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芳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氢气泄漏
  • 2篇射流
  • 1篇实际气体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氢气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模型
  • 1篇热流密度
  • 1篇理想气体
  • 1篇理想气体模型
  • 1篇可燃
  • 1篇换热
  • 1篇过冷沸腾
  • 1篇沸腾换热
  • 1篇CFD
  • 1篇CFD模拟
  • 1篇传热
  • 1篇NOBLE
  • 1篇ABEL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作者

  • 4篇柯道友
  • 4篇李雪芳
  • 4篇毕景良
  • 1篇黄彦平
  • 1篇林曦鹏
  • 1篇王雨佳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压氢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4年
氢气从高压储存系统的泄漏将在出口外形成高压、欠膨胀射流,并形成被称为马赫盘的激波结构。本文利用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模拟了储存压力为10 MPa和20 MPa的高压氢气通过直径为1 mm的小孔向周围环境泄漏的问题,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黏性阻力,气流通过马赫盘后的速度低于理论计算的速度,马赫盘下游沿径向的气流参数分布并不均匀。氢气沿射流中心线的浓度分布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模拟还得到了不同滞止压力下氢气的最低可燃轮廓和泄漏出口外的危险区域范围。
李雪芳毕景良林曦鹏柯道友王雨佳
高压氢气储存系统泄漏的热力学模型被引量:8
2013年
高压氢气储存系统泄漏的实验设计和模拟都需要了解泄漏过程中储罐内滞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泄漏出口处气流的物性。针对高压氢气从储罐泄漏的问题,本文建立了2种描述整个泄漏过程中滞止参数变化及出口流量变化的热力学模型: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想气体模型和基于Abel-Noble状态方程的数值计算模型。这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由于高压下气体的行为会偏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预测的结果,实际滞止温度和滞止压力的降低速度要大于理想气体假设下的降低速度。
李雪芳毕景良柯道友
关键词:氢气泄漏理想气体模型实际气体
液体过冷度对沸腾换热中汽泡合并及传热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对三种过冷度下,微尺度加热片阵列上的沸腾换热现象做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两组核化点,每个核化点包含12个大小约为0.1 mm×0.1 mm的微型加热片。利用高速摄像技术从汽泡的底部对汽泡生长及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并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记录不同加热片热流密度.实验探究了不同过冷度下的汽泡合并现象,以及对应的汽泡直径变化规律、汽泡脱离频率和热流密度曲线。文章分析了不同的合并现象并探究了过冷度对沸腾传热的影响。
毕景良李雪芳柯道友黄彦平
关键词:过冷沸腾热流密度
氢气泄漏过程的理论模型计算及CFD模拟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Fluent数值模型虽然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氢气泄漏后的扩散和运动规律,但是建模及计算时间较长。提出一种新型理论模型,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预测氢气泄漏的扩散和运动规律,适用于应急处理。为了探究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还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的CFD模型进行计算。对不同尺寸泄漏口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种射流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氢气泄漏时射流轮廓及摩尔分数分布,预测了基于可燃极限计算的储罐周围的安全区域。比较了氢气射流的理论模型和CFD模型计算结果,并且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吻合度很好。研究还发现Froude数较高的射流是动量控制的射流;而较低情况下有射流很强的浮升力效应,氢气的摩尔分数下降速率加快。
柯道友毕景良李雪芳
关键词:氢气泄漏CFD射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