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五洲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体外冲击波
  • 8篇干细胞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骨髓间充质干...
  • 7篇充质干细胞
  • 5篇细胞
  • 4篇人骨髓
  • 4篇人骨髓间充质...
  • 4篇成人骨髓
  • 4篇成人骨髓间充...
  • 3篇体外冲击波疗...
  • 3篇骨不连
  • 3篇骨髓
  • 3篇骨折
  • 2篇调节激酶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调节
  • 2篇信号调节激酶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机构

  • 8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部队

作者

  • 10篇王五洲
  • 9篇邢更彦
  • 5篇姜川
  • 5篇白晓东
  • 2篇李冰
  • 2篇翟磊
  • 2篇江明
  • 1篇井茹芳
  • 1篇叶启彬
  • 1篇匡正达
  • 1篇周安全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第一届《中华...

年份

  • 1篇2008
  • 9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冲击波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活性因子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在成功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基础上,研究体外冲击波(ESW)干预对hMSCs增殖分化及成骨活性因子和酶联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ESW促进成骨过程中MAPK酶偶联信号通路的状态,为揭示ESW...
王五洲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文献传递
体外冲击波干预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确定冲击波(ESW)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及体外干预的最佳能量等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hMSCs;体外培养成功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确定ESW干预的合适剂量;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预后hMSCs形态、贴壁率和倍增时间等变化,并应用酶细胞化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的变化。结果5kV(100次)的体外冲击波可以明显促进hMSCs的生长(P<0.01)。干预后的hMSCs贴壁率升高,倍增时间缩短,增殖分裂加快,ALP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干预能够提高hMSCs的增殖及成骨活性;5kV(100次)左右是其最佳能量。
王五洲邢更彦井茹芳匡正达姜川周安全杨增前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冲击波干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IGF-Ⅰ和TGF-β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和测得理想冲击波(ESW)干预能量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后成骨活性因子IGFⅠ和TGFβ1表达,探讨其促进成骨作用。[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1P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计数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ESW干预后的第3代细胞IGFⅠ染色,胞浆及胞核中出现大量黄色棕黄色颗粒,对照组无明显着色;第7代干预组IGFⅠ呈强阳性(87.9%);TGFβ1出现较晚,第9代细胞TGFβ1阳性率为72.2%,随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ESW干预能够提高hMSCs增殖活性,IGFⅠ和TGFβ1等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表达是体外冲击波促进hMSCs成骨活动的适时信号和有力证据。
王五洲邢更彦叶启彬白晓东姜川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髓芯减压并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其疗效观察。方法根据ARCO分期,选取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19例,其中I期8例,II期6例,III期5例,在实施髓芯减压术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经1年随访及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坏死体积由31.88%降至13.18%,Harris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髓芯减压并自体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王五洲邢更彦张可超麻立刚白晓东李冰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干细胞移植
冲击波疗法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Therapy,ESWT)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为治疗...
邢更彦王五洲翟磊李冰江明白晓东姜川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骨不连
冲击波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不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自体MSCs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7例(观察组)骨不连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并与同期只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每4周复查患肢X线片,9个月后比较愈合率和平均愈合时间。结果2组骨不连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观察到新生骨痂的形成,其中对尺桡骨骨折不连接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胫骨骨不连疗效较差;观察组临床治愈率(88.2%)高于对照组(80.6%);干细胞移植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5.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成骨,结合冲击波的微动力学刺激,可以加速骨痂的形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王五洲邢更彦张可超张瑞强白晓东
关键词:骨折骨不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冲击波
冲击波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动态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表达骨细胞生长因子和酶联信号分子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成骨的机制。方法将5kV、100频次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隔代观察(P3-P1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计数阳性率。结果5kV的体外冲击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干预后的P3代hMSCs胞浆内即出现黄染颗粒,pERK1/2弱阳性;对照组仅P9代个别hMSCs阳性(P<0.01)。干预组P9代hMSCs中pERK1/2活跃,TGF-β1出现强阳性表达(72.2%),随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干预后pERK1/2被激活,TGF-β1参与了hMSCs增殖后期ERKs酶联信号活动。
王五洲邢更彦张可超张瑞强姜川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体外冲击波干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探讨体外冲击波(ESW)促进成骨的机理。方法用5KV、100频次的理想体外冲击波干预第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投射电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体外冲击波对hMSCs增殖的影响显著,第3—5代hMSCs核分裂相增多,核浆比加大,增殖高峰提前,细胞簇集融合,呈放射状扩展;第7—9代细胞体积增大明显,内质网扩张成池,高尔基器发达,条带状交错成片,基质堆积成束,方向性明显,具有成熟细胞的表现;第11代仍有呈对称分裂细胞,表现出定向成骨分化的潜能。结论ESW干预能够提高hMSCs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王五洲邢更彦江明白晓东姜川
关键词:高能量冲击波间质干细胞
体外冲击波与成骨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王五洲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ESWT骨折延迟愈合体外震波
体外冲击波结合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结合红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局麻下自髂骨抽取自体红骨髓约10~15ml,在X线透视下进行严格的骨髓移植操作,同时配合ESWT治疗19例骨不连患者,与单纯ESWT治疗组2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髓移植后随访1年,有16例长骨骨不连患者获得愈合,骨折愈合率84,2%,略高于单纯ESWT组;联合治疗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13周,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后成骨作用明显;采用ESWT结合红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方法简单、有效,不失为骨不连非手术疗法中的理想选择。
王五洲邢更彦翟磊
关键词:骨折骨髓移植体外冲击波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