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洪德

作品数:222 被引量:886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5篇理学
  • 10篇电气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2篇气轮机
  • 62篇燃气轮机
  • 53篇气膜
  • 46篇气膜冷却
  • 42篇汽轮机
  • 41篇汽轮
  • 31篇透平
  • 26篇气动
  • 26篇传热
  • 25篇数值模拟
  • 25篇值模拟
  • 23篇叶栅
  • 17篇叶片
  • 17篇重型燃气轮机
  • 17篇静叶
  • 14篇涡轮
  • 13篇蒸汽
  • 10篇叶轮
  • 10篇叶轮机械
  • 9篇燃气涡轮

机构

  • 124篇清华大学
  • 94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北京全三维动...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北京华清燃气...
  • 5篇哈尔滨汽轮机...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22篇蒋洪德
  • 93篇任静
  • 27篇徐星仲
  • 27篇刘建军
  • 27篇李雪英
  • 21篇朱斌
  • 21篇蔡虎
  • 20篇蔡睿贤
  • 18篇张冬阳
  • 12篇韩昌
  • 11篇崔永强
  • 11篇李佳
  • 9篇迟重然
  • 9篇谭勤学
  • 8篇阚瑞
  • 8篇徐克鹏
  • 8篇尹洪
  • 7篇康顺
  • 7篇金红光
  • 7篇陈伟

传媒

  • 87篇工程热物理学...
  • 16篇中国工程热物...
  • 1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0篇热力透平
  • 7篇中国工程热物...
  • 7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清华大学学报...
  • 5篇燃气轮机技术
  • 4篇汽轮机技术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动力工程
  • 2篇推进技术
  • 2篇华电技术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电力
  • 1篇机械强度

年份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20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19篇2001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扰流元件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实验方法,开展了Re数,冲击高度Z/D,微小扰流元件高度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微小扰流元件的形状为长方体,尺寸为0.4 mm×0.4 mm(长×宽)。冲击孔直径D=4mm,孔间距X/D=Y/D=4,冲击距离Z/D的范围为0.75和3,微小扰流元件高度的范围为0.05D、0.2D、0.4D.对于冲击距离Z/D=0.75,Re数(基于冲击孔直径)的范围为2500~10000;对于冲击距离Z/D=3,Re数范围为5000~20000.结果显示,在微小扰流元件存在的情况下,换热系数显著增强,在本文实验工况下,换热增强达到30%~120%,同时,出流系数基本不变.
陆训丰李威宏李雪英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
透平静叶前缘和压力面气膜冷却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压敏漆(PSP)实验技术测量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第一级透平静叶前缘和压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及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初步检验静叶前缘和压力面的整体气膜冷却效果,探讨吹风比、密度比和供气方式等参数对前缘及压力面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缘气膜孔采用交错布置,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相对均匀,同时部分未被完全掺混的冷气在下游压力面产生气膜覆盖,随着吹风比增大,前缘冷却喷射在压力面的气膜覆盖范围增大且强度增强,由于受到叶栅通道涡的影响,气膜覆盖区域往下游向中间聚拢,形成气膜三角区;压力面逐排供气意在探讨各排孔在不同吹风比和密度比条件下的基本冷却特性,成型孔的布置使得冷却效率由吹风比主导,各排孔的气膜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增大而增大;相比于逐排供气,多排孔连供更接近于燃气轮机的真实运行环境,表征了各排孔相互干涉条件下的整体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多排联供使得冷气在下游逐渐形成累积,近尾缘区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气膜冷却效率的累积特性基本符合"Shettle superposition"规律。
韩昌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
多排圆孔与矩形成形孔气膜冷却的数值对比研究
本文运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数值程序研究了平板错排圆孔、矩形孔与矩形成形孔气膜冷却的特性,矩形成形孔可以通过离散孔的形式实现二维槽缝射流的效果。探讨了不同吹风比和孔排数对三种孔形冷却效果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
李佳任静蒋洪德
关键词:燃气轮机气膜冷却数值模拟吹风比圆孔
文献传递
两种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的三维粘性数值模拟及其性能比较
曾晓强朱斌蔡虎蒋洪德
关键词:数值模拟性能分析
文献传递
高温平板气膜冷却耦合换热实验与计算被引量:7
2010年
为研究实际高温流体下气膜冷却及内部冷却对燃机透平叶片的影响,搭建了气膜冷却高温燃气实验台,在此实验台上进行了超级合金平板气膜冷却耦合换热实验,同时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中采用耦合与绝热两种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并考虑了不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采用耦合计算对流场影响不大,但对合金平板的温度场分布产生很大影响,这是由于耦合计算考虑了合金板的导热作用。计算结果对实验测量结果有10%的欠预测,这是由于没有考虑辐射换热所引起的。
王文萍邹歆孙鹏林智荣任静袁新蒋洪德
关键词:平板气膜冷却
考虑静叶封严泄漏对压气机端区影响的三维叶片优化
2014年
鉴于静叶叶根封严蓖齿间隙的泄漏对压气机端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取某带静叶封严结构的双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气动数值优化.优化自变量为所选双级轴流压气机的后面级静叶近轮毂区叶型的安装角和前缘角,优化目标为极大化该双级轴流压气机的等熵效率.优化后,双级轴流压气机设计点的等熵效率提高了约0.2个百分点.所优化的静叶近轮毂处呈现出了明显的端弯效果.双级轴流压气机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对后面级静叶根部叶型的调整,使其端区来流的攻角值落在了该叶型的最优设计攻角的附近.
何柳蒋洪德
关键词:重型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薄壁热端部件的气膜冷却孔结构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薄壁热端部件的气膜冷却孔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气膜冷却孔包括进口段和凹坑段,进口段为圆柱孔,凹坑段由孔背风面的“心形”凹坑段和孔迎风面的半圆柱凹坑段连接而成;所述凹坑段以进口段末端圆心为原点...
蒋洪德任静李威宏
文献传递
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初期预判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并采用影响系数法,对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三个基本正交模态的叶片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稳定性参数分析,对压气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了初期预判。结果表明:以振型为判断标准的稳定性参数图,可作为压气机设计中气动弹性稳定性的预判工具;本文所述颤振稳定性初期预判方法,可为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初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张正秋蒋洪德
关键词:气动弹性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振荡叶栅影响系数法
考虑动量方程和实际气体修的一元Laval喷管蒸汽凝结流数值解
该文提出了考虑汽相质量变化率影响的一元蒸汽凝结流动量方程,数值计算说明相关系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对若干方程进行了实际气体修正,对势力和物性参数计算采用了一种高精度和宽适应范围的处理方法。
张冬阳蒋洪德刘建军
关键词:蒸汽凝结数值解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叶栅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与一个新的综合经验准则被引量:1
1996年
叶栅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与一个新的综合经验准则蒋洪德,仲永兴,凌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624所)关键词转捩实验,经验准则1前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和涡轮叶栅在工作状态下弦长雷诺数一般在105~10...
蒋洪德仲永兴凌君
关键词:转捩叶栅边界层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