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荣
- 作品数:117 被引量:661H指数:1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关系
- 1999年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面向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民办高等教育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 田建荣
-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发展
- "新自主招生"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策略被引量:1
- 2020年
- 以“强基计划”入学的学生是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生源,这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个性化色彩、较强的自我发展动态性学习需要和较强的自我主体性意志倾向等特征,他们智商较高,思维活跃,具有潜在的创新特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定位应是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具有个性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学习型、信息型专业创新人才。为此,应着力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特区”,推行主体适合教育;采用拔尖人才培养书院制,实行导师动态化;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进而构建起“主体联动、协同担责、适合培养”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和有效机制。
- 尹达田建荣
- 关键词:拔尖人才基础学科
-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论杨贤江的教育史学思想
- 《教育史ABC》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撰写的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著作,是我国第一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教育史,根据社会发展形态来叙述教育发展过程的著作,而作为《教育史ABC》指导观念的教育史学思想首开当时教...
- 田建荣李力
- 关键词:教育史史学思想学科建设唯物史观
- 创建合理有序的高校人才流动机制被引量:51
- 2003年
- 改善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在于创建有助于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新机制。高校应营造开放流动的用人环境 ,以聘任制为核心 ,科学设岗 ,择优选聘 ,借鉴国外“非升即走”、终身教授制等办法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此同时 。
- 赵世超田建荣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聘任制西部高校
- 大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评张亚群著《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 2014年
- 以著名人物为主线,探究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是近年来国内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取向。张亚群教授的新著《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为章开沅先生、余子侠教授主编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第2辑之一),视角新颖,特色鲜明。该著深入研究林文庆掌校时期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实践经验和办学业绩及其爱国思想、职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为认识厦门大学历史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读来颇有启发。
- 田建荣
- 关键词:校长亚群人格魅力
-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措施被引量:5
- 2013年
- 当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呆板、单一;二是教学方法滥用。部分教师误以为改变教学方式就是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是改变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应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需有一定的保障性措施才能实现。
- 申大魁田建荣
- 关键词:教学方式
- “学而优则仕”新释被引量:2
- 1991年
- 《论语》中子夏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长期以来人们对其义作了诸多解释,在这些众多解释中,且都将其中的“优”字确定为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词,由此便出现了“优”作“余力”讲,还是作“优秀”讲的说法。而我认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关键的词不是“优”而是其中的“学”。个人认为,“仕而优则学”中的“学”应作“敩”(xiao)讲,即是“教学”、“讲学”的意思,而“学而优则仕”中的“学”仍指的是“学习”。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应是“做官成绩优秀,有余力时应去教人;
- 田建荣
-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教学相长关键词讲学教育状况
- 书院化的国学教育:问题与改革路径被引量:9
- 2014年
- 当今,利用古代书院之地、之名、之精神开展国学教育的机构和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种国学教育书院化的倾向。但滥用书院之名开展国学教育在宗旨、方式和机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社会上的国学书院要克服功利思想,更加规范化,充分发挥"书院是国学教育的形式,国学是书院教育的内容"的结构功能;中小学国学教育应以诵读经典为主要方式,增加国学教育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和做人的本领,发挥国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并在经典诵读之外强调践行书院精神;在一些大学,书院制是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国学研究院则致力于专门的国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应在体制和目标上加以整合,通过开设国学通识教育科目和采用书院式研讨,将国学教育融汇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领域、全过程,并共同担负起为各级各类国学教育机构养成优良师资的责任,使大学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 田建荣
- 关键词:国学教育书院精神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校教师管理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未来走向被引量:2
- 2019年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政策,经历了恢复重建时期(1978-1984年)、改革发展时期(1985-1998年)、改革深化时期(1999-2010年)和内涵式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建立了以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质量为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体现了不断追求以教师为本的政策价值取向,形成了以政策工具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体系,反映了以教育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政策要注重建立权责分明、统一协调的政策作用机制,坚持多元化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估环节,完善教师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政策在注重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促进各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新时代高校教师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 田建荣乔娜祁占勇
-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合法权益教师为本
- 多学科、完整性、集大成的科举学研究巨制——刘海峰教授主编《中国科举通史》读后被引量:1
- 2022年
- 从一定意义上说,写科举的书比考科举还难。第一本研究科举的典籍专书应该是五代时王定保所撰的《唐摭言》。科举废止后,有关科举的研究才真正开始。1929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邓定人著《中国考试制度史研究》,堪称是近代第一部研究科举的中文专书。后有邓嗣禹的《中国考试制度史》、齐如山的《中国的科名》、沈兼士的《中国考试制度史》以及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等。改革开放以来,对科举的研究不断走向繁盛。
- 田建荣
- 关键词:科举考试齐如山《唐摭言》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