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辰

作品数:42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脑梗
  • 10篇急性
  • 10篇梗死
  • 9篇卒中
  • 9篇脑梗死
  • 8篇脑卒中
  • 8篇急性脑梗死
  • 7篇血清
  • 7篇血性
  • 7篇缺血
  • 7篇细胞
  • 6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缺血性脑卒中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4篇丁苯
  • 4篇丁苯酞
  • 4篇颈动脉
  • 4篇苯酞

机构

  • 42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佳木斯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王辰
  • 20篇侯丽淳
  • 18篇杨慧
  • 18篇秦丽红
  • 17篇秦丽微
  • 15篇关雪莲
  • 9篇毕胜
  • 8篇王秀萍
  • 6篇王复新
  • 5篇王国辉
  • 5篇石磊
  • 4篇李培育
  • 3篇和梅
  • 3篇王丽华
  • 3篇金玉玲
  • 2篇王璇
  • 2篇郑春梅
  • 2篇王淑湘
  • 2篇王淑秋
  • 2篇潘宁

传媒

  • 17篇黑龙江医药科...
  • 11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微量元素与健...
  • 3篇广东化工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sCD40L水平之间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索血清s CD40L在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中的的作用。方法:选取高危人群145例,分为无卒中组(Ⅰ组)119例和有卒中组(Ⅱ组)26例,健康对照组(Ⅲ组)40例。检测生化全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s CD40L水平。分析社区高危人群与血清s CD40L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无卒中组(Ⅰ组)血清s CD40L水平为(3.798±1.030)ng/mL,高于对照组(Ⅲ组)(2.636±0.822)ng/mL;有卒中组(Ⅱ组)血清s CD40L水平为(3.357±1.081)ng/mL,高于对照组(Ⅲ组)(2.636±0.822)ng/mL;无卒中组(Ⅰ组)血清s CD40L水平为(3.798±1.030)ng/mL高于有卒中组(3.357±1.08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时,测定血清s CD40L水平,可能对脑卒中的预测和早期防治起到一定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石磊侯丽淳王辰毕胜杨慧李培育
关键词:CD40L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内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名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LBL传统教学组,每组20名学生,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成绩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技能成绩中PBL教学组的学生显著高于LBL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及病例分析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雪莲胡婧毕胜杨慧王秀萍曲红玉侯丽淳王辰石磊李培育
关键词:神经内科PBL教学方法
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佳木斯市城乡地区居民脑卒中的防治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佳木斯市南岗办社区和江口镇乡镇>40岁的6110名进行现况调查,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6110名居民,总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者391名,检测率为6.40%,脑卒中者374名,检测率6.12%,短暂性脑缺血(TIA)者89名,检测率0.90%。其中男性TIA、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0.90%、5.66%;女性TIA、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1.99%、6.57%,女性TIA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12.46,P<0.01),男、女脑卒中患病率无明显差异(χ~2=2.20,P>0.05);同时也表明男、女脑卒中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劲动脉斑块、吸烟、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暴露率男性为72.67%、31.06%、9.94%、34.87%、53.42%、22.98%、63.35%、42.24%、29.81%;女性为72.17%、21.30%、8.70%、44.35%、64.35%、30.87%、20.43%、55.65%、30.43%;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超重或者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暴露率明显高于男性(χ~2=4.71,P<0.05;χ~2=6.82,P<0.01);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女性(χ~2=4.76,P<0.05;χ~2=73.97,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劲动脉斑块、吸烟、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血脂异常,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防治和干预,从而有效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
马建华王复新王昆祥王辰毕胜汪静
关键词:脑卒中
腹部超声对诊断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的价值分析
2018年
目的:对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采用腹部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5-11~2017-10共42例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腹部超声诊断,同时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诊断的准确率和对并发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后,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2. 86%,并发症的诊断准确率为95. 24%,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比病理诊断的结果 (P> 0. 05)。结论:克罗恩病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腹部超声诊断能够有效确定此种疾病,并且提高并发症的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秦丽微王辰徐景俊潘宁郑春梅
关键词:腹部超声克罗恩病并发症
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梗塞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调查佳木斯市城乡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城乡各200例脑梗塞患者,对各个危险因素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在各个危险因素中,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精神紧张状态高、缺乏体育锻炼和高血压病、烟酒嗜好等危险因素差异性明显,在年龄、性别、糖尿病、鼾症、高盐饮食方面上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城市居民预防脑梗塞更应该注意干预冠心病、肥胖、高脂血症、精神状态紧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危险因素;而农村更应该重视控制高血压,改变日常生活中的烟酒嗜好。
王辰关雪莲侯丽淳杨慧王复新
关键词:脑梗塞城乡居民
新医科背景中互联网思维下神经病学的思政教育探索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在新医科背景中互联网思维下将思政教育融入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2022级临床专业学生200名,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100名。研究组采取在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对照组采取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根据成绩及课程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实践成绩、分析讨论、团队配合、期末考试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在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下融入思政教育的授课方法较未融入思政教育的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吴佳辉秦丽微毕胜宋继华石磊王辰
关键词:神经病学
多元化教学法联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在新医科背景下,多元化教学法联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临床本科超声教学改革中的探讨。方法:随机选取60名佳木斯大学2020级临床本科学生,基本学情无明显差异,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30),另一组为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联合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习3个月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自评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综合成绩、教学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图片分析能力、团队合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联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超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提高超声医学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林思妤于云王晓慧王辰秦丽微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专业学习共同体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丁苯酚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联合组与单用组,每组患者35例,单用组患者采取巴曲酶治疗,而联合组则加用丁苯酚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并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BI评分与NIHSS评分,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I评分与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评分均显著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取丁苯酚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相比单用巴曲酶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生活质量,但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李洪滨杨慧关雪莲侯丽淳王丽华王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巴曲酶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frp5、Wnt5a的表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5(Sfrp5)、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12~2019-11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90例为实验组,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0例)、稳定性斑块组(25例)、不稳定性斑块组(45例);预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Sfrp5、Wnt5a水平,并分析Sfrp5、Wnt5a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Sfrp5水平(27.06±8.74)ng/mL低于对照组(34.28±9.01)ng/mL,血清Wnt5a水平(4.28±0.98)ng/mL高于对照组(3.31±0.9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Sfrp5(23.70±9.13)ng/mL低于稳定性斑块组(28.72±8.00)ng/mL,血清Wnt5a(4.74±1.02)ng/mL高于稳定性斑块组(4.08±0.6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Sfrp5、Wnt5a的表达程度对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一定的作用,可能参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耿翠王辰马铭侯丽淳邹春颖毕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WNT5A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miRNA-145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miRNA-145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01~2017-06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来我院门诊体检的40岁以上非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血液学检测的收集包括血清葡萄糖、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在内的研究资料。运用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iRNA-14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收集好全部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中miRNA-145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miRNA-145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iRNA-145的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miRNA-145的过表达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对其进一步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侯丽淳杨慧关雪莲王辰王菲石磊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