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正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9篇基因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7篇急性
  • 4篇血液
  • 4篇血液病
  • 4篇预后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融合基因
  • 3篇髓系
  • 3篇髓系白血病
  • 3篇干细胞移植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18篇李正
  • 11篇吴德沛
  • 7篇唐晓文
  • 6篇尹佳
  • 6篇仇惠英
  • 5篇薛胜利
  • 5篇祁小飞
  • 4篇戴海萍
  • 3篇徐婷
  • 3篇朱霞明
  • 3篇田孝鹏
  • 3篇王超
  • 3篇邱桥成
  • 3篇陈子兴
  • 3篇陶涛
  • 2篇岑建农
  • 2篇陈艳
  • 2篇王元元
  • 2篇孙爱宁
  • 2篇崔庆亚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伏立康唑的药物基因组学及药物浓度监测在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唐晓文曲洪澜徐婷李正尹佳田孝鹏
二代测序检测克隆性基因突变对RUNX1-RUNX1T1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检测技术下的克隆性基因突变对第1次完全缓解(CR1)状态下接受高剂量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强化巩固治疗)的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R1状态下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79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因素及突变基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时间的影响。结果在79例患者中,检出C-KIT、FLT3、CEBPA、DNMT3A基因突变者分别为25例(31.6%)、6例(7.6%)、8例(8.9%)、1例(1.3%),其中C-KIT exon17及C-KIT exon8突变分别为19例(24.1%)、5例(6.3%),FLT3-ITD突变为5例(6.3%)。初诊白细胞计数越高,患者的OS时间越短(P=0.030),合并C-KIT exon17突变患者的OS时间(P=0.010)和DFS时间(P=0.006)明显缩短,合并FLT3-ITD基因突变患者的OS时间(P=0.048)和DFS时间(P=0.071)缩短。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C-KIT exon17和FLT3-ITD突变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在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中,C-KIT exon 17、FLT3-ITD基因突变提示预后较差,这将对细化患者危险度分层、个体化治疗、评估预后有指导意义。
于景秋薛胜利李正王隽王超储小玲撖荣陶涛邱桥成吴德沛
关键词:基因突变
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疑诊耐药菌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一2013年4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4例伴粒细胞缺乏疑诊耐药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予替加环素100mg负荷剂量,继以50mg12h一次维持剂量抗感染治疗,按用药情况分为单用替加环素组21例、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9例及初始即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14例,按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抗菌药物疗效标准评价其疗效,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44例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共治愈19例,治愈率为43.2%,治疗有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2.47d;单用替加环素、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初始即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47.6%、44.4%、35.7%;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分别占15.9%、13.6%、6.8%。结论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耐药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碳青霉烯类等广谱抗菌药物治疗3~5d无效,考虑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尽早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替加环素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
高苏李正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傅铮铮马骁韩悦陈苏宁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替加环素耐药菌中性粒细胞缺乏血液病
HA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再诱导治疗伴T315I突变的复发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2013年
患者,男,48岁,因“面黄、乏力1个月余,间断发热1周”于2011年1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1个月前出现面色发黄,自觉活动后乏力,未予重视,并有发热(1次,体温不详),未予治疗,体温自行降至正常,3d前因面黄乏力加重在外院查血常规:WBC8.64×109/L,HGB81g/L,PLT87×109/L;白细胞分类:原始细胞占0.37。入院后查体:贫血貌,右颌下触及一花生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无压痛,胸骨中下段压痛(+)。复查血常规:WBC9.44×109/L,HGB63g/L,PLT73×109儿;白细胞分类:原始+幼稚细胞〉0.61;骨髓象:原幼淋巴细胞占0.88,免疫分型为B淋系表达。
李正赵晔祁小飞仇惠英沈宏杰岑建农陈艳王元元张旭辉陈子兴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PH+白细胞分类复发HA
CQ1483一箭双星(CD19+CD22)CART细胞成功治疗TP53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患者1例
患者2016年11月12日因"牙龈出血5天"就诊于本院.查血常规示:WBC15.74×109/L,RBC2.87×10109/L,HGB91g/L,PLT13×109/L;血百分示原幼细胞68%;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活跃...
尹佳李正戴海萍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联合伊马替尼及化疗治疗EBF1-PDGFRB阳性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8年
摘要目的提高对EBF1-PDGFRB阳性费城染色体(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报道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EBF1-PDGFRB阳性Ph样ALL患者,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EBF1-PDGFRB融合基因,采用荧光原位杂交进行微小残留病监测。先后予化疗、伊马替尼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输注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初诊时骨髓标本经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EBF1-PDGFRB融合基因,经过综合治疗后PDGFRB重排持续阴性,至截稿前患者获得持续分子生物学缓解已22个月。结论联合化疗、CAR-T细胞输注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综合治疗能促进EBF1-PDGFRB阳性Ph样ALL患者获得持续深度分子生物学缓解。
戴海萍徐婷李正尹佳吴德沛唐晓文
关键词:基因融合受体
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伴稀有融合基因混合谱系白血病-AFX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
2013年
目的对1例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伴稀有融合基因混合谱系白血病(MLL)-AFX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确诊。方法骨髓涂片及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检测到稀有融合基因MLL—AFX的表达。结论该例患者为MDS转化伴稀有融合基因MLL-AFX的AML,患者预后差。
李正仇惠英张茜魏计锋祁小飞胡晓慧徐杨岑建农陈艳王元元陈子兴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髓细胞急性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血液病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血药浓度监测在侵袭性真菌病防治中的价值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型对血液病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并探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在侵袭性真菌病(IFD)防治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接受伏立康唑静脉注射的65例血液病合并IFD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焦磷酸测序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监测患者伏立康唑血清谷浓度。 结果65例患者中,CYP2C19基因型伏立康唑快代谢型30例,中代谢型33例,慢代谢型2例,将中代谢型与慢代谢型归于非快代谢型组。共检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169次,快代谢型组患者伏立康唑血清谷浓度明显低于非快代谢型组[0.98(0.38~2.08)mg/L对2.19(1.53~4.27)mg/L,z=10.286,P〈0.001]。26例伏立康唑平均血清谷浓度〈1.5 mg/L患者,其治疗失败率(50.0%)明显高于伏立康唑平均血清谷浓度≥1.5 mg/L患者(20.5%)(P=0.052)。5例伏立康唑平均血清谷浓度〉5.5 mg/L患者中,4例出现视觉障碍;60例伏立康唑平均血清谷浓度≤5.5 mg/L患者中,4例(6.1%)出现视觉障碍,1例(1.5%)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9,P=0.020)。 结论CYP2C19基因快代谢型患者伏立康唑血清谷浓度明显低于CYP2C19基因非快代谢型,恰当的伏立康唑血清谷浓度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降低抗真菌治疗的失败率。
曲洪澜曲洪澜郭丹丹徐婷李正尹佳田孝鹏朱霞明朱霞明缪丽燕吴德沛
关键词:伏立康唑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药浓度
克隆性基因突变对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CBF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血液病。合并CBFβ-MYH11融合基因的AML占成人AML的8%~10%,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2020)指南将此类AML归为低危组[1,2,3]。该融合基因由16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或相互易位形成,通过破坏核心结合因子(CBF)复合物阻断CBFα/β的转录功能,以阻断骨髓造血干细胞向成熟髓系、淋系细胞分化,协同促进增殖的关键靶基因的激活,"多步打击"导致AML的发生[3,4,5]。但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CBFβ-MYH11阳性AML患者复发率可达45%[6],这种结果可能与合并克隆性基因突变相关。不同基因突变与该人群预后的相关性仍需深入研究。基于二代测序(NGS)技术[7]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在AML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已被逐渐认识。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初次完全缓解(CR1)状态下接受高剂量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BFβ-MYH11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结果,评价克隆性基因突变的预后价值,以期更好地协助诊治,指导临床决策。
王隽薛胜利李正于景秋王超储小玲撖荣陶涛吴天梅王斌儒万超玲邱桥成鲍协炳吴德沛
关键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臂间倒位基因突变
突触后密度蛋白家族成员Homer3在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的功能研究
目的:Homer蛋白家族是一类突触后密度蛋白,它包括三种亚型(Homer1、Homer2、Homer3).研究发现Homer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出现了异常的表达.本...
李正仇惠英吴德沛祁小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