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琼 作品数:84 被引量:30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福建省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 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首次发现了福建省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分别为齿鳞草(Lathraea japonica Miq.)、无翅参薯(Dioscorea exalata C.T.Ting&M.C.Chang)、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岳麓紫菀(Aster sinianus Hand.-Mazz.)、东方藨草(Scirpus orientalis Ohwi)和少花紫珠(Callicarpa pauciflora Chun ex H.T.Chang),其中齿鳞草所在的齿鳞草属(Lathraea L.)为福建新记录属。上述新记录的凭证标本存放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 顾子霞 董晓宇 梁珆硕 褚晓芳 张明霞 汪琼一种采花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花机器人,包括底盘装置、机械平台和机械臂装置;所述机械平台安装在底盘装置上,底盘装置包括底盘,以及设于底盘表面且能自动调节机械平台倾角的调节装置和设于底盘底部的轮组系统;机械平台包括平台支架和设于平台支... 巩卓成 桑一男 徐增莱 汪琼 唐海涛 葛海涛一种莓茶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染布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染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染布中的应用。所述农业废弃物植物染料的植物原料包括莓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水蓼茎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植物原料混合,经过酶解,醇提,浓缩,层析... 汪琼 徐增莱 陈咏梅薯蓣皂苷水解微生物的筛选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筛选可水解薯蓣皂苷的微生物。方法:从盾叶薯蓣根茎表面、根际土壤、叶片及根茎内筛选可降解薯蓣皂苷得皂苷元的菌株,薯蓣皂苷元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结果:筛选得到水解薯蓣皂苷的微生物,经鉴定分别属于曲霉属和交链孢属,并对其中一株菌的产酶特性和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筛选菌株分泌的薯蓣皂苷水解酶,可水解薯蓣皂苷得到皂苷元。 赵玉婷 徐增莱 戴传超 汤兴利 夏冰 汪琼关键词:薯蓣皂苷 薯蓣皂苷元 水解 微生物 木瓜籽毛油精炼条件筛选及其理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以磷脂含量为指标对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籽毛油水化脱胶过程中脱胶剂种类、脱胶剂添加量、脱胶时间、加水量和脱胶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脱胶时间、加水量和脱胶温度进行L9(33)正交实验;以酸价为指标对碱炼脱酸过程中的碱液(Na OH溶液)浓度、碱炼温度和超碱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并比较了毛油、脱胶油、脱酸油和精炼油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木瓜籽毛油水化脱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脱胶剂种类(包括柠檬酸、草酸和蒸馏水)、脱胶剂添加量(质量分数0.1%-0.5%)、脱胶时间(10-70 min)、加水量(质量分数1%-6%)和脱胶温度(65℃-85℃),毛油中的磷脂含量均有明显差异;而碱炼脱酸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碱液浓度(质量分数6%-14%)、碱炼温度(40℃-80℃)和超碱用量(质量分数0.15%-0.40%),毛油酸价也有明显变化。总体上看,木瓜籽毛油水化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添加质量分数0.2%柠檬酸为脱胶剂、脱胶温度75℃、加水量为质量分数4%、脱胶时间50 min;碱炼脱酸的适宜条件为碱液浓度为质量分数12%、碱炼温度80℃、超碱用量为质量分数0.30%。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毛油相比,脱胶油、脱酸油和精炼油的碘值略升高但差异不明显、过氧化值明显升高、磷脂含量和皂化值均明显下降,而脱酸油和精炼油的酸价也明显下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脱胶、脱酸、水洗干燥一系列过程后获得的木瓜籽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基本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杨海月 徐增莱 晏艳 于金平 顾战省 汪琼关键词:水化脱胶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冬虫夏草及其混伪品的性状鉴定 目的:从性状出发,对正品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进行归纳区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观察虫草类的虫体及子座。结果: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可从子座形态、虫体气门的排列方式和虫体颜色、虫体胸腹之间消化道残迹的形状等的特征来鉴定... 汪琼 徐增莱 吕晔关键词:冬虫夏草 正品 混淆品 四倍体和二倍体盾叶薯蓣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受性分析 2008年 Flowering process of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was observed,and pollen viability and stigma receptivity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of D.zingiberensis were also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her of D.zingiberensis had opened before male flower bloomed.Pollen viability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was 59.7% and 74.9% respectively during flowering beginning period,and pollen viability was high in 24 h of flowering but reduced quickly after 36 h.Stigmas of tetraploidy and diploidy maintained a high receptivity in 24 h of flowering and then descended quickly,a part of stigmas of tetraploidy lost the receptivity after flowered 60 h. 赵猛 徐增莱 汪琼 史云云 贾成森关键词:盾叶薯蓣 四倍体 二倍体 花粉活力 植物靛蓝的质量分析与评价 2022年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32个靛蓝样品中的靛蓝含量进行了测定,将该方法与HPLC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对比,并对32个样品中的靛蓝含量及其与产靛植物的种类和制备工艺等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2个样品中的靛蓝含量为0.34%~8.69%,采用湿法工艺得到的样品中靛蓝含量明显高于干法工艺,湿法工艺下不同植物样品中靛蓝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inn.)、板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Kuntze]、蓼蓝[Persicaria tinctoria(Aiton)Spach]、菘蓝(Isatis tinctoria Linn.)。分光光度法测得的靛蓝含量比HPLC法的高0.03%~0.52%,高锰酸钾滴定法仅适用于纯度较高的合成靛蓝样品的含量测定。综上所述,分光光度法测量快速、准确,可用于染料和药品等行业的快速检测;采用湿法工艺得到的样品中靛蓝含量较高,制靛过程中加入石灰的量以及产靛植物的种类对样品中靛蓝含量有较大影响。 柳成航 徐增莱 李冬玲 郑玉红 汪琼 储力群关键词:植物靛蓝 分光光度法 中国传统植物染料 翟恒华 马丽 王松凤 徐增来 汪琼光皮木瓜果皮和果肉香气成分分析及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深入了解光皮木瓜的香气特征并扩大其开发利用途径,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光皮木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果皮挥发油中检出了118种组分,鉴别出了43种成分,主要为醛类和酯类,是光皮木瓜香气主要成分。此外金合欢烯、β-紫罗兰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组分也对光皮木瓜的香气也有重要贡献。光皮木瓜果肉挥发油中检出了68种组分,鉴定出了30种成分。与光皮木瓜果皮挥发油相比,酯类成分含量较低,而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产物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醇以及反-和顺-茶螺烷的含量大大增加,这赋予了果肉与果皮截然不同的香气。 廖恩慧 汪远斌 商国楚 夏恩艳 司瑀 柳成航 汪琼关键词:光皮木瓜 果皮 果肉 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