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文杰

作品数:29 被引量:301H指数:1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林麝
  • 5篇生境
  • 5篇种群
  • 5篇分布区
  • 4篇针茅
  • 4篇群落
  • 4篇草原
  • 3篇大针茅
  • 3篇泽蛙
  • 3篇生物量
  • 3篇物量
  • 3篇春季
  • 2篇典型草原
  • 2篇园林
  • 2篇载畜率
  • 2篇珍稀
  • 2篇植物
  • 2篇勺鸡
  • 2篇生境选择
  • 2篇生物学

机构

  • 23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29篇薛文杰
  • 18篇徐宏发
  • 17篇姜海瑞
  • 9篇胡忠军
  • 7篇王淯
  • 6篇古琛
  • 6篇赵萌莉
  • 6篇陈万杰
  • 5篇王晶琳
  • 4篇王晓黎
  • 3篇张履冰
  • 3篇肖宇
  • 3篇乌力吉
  • 2篇李乃兵
  • 2篇葛振鸣
  • 2篇王天厚
  • 2篇施文彧
  • 2篇周立晨
  • 1篇徐玲
  • 1篇孟秀祥

传媒

  • 7篇四川动物
  • 6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野生动物生态...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Zoolog...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五十年陕西凤县林麝分布区的变迁
麝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CITES Ⅱ;IUCN[LR/nt]),至今数量严重下降.由20世纪60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6~7万头,而且种群下降趋势越来越快,80年代之前,我国麝资源每10年减少一半,而80年代后,...
薛文杰姜海瑞胡忠军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一级保护动物
文献传递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研究概况和进展被引量:41
2006年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CITES附录Ⅰ中,由于连续多年的恶性捕杀,加上国际高价走私,使中国的野生林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作者根据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从林麝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组织解剖、种群生态和人工饲养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内林麝研究的概况和进展,指出了林麝种群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王淯姜海瑞薛文杰徐玲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种群生态人工饲养
环境因子对上海城市园林春季鸟类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0
2005年
20 0 4年 3— 5月,对上海 8个园林绿地的春季鸟类做了研究。在调查中共观察到 5 5种鸟类,其中留鸟31种,候鸟 2 4种。运用回归与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与 8个园林绿地的公园面积、水体比例、植被种数、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地形坡度异质性、临主干道状况、人流量、行道宽度 10项环境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公园面积、植被种数、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地形坡度异质性、临主干道状况、行道宽度等 7个因子在影响园林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中起关键性作用;(2)上海城市鸟类数量、多样性呈单一化趋势,而且公园绿地内大面积水体等建设方案并不利于鸟类的栖息。
葛振鸣王天厚施文彧周立晨薛文杰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城市园林春季
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2
2006年
于2004~2005年冬季对上海农田泽蛙的蛰眠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中的路径、田埂和沟渠岸边地下洞穴是泽蛙的主要越冬场所。蛰眠洞穴共用率高达34.0%,超过62.2%的泽蛙与其它个体共用洞穴蛰眠,各共用洞穴内的泽蛙只数为2~6只不等。泽蛙主要利用已有的地下洞穴蛰眠。86.6%蛰眠期的泽蛙为1龄个体。
王晶琳薛文杰李乃兵王晓黎姜海瑞徐宏发
关键词:泽蛙洞穴农田
上海农田泽蛙年龄组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对2005年4~10月在上海农田随机捕获的369只泽蛙的体长、体重指标进行测量,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年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特征,以及以往的研究作对照,推断出泽蛙4个年龄组对应的个体年龄以及相应的生长指标特征。结果为体长15~31mm可鉴定为1龄个体和小于8月龄的2龄个体,32~39mm个体可鉴定为2龄个体,40~45mm为3龄个体,48~51mm为4龄个体,认为该方法可用于泽蛙的年龄鉴别。
王晶琳薛文杰李乃兵王晓黎
关键词:泽蛙年龄组年龄结构聚类分析
陕西凤县林麝的冬、春季食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对陕西凤县野生林麝冬季和春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麝冬季主要取食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和乔木的落叶,经检验确认的有14科16种;春季主要以当年生枝条以及非禾草类草本植物为食,共确认17科18种。其中黄瑞香Daphne giraldii和色木槭Acermono分别为冬季和春季主要食物,分别占该季食物的20.51%和11.16%。另外,林麝也取食禾草类植物,取食量从冬季的3.01%上升至春季的9.02%。
张履冰徐宏发薛文杰姜海瑞孟秀祥
关键词:林麝食性
陕西凤县春季林麝生境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2006年4~5月,在陕西凤县共设置41个20m×20m的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林麝春季喜欢选择在海拔1700~2100m、灌木盖度、竹子密度、倒木密度、树桩密度、动物干扰程度均较低、坡度≥40°、半阴半阳坡、远离人类生产活动、有土质覆盖的生境。其他生态因子郁闭度、隐蔽级、乔木密度、灌木密度均以适中为准。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前7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6.63%,基本上反映了林麝春季栖息地的特征。在前7个公共闪子巾,占有较高信息载荷系数的变量依次为灌木盖度、树桩密度、乔木密度、活动基底、隐蔽级、人为干扰、竹子密度。
姜海瑞薛文杰王淯胡忠军肖宇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生境选择
麝的生物学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麝为典型的林栖小型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药用、经济和学术研究价值。概述了形态、分类、地理分布、栖息地、家域、食性、种群数量、繁殖、饲养、天敌与疾病等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姜海瑞徐宏发王晓黎薛文杰
关键词:珍稀物种生物学特性
陕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被引量:16
2007年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0-2 450 m),这种分布的差异可能与坡向和人为干扰有关。总之,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密度极低,迫切需要加强保护,恢复种群。
胡忠军王淯薛文杰姜海瑞徐宏发
关键词:动物学林麝种群密度生境
陕西凤县林麝家庭养殖:历史、现状与繁殖特性被引量:14
2007年
通过访问调查,对陕西凤县林麝家庭养殖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1年是凤县林麝养殖的发展缓慢期,2002~2005年是快速发展期。2005年底,该县有林麝养殖户40家,存栏数为447头。大多数家庭林麝养殖规模小,近一半(47.5%)养殖户的存栏数不超过5头,大多数养殖户(65%)的存栏数低于10头。圈养林麝具偏雄性死亡特征,主要在5月繁殖,每胎产仔1.6±0.5只,双胎率为62.2%,雌雄比为0、946:1。目前,所有养殖户养殖林麝的主要目的是销售种源,绝大多数养殖户对林麝养殖前景看好,并将扩大养殖规模。对林麝家庭养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胡忠军王淯薛文杰姜海瑞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家养存栏数繁殖特性死亡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