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海怀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翻译
  • 3篇文化
  • 2篇日语
  • 2篇诗歌
  • 1篇德富苏峰
  • 1篇修辞
  • 1篇修辞角度
  • 1篇修宪
  • 1篇谚语
  • 1篇意象
  • 1篇译学
  • 1篇舆情
  • 1篇语言
  • 1篇正常化
  • 1篇中国诗歌
  • 1篇日文
  • 1篇声词
  • 1篇诗歌意象
  • 1篇特质
  • 1篇拟声

机构

  • 8篇华侨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杜海怀
  • 1篇卓南生

传媒

  • 3篇日语知识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新闻与传播评...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议日本汉文训读法翻译中国诗歌的局限性被引量:2
2008年
汉文训读法是汉诗日译的主要形式。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汉诗集,包括初中、高中的《国语》课本中所选用的汉诗,都是以汉文训读法的翻译形式出现。但是,训读法在汉字的配读、句法结构的转换、诗歌意象的再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杜海怀
关键词:诗歌意象
中日谚语在翻译时的差异被引量:1
2003年
文化表征着传统和信仰,我们一出生就浸润其中.我们的一切行为,包括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因此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而翻译的方法与特定的技巧探讨也必须建立在对文化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对其国、其地区的语言活动、语言行为特征的探索与总结,我们不仅可以弄清楚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不同,而且还能发现深层的文化上的差异.并认识其文化特质,从而达到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和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本文拟就在翻译中、日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化的相同和不同点作一初步的分析和探讨.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涉及其中的谚语翻译.
杜海怀
关键词:谚语翻译汉语日语文化
“日本近代化模式”及其官制“舆情”走向被引量:2
2018年
201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相对于"明治维新百年祭"(1968年)日本政府的高调庆祝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今年的日本官方显得格外低调。但在这种低调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日本当局紧锣密鼓的修宪路线。回顾半个世纪前日本当局主导"明治维新百年祭"的背景与论争,以及当时佐藤内阁对"反战阵营"采取的长期分化策略发现,今日"日本近代化模式成功论"的死灰复燃事出有因。日本政府有通过鼓吹"日本近代化模式"的成功来侧面肯定日本近代史,包括其侵略亚洲的轨迹的用心。日本某些学界人士对"ABCD包围圈论""近代超克论"在内的战前理论的重新包装与提倡、再生产、甚至于"出口转内销"的现象,揭露了"亚细亚主义"的真相与遗毒,昭示任何源自东京的"亚细亚主义"其本质都离不开"日本乃亚洲盟主"的结论框架。只要日本人不放弃二战前的史观,日本与亚洲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的差距与其说在缩小,不如说正在日益扩大。当前日本政府存在低调中不低调的政治日程与"舆情"走向。
卓南生杜海怀
关键词:明治维新修宪
浅谈日本澡堂文化被引量:1
2009年
日本的澡堂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它在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澡堂和温泉的背后隐藏着日本人少为人知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本文从澡堂的由来、澡堂自古与寺庙和妓院之间的联系以及现代澡堂的发展等多个角度加以论述,揭示了日本人特有的思想和观念。并且进行了相应的中日文化差异的对比。
杜海怀
关键词:温泉外交策略
廖承志、池田大作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被引量:4
2008年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进程,廖承志作为中国政府对日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在发展中日友好和推动两国关系在官方和民间两个层次上同时发展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同时,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是日本对华友好人士长期努力的结果,其中,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的贡献尤为突出。池田大作创办创价大学,成立公明党,关键时刻发表了"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为日本朝野指明了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廖承志、池田大作依然为中日友好事业奋斗不息。
杜海怀
关键词:池田大作中日邦交正常化
从修辞角度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被引量:6
2003年
日语的拟声词、拟态词为数众多,且使用的频率极高.可以说掌握拟声、拟态词是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人的思想感情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小文想在此讨论一下拟声、拟态词汉译时的几种基本模式.
杜海怀
关键词:修辞角度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翻译
汉文训读法的翻译学思考
2009年
作为汉诗日译的主要形式,汉文训读法是否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翻译?本文站在现代翻译学的立场,就汉文训读法的汉字配读、句法结构转换、诗歌翻译的意象再现等问题,来重新审视汉文训读法的局限性与问题之所在。
杜海怀
关键词:翻译学诗歌
1900-1930年访台日本知识分子的“台湾观”研究
日本占据台湾后,1900-1930年间,其殖民地施政饱受日本国内政要的质疑,一度“将台湾卖与法国”的言论甚嚣尘上。为扭转舆论,“台湾总督府”有计划地推动日本知识分子访台,出动各级殖民地官厅协助其完成台湾调查,并鼓励其书写...
杜海怀
关键词:德富苏峰
白鱼与凝脂──从美女描述看中日文化差异
2001年
一 翻开<日本风情入门>这本书的第一页,便可见到这样一段文字叙述: "日本四面临海,陆地面积狭小,从山顶注入大海的川流湍急.在清流处,可钓到香鱼及其它鱼类."
杜海怀
关键词:中日文化谜底文字叙述
语言与文化特质之间的翻译被引量:2
2009年
语言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异文化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的转化。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文化的特质。要在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等的基础上贴切翻译,并需要尽量克服将目的语放在母语的语言背景下考虑。本文从语言、文化、翻译三者的角度就中、日、英在表示饮食动作动词和俗语翻译两方面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
杜海怀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特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