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文雅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鸭梨
  • 3篇基因
  • 2篇克隆
  • 2篇半定量
  • 2篇半定量分析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醛脱氢酶
  • 1篇转移酶
  • 1篇酰基
  • 1篇酰基转移酶
  • 1篇绿原
  • 1篇绿原酸
  • 1篇莽草
  • 1篇莽草酸
  • 1篇进化
  • 1篇奎宁酸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家族
  • 1篇基因进化

机构

  • 5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河北经贸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关军锋
  • 5篇葛文雅
  • 5篇程玉豆
  • 5篇闫洪波
  • 3篇杨坤
  • 2篇何近刚
  • 1篇惠伟

传媒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鸭梨肌动蛋白2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其他植物肌动蛋白2基因(Actin2)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从鸭梨叶片中克隆到1个编码肌动蛋白的基因,命名为PbACT2。PbACT2基因cDNA全长为1 180bp,开放阅读框1 134bp,编码377个氨基酸。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陆生植物肌动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研究证明,PbACT2在鸭梨不同器官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基本一致,说明该基因的表达较为稳定。
闫洪波葛文雅杨坤程玉豆关军锋
关键词:鸭梨基因克隆半定量分析
鸭梨GAPDH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从鸭梨中克隆GAPDH基因家族,筛选合适的鸭梨内参基因。【方法】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鸭梨GAPDH基因家族,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4个鸭梨GAPDH基因在鸭梨幼叶、花蕾、盛花期花瓣、幼果期果肉和成熟期果心,以及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和褐变期果心的表达特征。【结果】从鸭梨中成功克隆出了4个GAPDH基因,分别命名为PbGAPDHa、PbGAPDHb、PbGAPDHc1和PbGAPDHc2。其中PbGAPDHa和Pb-GAPDHb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倍增进化来的,主要在鸭梨的幼叶中表达,其蛋白定位在质体;而PbGAPDHc1和PbGAPDHc2是一个基因的2种拷贝形式,在鸭梨的花、幼叶、果实等组织中表达量基本一致,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心中表达量也相近,其蛋白定位在细胞质。【结论】PbGAPDHc1和PbGAPDHc2适合作为鸭梨的内参基因。
闫洪波葛文雅程玉豆何近刚关军锋
关键词:鸭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半定量分析基因进化
‘鸭梨’钙调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以‘鸭梨’为材料,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CaM,并借助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鸭梨’花、叶及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获得了2个长度为764和801bp的CaM 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PbCaM1和PbCaM2,二者均含有450bp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且氨基酸序列相同。‘鸭梨’CaM在系统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与苹果相比,两者氨基酸序列为100%一致性。PbCaM1和PbCaM2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它们在成叶、盛花期花瓣和幼果期表达量较高。本研究表明CaM具有高度保守性,PbCaM1和PbCaM2在‘鸭梨’果实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程玉豆葛文雅闫洪波杨坤关军锋
关键词:钙调素克隆基因表达
鸭梨PbHCT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羟基肉桂酰CoA:莽草酸/奎宁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CT)是植物绿原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该研究以鸭梨为材料,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克隆出一个鸭梨的HCT基因,命名为PbHCT3.PbHCT3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1 731bp,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1 317bp,编码438个氨基酸,含有酰基转移酶的2个保守序列HHAAD和DFGWG及保守结构域MVVNVTVRES.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bHCT3基因在幼果果皮、果肉、果心、幼叶及花蕾期花瓣中的表达量较高.随着鸭梨果实生长,果实中PbHCT3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研究表明,PbHCT3基因与鸭梨幼嫩组织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
葛文雅惠伟闫洪波程玉豆关军锋
关键词:鸭梨酰基转移酶绿原酸
鸭梨PAL克隆及其在果实发育和机械伤害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克隆鸭梨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序列,并分析其在果实发育阶段和机械伤害时的表达模式,为研究鸭梨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鸭梨PAL全长序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MEGA 5.1软件构建PAL蛋白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AL在鸭梨果实发育阶段及受机械伤害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鸭梨中获得了2个含完整CDS区的PAL,分别命名为PbPAL1和PbPAL2。PbPAL1 cDNA序列全长为2 232 bp,含2 160 bp完整开放阅读框、60 bp的5′非翻译区及12 bp的3′非翻译区,GenBank登录号为GU906268.1;PbPAL2 cDNA序列全长为2 387 bp,含2 163 bp完整开放阅读框、14 bp的5′非翻译区及210bp的3′非翻译区,GenBank登录号为GU906269.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bPAL1和PbPAL2位于分子进化树的不同分支,PbPAL1与西洋梨(Pyrus communis)的PAL同源性较高,而PbPAL2与桃(Prunus persica)的PAL同源性较高。定量PCR分析表明,随着鸭梨果实发育成熟,果皮、果肉和果心的PbPAL1和PbPAL2表达量各异,但均呈下降趋势;且果实发育早期果心中的PbPAL1和PbPAL2表达量显著高于果皮和果肉。损伤处理可迅速诱导鸭梨的果肉褐变,果皮褐变出现较晚;同时,损伤刺激果皮和果肉组织中PbPAL1和PbPAL2表达上调。果皮中PbPAL1表达量在损伤处理后6 h达到高峰,而PbPAL2在损伤处理后48 h才显著上升;果肉中PbPAL1在损伤处理后1 h表达量开始显著上升,而PbPAL2在损伤处理后12 h才显著上升。【结论】鸭梨PbPAL1和PbPAL2属于2个不同的PAL类型,其表达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机械损伤过程中,两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表明其参与了损伤引起的组织褐变过程。
闫洪波程玉豆何近刚葛文雅杨坤关军锋
关键词:鸭梨苯丙氨酸解氨酶褐变机械损伤果实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