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被引量:3
- 2011年
- 2型糖尿病(T2DM)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均是具有较高潜在危害性的现代常见病,两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并存率。该文就T2DM和SAHS的相关性、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作一介绍。
- 张园园林健才朱翠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机制
- 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320例甲状腺结节的核素显像、超声和两者联合应用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单纯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6.88%,核素显像的诊断符合率为67.81%,两者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结论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检查优于单项核素检查或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起着重要作用。
- 朱翠颜王筱菁邓承宗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检查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并进行分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低ABI组),0.9≤ABI<1.3为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正常组),ABI≥1.3为下肢动脉硬化组(高ABI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等一般情况,并检测糖脂等代谢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ABI为21.2%,与正常组比较,低ABI组和高ABI组年龄、吸烟率、HbA1c、TG、收缩压、UA均明显升高,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高龄、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 朱翠颜林健才
- 关键词:踝肱指数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
- 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地特胰岛素的疗效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地特胰岛素的疗效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按照治疗用药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治疗。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安全性、对体重的影响及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后,A、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体质指数(BMI)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组间比较A组BMI稍低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胰岛素用量稍低于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A组、B组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糖波动和血脂波动方面,A组、B组较C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现: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0%(6/20),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0%(8/20),C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5.0%(13/20)。A组和B组较C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动态血糖监测发现地特胰岛素疗效较中效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在控制血糖、血脂方面较中效胰岛素有较大的优势,还能降低心血管发生率;而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效果相当。
- 王筱菁林健才朱翠颜
-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临床疗效心血管事件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情况分析
- 朱翠颜林健才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①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以比值小于0.9为异常,并以血管彩超为诊断标准,评价踝肱动脉压力指数在诊断糖尿病...
- 朱翠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病变与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白蛋白尿与外周动脉病变(PA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研究,根据踝肱指数(ABI)把12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成PAD组和对照组,肾动态显像测定所有患者肾小球虑过率(GFR),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尿酸(uA)及尿白蛋白(UAE),并分析PAD的发生率及其与UAE、GFR的相关性。结果22.6%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出现白蛋白尿和(或)GFR〈60ml·min^-1·1.73m^-2的患者PAD发生率为58.82%,明显高于无白蛋白尿及GFR≥60ml·min^-1·1.73m^-2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UAE、收缩压及GFR均为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AE、GFR与PAD密切相关,对于GFR〈60ml·min^-1·1.73m^2及UAE≥30mg/24h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早进行PAD早期诊断及治疗。
- 朱翠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尿白蛋白
- 柳氮磺胺吡啶甲硝唑云南白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探讨
- 2001年
-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主要累及左半结肠和直肠,少数侵犯全结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显,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因素、精神因素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1],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甲硝唑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容易复发,国内有试用自制复方中药煎剂直肠内点滴有效的报道,但尚缺乏一致的评价,我们自1997年1月对2001年1月应用SASP+甲硝唑+云南白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尹合坤朱翠颜
- 关键词:甲硝唑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SASP煎剂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和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平稳下降,于12周达到稳定,两组终点时FBG、HbA1C、体重指数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甘精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组。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使糖尿病患者FBG、GHbA1C均达到理想控制目标,而且不会增加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
- 朱翠颜林健才
-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疗效
-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彩超诊断50例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下肢动脉血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形态检测,检测血管内壁斑块、血管内径,观察彩色血流病充盈情况及血管狭窄情况,同时检查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等。结果共有40例患者检出有下肢血管病变,包括内膜增厚、斑块、血管狭窄、血管硬化,检出度为80%,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检出率;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微量白蛋白(UAlb)均高于不伴血管病变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能及早、准确诊断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提倡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应用。
- 朱翠颜林健才
- 关键词:糖尿病超声检查多普勒下肢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