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脏
  • 10篇起搏
  • 9篇再同步
  • 8篇心脏再同步
  • 8篇血管
  • 6篇心血管
  • 6篇植入
  • 5篇心律
  • 5篇心血管病
  • 5篇心血管病学
  • 5篇血管病
  • 5篇血管病学
  • 5篇起搏器
  • 4篇心脏再同步化
  • 4篇心脏再同步化...
  • 4篇心脏再同步治...
  • 4篇再同步化
  • 4篇再同步化治疗
  • 4篇再同步治疗
  • 4篇植入型

机构

  • 28篇复旦大学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28篇梁义秀
  • 24篇宿燕岗
  • 11篇葛均波
  • 8篇汪菁峰
  • 6篇王蔚
  • 6篇柏瑾
  • 5篇秦胜梅
  • 4篇潘文志
  • 3篇王青青
  • 2篇巩雪
  • 2篇陈学颖
  • 1篇戴宇翔
  • 1篇龚惠
  • 1篇周达新
  • 1篇熊萍
  • 1篇舒先红
  • 1篇张源
  • 1篇陈海燕
  • 1篇曾蒙苏
  • 1篇沈志云

传媒

  • 7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大众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2018年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微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有2种:Nanostim^(TM)和Micra^(TM),前者采用主动螺旋固定装置,后者采用被动倒钩状固定装置。间接对照结果表明无导线起搏器可显著降低气胸、锁骨下静脉血栓或阻塞、导线断裂磨损、囊袋感染等并发症,但增加心脏穿孔及股静脉血管相关并发症。微型无导线起搏器与皮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联合应用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目前微型无导线起搏器适应证较局限,费用昂贵是其主要不足。
汪菁峰梁义秀宿燕岗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起搏器
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单中心植入现状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研究单中心磁共振(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植入现状.方法 入选2016年9月至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新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采用问卷形式对272例患者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进行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选择意愿调查并分析原因,同时收集本中心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植入数量、植入后行MRI检查次数、部位及检查前后起搏器参数对比.结果 ①272例患者中96例患者(35.3%)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和导线),132例患者(48.5%)选择普通心脏起搏器,44例患者(16.2%)选择MRI兼容起搏导线+非MRI兼容普通脉冲发生器.272例中有176例患者(64.7%)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前未做过MRI检查;②96例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有52例(54.2%)这样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原因在于既往做过MRI检查;③272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对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最关注的是安全和价格(分别为132例和92例,占48.5%和33.8%);而176例未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原因是认为以后做MRI检查的可能性很小及认为价格相对昂贵(分别为80例和60例,占45.5%和34.1%);④272例患者中122例(44.9%)认为MRI兼容心脏起搏器价格比普通心脏起搏器价格高2万元以内可以接受;⑤与选择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相比,44例选择植入MRI兼容起搏导线+非MRI兼容普通脉冲发生器的患者相对年轻[(72.6±12.6)岁对(63.2±8.0)岁,P=0.027],医保比例低(70.8%对36.1%,P=0.048),既往做过MRI检查的比例低(50.0%对16.9%,P=0.029),其中40例患者(90.9%)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以后更换时可以多一种选择;⑥对本中心已植入的225例MRI兼容心脏起搏器患者,中位随访期7.2个月,共行MRI检查13例(5.8%),检查前后测定起搏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中心实际选择MRI兼容起搏器和术后真正实施MRI检查的患者比例与国外�
陈学颖柏瑾王蔚秦胜梅汪菁峰梁义秀曾蒙苏宿燕岗
关键词:磁共振心脏起搏器
慢性心衰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及其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慢性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发生率高,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her defibrillator,ICD)是有效预防SCD的措施。多个学会已制定了ICD一级预防的适应证。国内ICD作为SCD一级预防的植入数量有限,原因复杂。应继续加强适应证的推广和执行力度,提高大众对SCD的了解,至少对更高危的SCD患者(一级预防适应证+晕厥或晕厥前兆或更低的左室射血分数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博)应使用ICD进行SCD的预防。
宿燕岗梁义秀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ICD
2017 ACC/AHA/HRS指南解读:晕厥患者的评估和管理
晕厥(syncope)是由于一过性全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特征为发生迅速、持续时间短暂并且能够自行完全恢复.T-LOC是一种临床综...
梁义秀宿燕岗
关键词:晕厥长期预后
噪音反转工作原理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预防肌电位、远场信号干扰等导致心室脉冲发放受抑制,现代起搏器均设置了噪音反转这一保护功能。然而噪音干扰并非常见现象,各公司产品噪音反转的算法差别亦较大。一方面,噪音反转未必一定发生于噪音干扰时;另一方面,噪音干扰时即或启动噪音反转,仍有可能出现长RR间期。了解噪音反转工作模式,才能正确解读起搏心电图。
汪菁峰梁义秀宿燕岗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器
以NUP35基因和或以NUP35蛋白作为作用靶点的物质的应用及组合物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以NUP35基因和/或以NUP35蛋白作为作用靶点的物质的应用及组合物,以NUP35基因作为作用靶点的物质是能够提高NUP35基因活性和/或表达量的促进剂或NUP35重组蛋白或NUP35蛋...
潘磊梁义秀汪菁峰宿燕岗葛均波
无导线起搏器——你知道多少?被引量:1
2014年
传统心脏起搏器的导线(及囊袋)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促使无导线起搏器的研制与发展。目前已有三种无导线起搏器研制成功,包括超声能量介导的无导线起搏器、磁传导介导的无导线起搏器和微型无导线起搏器。特别是由于其简易、微创与无需囊袋,微型无导线起搏器近年来发展迅猛并已成功商业化。可以预计无导线技术前景广阔,并将在未来起搏器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梁义秀宿燕岗
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术后的随访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比心脏性猝死(SCD)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生存与适当治疗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于本院行ICD或带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D)植入术的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ICD保存的室性心律失常与治疗数据,对比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组间生存与ICD适当治疗,并寻找ICD术后生存和ICD适当治疗的预测因素。结果入选124例患者,一级预防组63例,二级预防组61例,中位随访时间300天。共有12例患者死亡(9.6%),其中一级预防组7例(11.1%),二级预防组5例(8.2%),组间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95)。术前log(NT-proBNP)是术后生存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HR=8.81,P=0.047)。共有24例患者接受过ICD适当治疗(19.4%),组间术后ICD适当治疗曲线存在显著差异(P=0.014)。QRS波时限(QRSd)是术后ICD适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4,P=0.020)。QRSd≥120 ms的患者中二级预防组患者更早接受ICD适当治疗(P=0.027),QRSd<120 ms的患者中组间首次ICD适当治疗时间无差异(P=0.242)。结论因SC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植入ICD患者在术后生存无显著差异;二级预防较一级预防患者更早接受ICD适当治疗,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术前QRSd≥120 ms的患者。
梁义秀宿燕岗潘文志柏瑾王蔚秦胜梅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心脏性猝死
2015年《HRS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远程询问与监测专家共识》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自2008年心律学会(HRS)/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监测的专家共识》以来,新型植入设备和新的监测手段不断更新。大量涌现具有数据远程传输能力的装置为开展远程监测(remotemonitoring,RM)带来了可能,关于RM的研究证据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HRS近期组织专家原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撰写了2015年《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远程询问与监测专家共识》(《共识》)。
宿燕岗梁义秀
关键词:远程监测植入型心血管HRS器械询问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的费用-效果分析
2014年
过去十余年间,数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一级预防),ICD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ICD价格昂贵,而且在后期随访与更换中会产生大量费用,这些费用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容小觑.本文拟从费用-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的角度,对ICD做一经济评估.
梁义秀宿燕岗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费用-效果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对照试验ICD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