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配合物
  • 12篇光催化
  • 12篇催化
  • 9篇催化性
  • 8篇水热
  • 8篇水热合成
  • 8篇热合成
  • 8篇光催化性
  • 6篇铜配合物
  • 6篇吡啶
  • 6篇光催化性能
  • 6篇催化活性
  • 5篇荧光
  • 5篇荧光性
  • 5篇荧光性质
  • 5篇晶体
  • 5篇晶体结构
  • 5篇光催化活性
  • 5篇光性质
  • 4篇杂化

机构

  • 20篇渤海大学
  • 1篇辽宁华兴机电...

作者

  • 20篇王青林
  • 18篇曾凌
  • 14篇林宏艳
  • 5篇刘国成
  • 5篇田原
  • 3篇王桂娇
  • 2篇李新华
  • 2篇孙俊俊
  • 1篇刘丹娜
  • 1篇李佳慧
  • 1篇宋歌
  • 1篇熊莹

传媒

  • 7篇渤海大学学报...
  • 3篇分子科学学报
  • 3篇应用化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phen)(SO_4)]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2014年
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phen)(SO4)],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8936(10),b=13.8468(9),c=7.0223(5),β=108.5340(10),V=1373.09(16)3,Z=4,R1=0.02942,wR2=0.0833.晶体解析表明化合物中的铜离子与phen配体的两个螯合氮原子配位,并在硫酸根的桥连作用下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相邻链间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曾凌王青林
关键词:水热合成超分子网络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配合物[Cd(1,3-BDC)(L)(H_2O)_2]·H_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水热方法制备了一个新的过渡金属镉配合物[Cd(1,3-BDC)(L)(H2O)2]·H2O(1,3-H2BDC=间苯二甲酸,L=2-(3-吡啶基)-1H-苯并咪唑),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16 41(6)nm,b=2.088 42(12)nm,c=1.001 38(6)nm,β=106.336 0(10)°,V=2.039 8(2)nm3,Z=4,R1=0.020 7,wR2=0.494.配合物中CdⅡ离子与L配体的1个吡啶N原子、1,3-BDC的4个氧原子和2个配位水的O原子配位,形成七配位的扭曲十面体结构.配体1,3-BDC的桥连相邻的CdⅡ离子形成一维聚合物链,相邻链间通过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并对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曾凌王青林
关键词:水热合成配合物晶体结构超分子网络荧光性质
一种多孔三维超分子钴配合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17年
选择一种柔性的N,N′-双(3-吡啶)己二酰胺(L)和邻苯二甲酸(H2BDC)为混合有机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技术自组装制备一种新的多孔钴配合物[Co(L)1.5(BDC)(H2O)3]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其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97 87(10)nm,b=1.213 82(11)nm,c=1.429 40(13)nm,α=72.788(2)°,β=75.235(2)°,γ=72.127(2)°,V=1.703 3(3)nm3,Mr=575.43,Z=2,Dcal=1.122g/cm3,μ=0.549 mm-1,F(000)=598,S=1.064,R1=0.054 3,ωR2=0.151 8;配合物中金属钴离子通过双齿的L配体连接形成[Co(L)1.5]2n+n一维链结构,羧酸配体BDC以单齿配位模式悬挂在链的两侧,一维链间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包含大孔结构的三维超分子网络;该多孔钴配合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对有机染料分子亚甲基蓝和刚果红有明显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林宏艳田原曾凌王青林
关键词:混合配体钴配合物氢键作用多孔结构光催化活性
一种基于柔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和Keggin型多酸的杂化物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柔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和Keggin型多酸阴离子[PW_(12)O_(40)]^(3-)的有机-无机杂化物[(H_2bpah)2(PW_(11)~ⅥW^VO_(40))]·2H_2O(1)(bpah=N,N'-双(3-吡啶酰胺基)-1,6-己烷),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杂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此杂化物的结构单元是由质子化的双(吡啶)-双(酰胺)配体H_2bpah、Keggin型多阴离子[PW_(11)~ⅥW^VO_(40)]^(4-)和结晶水分子组成的,离散的H_2bpah和[PW_(11)~ⅥW^VO_(40)]^(4-)间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标题杂化物修饰碳糊电极可以有效电催化还原亚硝酸钾和过氧化氢,而且此杂化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分子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
王青林梁爽曾凌
关键词:电催化活性光催化性能
4-氨基-1,2,4-三氮唑杂化的八钼酸盐基锌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选择4-氨基-1,2,4-三氮唑(L)、钼酸钠和氯化锌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制备得到了一种新的八钼酸盐基锌配合物材料[Zn(L)_2(Mo_8O_(26))_(0.5)(H_2O)_2]·3H_2O,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解析表明锌配合物分子式为C_4H_(19)Mo_4N_8O_(18)Zn,M_r=916.40,晶系三斜,空间群P 1,V=1.14105(10)nm^3,a=1.04158(5)nm,b=1.11066(6)nm,c=1.23860(7)nm,α=68.8370(10)°,β=66.5730(10)°,γ=62.8290(10)°,Z=2,Rint=0.0205,Dc=2.656g/cm^3,μ=3.270 mm^(-1),F(000)=874,R=0.0303,wR=0.1066.结构解析证明,标题锌配合物是包含一维聚合物链的三维超分子结构,结构中存在的连接L配体和[Mo_8O_(26)]^(4-)阴离子的氢键对最终三维超分子网络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锌配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1-CPE)展示出[Mo_8O_(26)]^(4-)阴离子的特征氧化还原峰,而且此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展示出良好的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活性.
林宏艳宋歌曾凌王青林
关键词:锌配合物水热合成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能
铜配合物[Cu_2(L)_2(SiW_(12)O_(40))(H_2O)_8]·H_2O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基于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L(N,N′-双(4-吡啶甲酰胺)-1,2-环己烷)和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铜功能配合物[Cu_2(L)_2(Si W_(12)O_(40))(H_2O)_8]·H_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53 10(10)nm,b=1.339 10(12)nm,c=1.429 40(12)nm,α=71.514 0(10)°,β=66.926 0(10)°,γ=68.111 0(10)°,V=1.846 0(3)nm^3,Z=1,R_1=0.067 3,w R_2=0.181 1.配合物由离散的[Si W_(12)O_(40)]^(4-)杂多阴离子和[Cu_2(L)2(H_2O)_8]^(4+)阳离子组成,2种结构单元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层结构.标题配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对NO^(2-)还原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该配合物对降解亚甲蓝分子有显著的光催化效率.
林宏艳王青林王桂娇曾凌刘国成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水热合成
一个新的二维CoⅡ配位聚合物[Co(3-pna)(L)]的晶体结构和性质被引量:2
2015年
以3-吡啶基烟酸酰胺(3-pna)和1,4-环己烷二羧酸(H2L)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新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o(3-pna)(L)],并利用元素分析、IR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2.159 4(8),b=15.994 8(10),c=18.482 3(12),Z=8,V=3 594.6(4)3,Mr=428.30,Dc=1.583 g/cm3,F(000)=1 768,μ=0.993 mm-1,S=1.003,R=0.0492,wR=0.229 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CoⅡ与两个3-pna配体、三个来自不同L阴离子羧基配位.相邻的两个CoⅡ通过两个桥联配位的羧基连接成双金属结构单元,该双金属结构单元通过四个L阴离子和两对3-pna配体拓展成二维6连接配位聚合物.
刘国成于蕙瑄马康富李新华王桂娇王青林
关键词:钴配位聚合物荧光性质光催化活性
一种基于吡啶-吡嗪酰胺配体的Keggin型多酸基化合物的组装及光催化性能
2017年
设计合成一种新的吡啶-吡嗪酰胺配体(pdya=N-(吡啶-3-基)吡嗪酰胺),并将其与Keggin型多酸H_3(PMo_(12)O_(40))·6H_2O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多酸基化合物杂化材料{H[(Hpdya)_2(PMo_(12)O_(40))]}_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分子式是C_(20)H_(19)PMo_(12)N_8O_(42),三斜晶系,P 21/n空间群,Mr=2225.68,V=2.6536(2)nm^3,a=1.23920(6)nm,b=1.53750(7)nm,c=1.40440(7)nm,β=97.3830(10)°,Z=2,Dc=2.784 g/cm^3,μ=2.877 mm^(-1),F(000)=2098,Rint=0.0401,R=0.0749,wR=0.2187.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中包含游离的质子化的有机吡啶-吡嗪酰胺配体Hpdya和无机Keggin型[PMo_(12)O_(40)]3-多阴离子,并通过吡啶-吡嗪酰胺配体和[PMo_(12)O_(40)]3-多酸阴离子间存在的氢键作用拓展成一维超分子链结构.标题化合物作为一种新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不仅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且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有效的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分子.
曾凌白雪王青林林宏艳
关键词:杂化材料氢键作用光催化性能
基于一维双螺旋链的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被引量:6
2018年
选择配体N,N'-双(3-吡啶)丙二酰胺(3-bpma)、1,4-对苯二乙酸(H2pda)和硝酸锌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制备了一个基于双螺旋链的三维超分子锌配合物[Zn(3-bpma)(pda)]n(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锌配合物是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 62512(11) nm,b=1. 15947(8) nm,c=1. 19282(8) nm,α=90°,β=90°,γ=90°,V=2. 2476(3) nm^3,Mr=513. 80,Dc=1. 518 g/cm^3,Z=4,F(000)=1056,R_1=0. 0381,wR_2=0. 0669。金属锌离子被两种桥连配体3-bpma和pda连接形成一种一维双螺旋链状结构,相邻的链间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为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标题锌配合物具有强荧光发射特性,而且其对不同的有机溶剂分子和金属离子有显著的荧光传感特性,可以作为检测硝基苯的高灵敏性荧光传感材料。
林宏艳田原王青林曾凌刘国成赵延玉
关键词:水热合成锌配合物荧光性质荧光传感
关于实验室试剂库房的规范化管理问题初探被引量:6
2007年
实验室试剂库房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工程,为保证实验室试剂库房管理的规范有序,必须研究探索出实验室试剂库房管理系统的框架和规范,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王青林李新华
关键词:实验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