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从铸

作品数:66 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肿瘤
  • 22篇宫颈
  • 19篇子宫
  • 19篇宫颈癌
  • 16篇卵巢
  • 14篇子宫内膜
  • 14篇内膜
  • 14篇宫内
  • 14篇宫内膜
  • 11篇子宫内膜癌
  • 11篇内膜癌
  • 11篇宫内膜癌
  • 9篇预后
  • 9篇卵巢肿瘤
  • 9篇化疗
  • 9篇病理
  • 7篇上皮
  • 7篇术后
  • 7篇宫颈肿瘤
  • 6篇细胞

机构

  • 59篇汕头大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蚌埠医学院附...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64篇李从铸
  • 28篇周莉
  • 22篇黄萍
  • 21篇李燕
  • 19篇朱彦
  • 17篇朱安娜
  • 12篇翟玉霞
  • 10篇关明飞
  • 9篇王旖旎
  • 4篇李同度
  • 4篇王倩
  • 4篇张灏
  • 3篇徐漫漫
  • 2篇牛旗
  • 2篇宋德胜
  • 2篇邹晓琴
  • 2篇许少榆
  • 2篇李丹妍
  • 2篇詹益州
  • 2篇王銮虹

传媒

  • 9篇癌变.畸变....
  • 8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第二届全国癌...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7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移位的价值被引量:7
2004年
背景与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卵巢移位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75例45岁以下Ia2~IIb早期宫颈鳞癌患者于根治术中行单侧或双侧卵巢移位 ,通过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和超声检测等方法评估移位术后卵巢功能。结果 :卵巢移位术安全可靠 ,单侧或双侧卵巢移位后均无移位卵巢发生癌转移现象 ;移位后未辅加放疗组卵巢功能无明显变化 ,辅加放疗组雌、孕激素水平虽较未放疗组减低 ,但仍显著高于根治性放疗组。结论 :4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中保留卵巢安全有效 ,可显著提高患者雌、孕激素水平。
李从铸翟玉霞黄萍周莉李燕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移位
髂内动脉术中化疗辅助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与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根治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01~2003-01、7年间10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并于术中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组),并与同期50例根治术中未行灌注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术后复发情况、复发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化疗组于术后3年内3例盆腔复发,2例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率为4.81%;对照组中7例于术后3年半内盆腔复发,1例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率为18.00%。对照组复发转移率高于化疗组。2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5.0354%,对照组为83.6237%,前者高于后者;4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5.0354%,对照组为79.4833%,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选择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周莉李从铸黄萍李燕朱安娜
关键词:宫颈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AIB家族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2年
以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为代表的AIB家族作为近年发现的共调节因子,在核受体参与的基因转录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AIB家族蛋白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最新研究证实,AIB家族成员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和扩增,提示AIB家族是卵巢癌发生发展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促进癌的进展。探究AIB家族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可以为卵巢癌的研究提供新的预后因子及治疗靶向。
汪莲李从铸张灏
关键词:卵巢肿瘤基因
PEL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正>目的:探讨PEL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EL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利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PELP1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各临床...
王倩李从铸张灏
文献传递
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随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增加,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高发年龄为58~61岁,绝大多数为腺癌.
王倩李从铸张灏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女性生殖系统流行病学调查绝经后妇女
非生殖器官来源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非生殖器官来源转移性卵巢癌(MOCNGO)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探索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7年收治的MOCNGO 2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40岁,未绝经者22例,有生育史者25例;原发部位:胃6例、大肠17例、乳腺4例;原发肿瘤Ⅳ期19例、Ⅲ期6例、分期不明2例;双侧卵巢同时受累者19例;有腹腔广泛转移者16例;腹水≥1 500 ml者11例;卵巢肿瘤直径<10 cm者13例,≥10 cm者14例。对其进行生存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组2年生存率为22.03%,中位生存时间(14.00±3.36)个月。原发灶根治性切除组、卵巢肿瘤发生时间>1年组、单侧卵巢受累组预后优于原发灶姑息性切除/探查术组、卵巢肿瘤发生时间<1年组、双侧卵巢受累组,P值均<0.005。结论非生殖器官来源卵巢转移癌预后差;对于绝经前期、有生育史的胃肠道或乳腺晚期腺癌者尤应注意排除卵巢转移的可能性,而绝经前期、有生育史卵巢肿瘤病例则应重视胃肠道和乳腺的检查;当胃癌发生卵巢转移时尤应注意避免过度治疗,而乳腺癌、大肠癌发生卵巢转移者应积极剖腹探查及化疗。
李燕黄萍李从铸周莉朱安娜徐漫漫
关键词:卵巢肿瘤转移肿瘤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UR)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UR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示两组年龄、术前治疗、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均相近,UR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第1次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均高于非UR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等均为UR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UR相关因素主要为手术创伤、留置尿管时间及尿路感染。
周莉黄萍李从铸
关键词: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1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1996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 16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86.7%,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子宫肌层的受侵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病理分期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子宫肌层的受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率高,手术-病理分期很好地提示了患者的预后,年龄、肌层受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朱彦王銮虹李燕王旖旎李从铸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年龄淋巴转移预后
Ezrin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Ezr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宫颈癌组织及50例相应癌旁正常宫颈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Ezrin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在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zrin mRNA表达,宫颈癌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 mRNA表达随着淋巴结转移、细胞分级的提高和浸润深度的增强,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可能在宫颈癌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但Ezrin mRNA与宫颈癌浸润转移关系尚不明确。
李从铸朱彦
关键词:宫颈癌埃兹蛋白肿瘤转移肿瘤侵润
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分布的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局部肿瘤>4 cm的Ib2或Ⅱa2期),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157例患者中50例(31.8%)发生淋巴结转移(LNM),以闭孔/宫旁淋巴结转移最常见;10例(6.4%)发生髂总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均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旁受累均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高位淋巴结转移或者淋巴结转移数目>2枚,预后更差(P<0.05)。【结论】早期巨块型宫颈癌以闭孔/宫旁淋巴结最易转移,淋巴结基本遵循逐级转移的规律;淋巴结转移部位越高或者数目越多,预后越差。
关明飞黄萍朱安娜李从铸周莉李燕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