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波

作品数:97 被引量:383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7篇细胞
  • 10篇骨折
  • 8篇手术
  • 8篇教学
  • 8篇关节
  • 7篇眨眼条件反射
  • 6篇眨眼
  • 6篇生理
  • 6篇海马
  • 5篇血液
  • 5篇生理学
  • 5篇髋关节
  • 5篇小脑
  • 5篇理学
  • 4篇血液流变
  • 4篇术后
  • 4篇小鼠
  • 4篇静脉
  • 3篇蛋白
  • 3篇电极

机构

  • 60篇第三军医大学...
  • 3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华中科技...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97篇胡波
  • 27篇王爱民
  • 22篇杜全印
  • 19篇杨丽
  • 19篇孙红振
  • 14篇吴思宇
  • 12篇隋建峰
  • 10篇兰秀夫
  • 10篇范伟力
  • 9篇王子明
  • 9篇陈伟
  • 7篇王雨
  • 7篇郭庆山
  • 7篇陈方祥
  • 7篇熊雁
  • 6篇方利
  • 6篇陈浩
  • 5篇赵玉峰
  • 5篇涂洪波
  • 4篇邓少丽

传媒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创伤外科杂志
  • 8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四川医学
  • 3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陆军军医大学...
  • 2篇第七届西部骨...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6篇2009
  • 12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IL-6对人AL细胞增殖的作用及AL细胞IL-6R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人急性白血病(AL)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及AL细胞白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结论:研究结果表明:rhIL-6体外对部分ANLL原代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能...
胡波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原代白血病细胞
文献传递
可重复使用的轻便型光纤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埋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重复使用的轻便型光纤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埋置方法,激光二极管与光纤一端相连接,神经信号接头焊接在PCB板上,神经信号接头与PCB板之间电联,PCB板焊接在微推进器上,铁片垂直固定在微推进器上,毛细引导管粘附...
胡波杨丽
文献传递
中老年脑功能障碍股骨颈骨折的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中老年伴有脑功能障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于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伴有脑功能障碍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结果本组有38例患者在术后3-...
胡波涂洪波孙红振杜全印吴思宇王爱民
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英文)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调查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 10 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有 80 %患者术后早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多部位感染 ,主要病原菌为真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共 2 8种 137株 ,而感染主要与免疫抑制药物、反复多次介入操作、手术创伤以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肾移植术后感染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综合性预防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确保移植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胡波陈萍陈伟刘丁
关键词:肾移植抗生素医院感染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细菌分布、耐药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骨科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细菌分布、耐药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2007年的79例行骨科内固定术后导致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共79例;分泌物送检培养结果:有51例培养出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4.56%,共培养出细菌共143株:革兰阴性杆菌100株,革兰阳性球菌43株。结论创伤后为防治感染的出现,清创是关键,同时要注意损伤控制原则、全身用药等,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使用载抗生素内植入物来进行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唐良华王爱民杜全印郭庆山胡波王子明吴思宇覃旭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液输血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复苏效果。方法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羟乙基淀粉(LR+HES),Ⅱ组输注LR+HES+自身全血,Ⅲ组输注LR+HES+自体红细胞。观察休克前、休克1 h、复苏2 h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时间Ⅱ、Ⅲ组显著长于Ⅰ组(P<0.01);HR、LVSP和±dp/dtmax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急性失血45%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输注自身红细胞纠正贫血可以有效复苏,没有发生凝血异常表现。
陈方祥滕方廖自福刘良明胡波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羟乙基淀粉全血红细胞
骨盆骨折为主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骨科损害控制技术在以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50例以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病例的救治,研究骨科损害控制的方法和经验。结果50例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远期随访无严重的腰背部疼痛以及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对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采用骨科损害控制技术救治,能明显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胡波涂洪波吴思宇孙红振杜全印王爱民
关键词:骨盆骨折严重多发伤
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观察输注冷沉淀对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的作用。方法 对 8例严重损伤大量输血后有凝血异常的病人 ,行输冷沉淀前、输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和输后 3~ 5天凝血象及血浆Fn水平测定。结果8例患者输注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及输后 3~ 5天与输注前相比 ,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明显缩短 ,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增加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0 1) ,5例患者D 二聚体转为阴性。结论 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 ,缩短凝血时间 。
何静陈方祥胡波
关键词:冷沉淀大量输血凝血异常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粪便中热休克蛋白60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粪便总热休克蛋白60检测的临床初筛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hHSP60蛋白ELISA试剂盒对40例结直肠癌患者、20例肠镜检查结果阴性健康人群的粪便和血清作人热休克蛋白(hHSP60)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未接受过任何放疗或化疗,术后均经常规组织病理证实。结果hHSP60浓度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hHSP60浓度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增高,并高于血清中人hHSP60浓度。结论检测粪便中hHSP60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结直肠癌诊断或筛检方法。
方利王浩胡波吴丽娟
关键词:结直肠癌粪便热休克蛋白60
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F_(1+2)、D-二聚体、FIB的检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F1+2、FIB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凝血酶原裂解片段(F1+2)、纤维蛋白原(FIB)检测,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4天静脉血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DIC组)9例,未并发DIC组者(非DIC组)23例。结果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结果比较F1+2、D-二聚体、FIB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1+2和D-二聚体手术后第4天与手术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手术后第4天与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手术后第1天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天比明显增高(P<0.05)。DIC组的F1+2、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高于非DIC组。结论F1+2、D-二聚体、FIB可作为监测严重创伤患者凝血纤溶状态的相当有价值的指标,对DIC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李金密胡波陈伟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DIC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