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筱菁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3篇胰岛
  • 3篇疗效
  • 3篇甲状腺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血清
  • 2篇胰岛素
  • 2篇早期糖尿病
  • 2篇肾病
  • 2篇肾病患者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滤过
  • 2篇肾小球滤过率
  • 2篇自身免疫
  • 2篇显像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滤过率
  • 2篇免疫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王筱菁
  • 11篇朱翠颜
  • 8篇林健才
  • 4篇邓承宗
  • 3篇黎雅清
  • 2篇邢晓欢
  • 1篇张莉
  • 1篇吕丽珍
  • 1篇陈华琴
  • 1篇何月嫦
  • 1篇张园园
  • 1篇彭美娟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320例甲状腺结节的核素显像、超声和两者联合应用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单纯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6.88%,核素显像的诊断符合率为67.81%,两者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结论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检查优于单项核素检查或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起着重要作用。
朱翠颜王筱菁邓承宗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检查
津力达颗粒结合医学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及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结合医学营养干预疗法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就诊于江门市中心医院的82例T2DM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联合医学营养干预治疗,试验组接受常规降糖结合津力达颗粒及医学营养干预治疗。分析两组8周治疗过程中胰岛功能及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8周的治疗过程中,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及HOMA-β呈升高趋势,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脂联素呈降低趋势(P<0.05),且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试验组FINS、空腹C肽及HOMA-β高于对照组,FPG、2 h BG、TG、TC及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间8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T2DM的治疗中,津力达颗粒结合医学营养干预疗法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同时也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
邓承宗林健才朱翠颜黎雅清王筱菁冯颖瑜
关键词:津力达颗粒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糖脂代谢
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地特胰岛素的疗效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地特胰岛素的疗效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按照治疗用药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治疗。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安全性、对体重的影响及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后,A、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体质指数(BMI)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组间比较A组BMI稍低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胰岛素用量稍低于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A组、B组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糖波动和血脂波动方面,A组、B组较C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现: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0%(6/20),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0%(8/20),C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5.0%(13/20)。A组和B组较C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动态血糖监测发现地特胰岛素疗效较中效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在控制血糖、血脂方面较中效胰岛素有较大的优势,还能降低心血管发生率;而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效果相当。
王筱菁林健才朱翠颜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临床疗效心血管事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94例LADA患者,100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与10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对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均进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TPO-Ab)检测,糖尿病患者还需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检测(GAD-Ab),比较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1)LADA组的阳性检出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同时与T2DM组相比,LADA组与T1DM组的TPO-Ab检出率更高(P<0.05),而LADA组与T1DM组的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于LADA患者,甲状腺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抗体检测阴性者,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甲状腺抗体检测,发现LAD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较大,其十分容易合并自身的甲状腺免疫紊乱。
王筱菁朱翠颜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糖尿病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生化指标、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FPG、HbAc、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ins、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显著缩短糖尿病足愈合时间,辅助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陈新婵王筱菁林健才朱翠颜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糖尿病足溃疡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1-3期血清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的关系,探讨血清尿酸在诊断早期 DKD 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确诊合并DKD 的239例患者(A 组)、正常健康人228名(B 组),2组受检者的 eGFR 均≥30 ml/(min·1.73 m^2),并按 DKD 分期将 A 组分为 A1组(DKD 1期)96例、A2组(DKD 2期)101例、A3组(DKD 3期)42例。比较各组及各亚组间血清尿酸水平,分析 A、B 组各自血清尿酸水平与 eGFR 的相关性。结果A、B 组间 eGF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 B 组(P <0.01);A1-3组间血清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随 DKD 分期呈上升趋势(P <0.05)。A、B 组中,血清尿酸与 eGFR 均有良好相关性(P <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血清尿酸是DKD 患者 eGFR 下降的危险因素(P <0.01)。结论高血清尿酸与早期 DKD 的 eGFR 异常相关,是其危险因素之一,提示尿酸可能参与 DKD 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张莉朱翠颜王筱菁邢晓欢黎雅清林健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尿酸肾小球滤过率
护理干预对减少体位刺激试验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体位刺激试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做体位刺激试验的9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过程中,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解释后,不予任何干预。试验组试验前给予充分评估,心理干预,监测血钾水平,纠正低血钾,保证良好的睡眠和正常饮食,试验过程中严密观察,适时终止试验。比较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不良反应中试验组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9.1%、17%、12.8%、14.9%;对照组分别为47.9%、37.5%、37.5%、4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悸、四肢麻痹的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3.4%、10.6%和41.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体位刺激试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彭美娟何月嫦王筱菁
关键词:护理干预
棕榈酸及非诺贝特对大鼠间质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骨质疏松症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并存。为进一步证明骨代谢与脂代谢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间质干细胞(MSC)探讨:(1)棕榈酸对MSC凋亡的影响及其浓度效应;(2)非诺贝特能否改善...
王筱菁
文献传递
津力达颗粒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治疗中津力达颗粒联合利拉鲁肽的应用价值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T2DM合并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以接受单纯降糖治疗者为基础组,以接受降糖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降糖联合津力达颗粒及利拉鲁肽治疗者为研究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4周治疗,分析三组治疗过程中血糖、微炎症及肾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4周的治疗过程中,三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尿素氮(BUN)及尿液24 h微量白蛋白(24 hmAlb)均呈降低趋势(P<0.05);同时,在治疗12周及24周后,三组间FPG及2 h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HbA1c、hs-CRP、IL-6、TNF-α、BUN及24 hmAlb均低于基础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低于基础组(P<0.05)。此外,三组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改善T2DM合并早期DN的治疗效果及微炎症状态。
邓承宗林健才朱翠颜黎雅清王筱菁冯颖瑜
关键词:津力达颗粒利拉鲁肽微炎症
每日多次注射和胰岛素泵治疗对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调查每日多次注射(MDI)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这两种注射方法对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糖尿病登记中心资料翔实的1型糖尿病患者2015年—2017年定期监测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 QLTM4.0和糖尿病特异性量表Peds QLTM3.2对两种注射方法的37名1型糖尿病患者(多次治疗组24名,胰岛素泵治疗组13名)进行分析。结果:在1型糖尿病的患儿最近三年的治疗中,胰岛素泵治疗与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治疗都没有发生严重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较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方面逐渐趋向一致。在两种生存质量测量表的测定中胰岛素泵治疗组的患儿总体满意度高于胰岛素多次注射组。结论:CSII组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方面优于MDI组,需要和持续血糖监测技术结合才能长久保持这种优势,CSII组在生活质量方面优于MDI组。
陈华琴谭晓玲王筱菁梁素薇
关键词:多次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1型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