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四血管阻断法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王赛斌包菁祝家群叶茜涂军
- 1.建立大鼠RIR损伤模型: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RIR损伤模型。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后,俯卧位固定于立体定向架上,于颈后正中第一、二颈椎处,切一长约1.5cm切口,剥离颈部肌肉显露第一颈椎上之双...
- 关键词:
-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动物实验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手术前不同麻醉方式对苏醒期情况的影响
- 2013年
-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必须及时对症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症状,否则将会发生严重后果。临床表现以严重发热、肾脏损害和出血为主,造成多脏器损害致器官衰竭后死亡。极少有出血热患者后继发性疾病报道,如肾综合征、尿毒症、肾破裂等等,多数以透析治疗或综合治疗为主。本次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尿毒症患者进行临床手术前麻醉情况进行报道,采用异氟烷+瑞芬太尼组合麻醉,探讨该用药方式在器官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祝家群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麻醉方式手术前多脏器损害
-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 112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研究组注射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围手术期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控制更好,术后24 h的镇痛效果更佳,平均镇痛时间和剂量更少,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延长术后无痛期,降低总止痛需求,是腹腔镜手术中理想的麻醉辅助剂。
- 陈波祝家群屠文龙彭文勇王毅源
- 关键词:腹腔镜术血流动力学镇痛应激反应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谵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TURP的患者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一般社会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对可能发生术后谵妄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大、有高血压病史、术后有膀胱痉挛、有术后睡眠障碍、有术后缺氧是术后发生谵妄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术后膀胱痉挛、术后睡眠障碍、术后缺氧。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
- 祝家群蓝志坚裘毅敏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谵妄
-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前、术后24 h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_(1)、T_(2)、T_(3)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T_(4)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可改善锁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 曾国红王海泉祝家群
- 关键词:锁骨手术肌间沟臂丛视觉模拟评分应激反应
-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应用髂筋膜平面-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机体应激损伤、术后康复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本研究中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髂筋膜平面-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旨在探讨其对机体应激损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麻醉前、切皮时及术后6 h时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分别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价患者麻醉前、切皮时及术后6 h时镇静程度及疼痛程度变化。通过术后24 h、72 h及出院时患者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及步行距离判断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切皮时及术后6 h,研究组IL-6、Cor、NE水平及FPS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Ramsay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及术后72 h时,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屈伸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升高(P<0.05),而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时,对照组与研究组屈伸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应用髂筋膜平面-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应激损伤,提高患者镇静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祝家群陈波许多嘉蓝志坚
- 关键词:应激损伤术后康复
- 针刺联合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术后即刻、术后48 h、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同组术后即刻比较,2组术后48 h、术后7 d VAS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48 h、术后7 d比较,观察组同期VAS评分、TNF-α、IL-6水平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术后关节活动度(ROM)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术后ROM较大(P<0.05),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较高(P<0.05)。2组伤口愈合不良、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刺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显著,可提高早期功能恢复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祝家群陈波徐金泉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针刺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