部及髋关节影像学表现。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4例SARS患者进行的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1年,随访内容包括摄胸部X线正侧位、骨盆正位片及CT扫描检查。结果:34例SARS患者中18例在住院时期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其中15例重症SARS病例中12例住院时期肺部有纤维化改变。19例普通型SARS中,6例并发肺纤维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9例(27%)患者存在肺纤维化。随访1月,4例(12%)SARS患者两肺见纤维条索状影,粗细不均,但与前片比较均有吸收好转。随访3月,仅2例(6%)见两肺纤维条索影,其余2例病灶完全吸收。随访6月及12月,1例(3%)见纤维条索影,两肺纹理增重。1年随访中未观察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结论:肺纤维化是SARS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重症SARS患者较普通型患者更易发生肺纤维化,老年和重症SARS患者合并肺纤维化的程度较重,其肺纤维化吸收慢、时间长。未见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征象。
余卫业陆普选朱文科杨桂林蒋小玲周伯平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影像学肺纤维化随访
压力喷粉器
一种用于鼻咽腔粉剂给药的医疗器械。该压力喷粉器包括进气活塞1、进气导管2、压力球4、出气活塞5和出气导管6,出气导管6通过锥形接口管7装有喷粉管8,喷粉管8的左端设有三个喷粉斜侧孔9,喷粉管8的端部中央设有喷粉端孔10。...
胡文晖贺国辉王索宇陆普选
文献传递
灌输性肝动脉造影在肝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附43例报告)被引量:1
1992年
对43例肝肿瘤病人行灌输性肝动脉造影(Infusion Hepatic Angiography,以下简称 IHA)检查,结果42例获得明确诊断,仅1例不能确定诊断。确诊率97.75%,优于腹腔动脉和常规肝动脉造影。43例中诊断为肝癌40例(其中转移癌3例)。良性肿瘤3例。40例肝癌中,IHA 表现为多血管型37例,少血管型3例。37例原发性肝癌,结节型24例,巨块型6例,弥漫型7例,其中肿块小于2cm者9例,最小结节0.4cm。同时作者提出(1)IHA 导管必须插入肝动脉内,避免造影剂入脾和肠系膜上动脉,而使门静脉血液能有效地“冲洗”正常肝组织,肿瘤与正常肝组织的对比度增加,小病灶易显示;(2)有门静脉阻塞时可行腹腔动脉造影,IHA 无多大临床意义;(3)造影剂量应视肝脏大小而定,45~55ml/9~11秒,照片时间不少于20秒,可获满意结果;(4)手术前仅通过 B 超,腹腔动脉造影远不够,IHA 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十分有利;(5)少血管型肝肿瘤行 IHA 的同时应结合临床其它检查作出诊断。
贺国辉陆普选牛佳木杨士杰罗晓东
关键词:肝肿瘤造影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