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水泥土
  • 2篇铁路
  • 2篇铁路路基
  • 2篇路基
  • 2篇灌注桩
  • 2篇反射波法
  • 2篇反射波法检测
  • 2篇波法
  • 1篇低频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承载
  • 1篇地基承载力
  • 1篇压强度
  • 1篇载力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区
  • 1篇速率
  • 1篇隧道
  • 1篇喷风
  • 1篇桥梁

机构

  • 5篇中铁二院工程...

作者

  • 5篇杨文杰
  • 5篇常聚友
  • 2篇龚学智
  • 2篇尹全勇
  • 2篇曾杨
  • 2篇刘志军
  • 2篇杜善波
  • 1篇王光权
  • 1篇龚兴耀
  • 1篇刘德伟
  • 1篇刘鑫

传媒

  • 3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铁路技术创新
  • 1篇全国铁路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隧道排水盲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目的:隧道排水盲管的堵塞,其原因一直没有研究透彻,导致隧道二衬混凝土薄弱处渗水及坍落,严重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由此就隧道排水盲管的堵塞原因以及如何控制隧道排水盲管堵塞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隧道排水盲管的堵塞物主要来源于隧道岩溶通道、节理面、层理面中,是石灰岩与水产生重质CaCO_(3)等的初期结晶细颗粒白色粉末,并受围岩水力而汇集,且量较多;次要来源为隧道掘进爆破和锚杆施工,贴附在隧道围岩裂缝和表面的细颗粒白色粉末、有喷射混凝土内部生成析出的细颗粒白色粉末,也受围岩水力而汇集,且量较少;(2)隧道围岩不是石灰岩类岩层,而排水盲管内出现细颗粒白色粉末,它主要来源于喷射混凝土内;(3)在隧道围岩水力作用下,与所有细颗粒白色粉末混合成混合水,一部分经围岩直通排水管出口、另一部分穿过喷射混凝土透水层汇集于排水盲管;(4)由于排水盲眼直径较小,排出混合水的速率减小,白色粉末沉淀,使排水盲管排泄不顺畅形成堵塞;(5)预防办法有:采用隧道掘进爆破孔注水法、高压喷风法、专用排水通道、增大盲眼和盲管直径、增加排水盲管出口、排水盲管外面不宜裹土工布、重视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6)混合水排出排水盲管至出口的速率要与汇入排水盲管前端的速率相同;(7)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公路等领域的隧道掘进预防盲管堵塞施工研究提供参考。
常聚友刘祥张新平杨向荣赵钟杨文杰
关键词:隧道速率
反射波法检测软土地区灌注桩的完整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目的:某软土地区新建铁路桥梁灌注桩,其完整性采用反射波法检测。依据反射波法检测的缺陷异常特征判断的不合格桩,进行钻芯及开挖验证,发现其缺陷性质特征分别为缩径、露筋、夹泥、沉渣等,本文就反射波缺陷异常特征与缺陷性质特征的关系展开研究,为不合格桩进行工程处理确定方案,并分析原因改进施工措施,使所有灌注桩一次施工均达到Ⅰ类合格桩。研究结论:(1)软土地区灌注桩施工时受地下水影响,个别桩易成缺陷桩,采用反射波法检测其桩完整性,应取得反射波的低频和高频曲线,其低频反射波曲线反映桩底明显,高频反射波曲线反映桩上部明显;(2)根据反射波曲线形态和反射波速度数值,结合地质分析成孔时粉土易塌孔,灌注混凝土时粉土塌孔处易扩径,扩径上方易缩径露筋,相对应桩中心范围混凝土较致密且为明显缺陷桩,以及严重塌孔且桩中心范围夹泥呈现断桩为严重缺陷桩;(3)应采取相应的工程预防措施,加强施工过程控制;(4)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公路等领域软土地区反射波法检测桥梁灌注桩的完整性研究提供参考。
常聚友王光权杨文杰刘鑫
关键词:完整性
铁路路基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检测研究
@@某铁路路基多采用水泥土湿法搅拌桩,如何检测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应与地质、施工紧密结合,认真研究对其桩的各个检测方法,选择最佳检测方法达到对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的正确判断。
常聚友尹全勇刘志军杜善波杨文杰曾杨龚学智
关键词:铁路路基
文献传递
铁路路基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检测研究
2010年
正1问题的提出某铁路路基多采用水泥土湿法搅拌桩,如何检测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应与地质、施工紧密结合,认真研究对其桩的各个检测方法,选择最佳检测方法达到对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的正确判断。
常聚友尹全勇刘志军杜善波杨文杰曾杨龚学智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铁路路基桩质量检测抗压强度试验
反射波法检测桥梁灌注桩的桩底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研究目的:我国南方在建的某高速铁路桥梁灌注桩,其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反射波法,按《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19)4.4.5条文说明:柱桩(端承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摩擦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正相位;而现场所测嵌岩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有反相位也有正相位、摩擦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有正相位也有反相位,由此对其桩底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灌注桩施工应严格按端承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 mm、摩擦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0 mm实施;(2)用抗压强度P替代波阻抗ρVA进行分析,当桩体抗压强度P1大于桩底岩土抗压强度P2,其桩底反射波曲线呈正向特征,反之呈反向特征;(3)嵌岩桩采用冲击法施工,桩底直径不变;摩擦桩采用反循环法或正循环法施工,桩底直径变扩;(4)冲击法施工的桩长不变,反循环法和正循环法施工的桩长要超长1.5 m;(5)灌注桩反射波速与钻芯芯样反射波速一致;(6)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公路等领域桥梁灌注桩的桩底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常聚友汪文强杨文杰刘德伟谭屹龚兴耀
关键词:摩擦桩反射波法芯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