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尤龙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针刺颈夹脊穴,对照组给予口服麦咖片。结果:经12周治疗,结束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 徐红梁清马磊范亚彪熊尤龙徐晓明董黎
- 关键词:偏头痛针灸疗法
- 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在小鼠结肠炎模型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关键作用,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肠黏膜免疫细胞方面。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在模拟人类UC的小鼠DSS结肠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饮用5%DSS溶液7 d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实验过程中每天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于第8 d处死小鼠,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IL-1β含量;分离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以CD3/CD28单抗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并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h1、Th17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F4/80+CD11b+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内Th1、Th17细胞因子表达。结果:结肠炎模型组DAI随实验进程而逐渐增加,于第7 d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浸润增加(P<0.001),淋巴细胞IL-17A分泌水平显著增高(P<0.05),IFN-γ分泌水平亦呈增高趋势(P>0.05),CD4+T细胞内IL-17A、IFN-γ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过度激活可能通过释放效应细胞因子诱导巨噬细胞等浸润、活化,参与介导小鼠DSS结肠炎模型的肠黏膜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
- 万春平熊尤龙祁燕杨会军郑喜王华宁
- 关键词:结肠炎肠系膜淋巴结TH17细胞TH1细胞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