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曦鹏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泡动力学
  • 2篇汽泡
  • 2篇汽泡动力学
  • 2篇微槽
  • 2篇脉冲加热
  • 2篇换热
  • 2篇核态沸腾
  • 2篇PDMS
  • 2篇值模拟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射流
  • 1篇气泡聚并
  • 1篇汽泡生长
  • 1篇汽泡脱离
  • 1篇氢气泄漏
  • 1篇热传递
  • 1篇热流密度
  • 1篇热系数
  • 1篇微槽道

机构

  • 7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林曦鹏
  • 6篇柯道友
  • 3篇毕景良
  • 1篇李雪芳
  • 1篇王雨佳
  • 1篇罗喆
  • 1篇王颢杰
  • 1篇黄润华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2007年传...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核态沸腾中汽泡动力学及传热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汽泡的传热及生长特性研究对于揭示核态沸腾的机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核态沸腾中汽泡生长及运动现象进行实验观测,并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汽泡一个生长周期不同阶段的热流密度的方法。在不同的过冷度及壁面温度条件下,观测了汽泡的生长、周期性滑移、颈化和脱离现象。计算并绘制出不同条件下一个汽泡生长周期内的热流密度曲线,与汽泡图片相对应,分析并讨论了造成这些现象的机理。
毕景良柯道友林曦鹏
关键词:汽泡生长汽泡脱离热流密度
微通道局部加热气泡动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实验研究了在水平放置的低高宽比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微槽道(300μm×60μm)内的局部位置给予恒定热流密度条件下气泡的核化沸腾、生长和运动情况,实验中的工质采用FC-72,并用真空泵抽至室温下的饱和气压。研究发现微通道内起始沸腾需要比常规槽道更大的壁面过热度,液体流量和加热速率对气泡的生长和运动有很大的影响。
林曦鹏柯道友王颢杰黄润华罗喆
关键词:气泡动力学
PDMS微槽道内微加热片表面流动沸腾特性研究
微机电技术特别是MEMS加工技术的发展为微尺度相变换热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微通道或受限空间内可控微气泡的快速核化、生长和塌陷产生的驱动力已经被应用于热喷墨打印、气泡微泵、微阀以及微混合器等器件的设计中,对建造生物微分...
林曦鹏
关键词:脉冲加热
文献传递
高压氢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4年
氢气从高压储存系统的泄漏将在出口外形成高压、欠膨胀射流,并形成被称为马赫盘的激波结构。本文利用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模拟了储存压力为10 MPa和20 MPa的高压氢气通过直径为1 mm的小孔向周围环境泄漏的问题,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黏性阻力,气流通过马赫盘后的速度低于理论计算的速度,马赫盘下游沿径向的气流参数分布并不均匀。氢气沿射流中心线的浓度分布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模拟还得到了不同滞止压力下氢气的最低可燃轮廓和泄漏出口外的危险区域范围。
李雪芳毕景良林曦鹏柯道友王雨佳
过冷池沸腾中气泡聚并对壁面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该文实验研究了气泡聚并对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在恒壁温的边界条件下,利用微加热器阵列加热液态FC-72产生气泡,同时利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测量特定区域的热流密度。由于气泡之间液体层的蒸发和气泡聚并后产生的振荡,沸腾过程中发生气泡聚并时热流密度的波动远强于加热表面仅有单气泡生成时的情形。与单气泡成核相比,气泡聚并所产生的振荡提高了加热表面的再润湿频率,从而显著增加了平均传热。观测还表明,由于气泡之间的液体层被仍处于惯性生长阶段的气泡推离,气泡聚并速度非常快时并不会伴随热流量的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当无量纲的聚并数Ncoal>0.2时,气泡聚并能够增强换热;反之,当Ncoal<0.2时,气泡聚并则会减弱换热。
Abdoulaye Coulibaly林曦鹏毕景良柯道友
关键词:气泡动力学气泡聚并热传递池沸腾
微槽脉冲加热流动沸腾中气泡的核化和生长
2013年
实验研究了脉冲加热条件下PDMS玻璃微槽(300μm×60μm)内FC-72液体的流动沸腾现象,通过研究单个气泡的核化,生长和塌陷来了解微槽内脉冲加热沸腾的机理.核态沸腾发生在加热开始后的一段时间,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沸腾起始的过热度从84.9℃到91.2℃变化,在脉冲加热结束以后液体蒸发仍在继续直到加热片温度降低到92.0℃左右.由于微槽的高宽比非常小,快速生长的气泡迅速覆盖整个微加热片并向上下游扩展导致了加热片的传热恶化.当长气泡被往下游推离加热片上方区域后,一个连接长气泡的薄蒸汽膜将覆盖在加热片上,同时换热效果比气泡覆盖加热片时大幅增加.
林曦鹏柯道友
关键词:脉冲加热
数值模拟方法完善经典汽泡动力学模型
本文在经典汽泡动力学的基础上,重新考虑被简化了的外部条件,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求解,研究表面张力附加的压强以及蒸汽与气泡表面之间换热系数对汽泡生长过程的影响。
林曦鹏柯道友
关键词:核态沸腾数值模拟换热系数汽泡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