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亚兵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骨折
  • 7篇关节
  • 5篇内固定
  • 5篇钢板
  • 4篇胫骨
  • 3篇远端
  • 3篇入路
  • 3篇术后
  • 3篇缺损
  • 3篇踝关节
  • 3篇踝关节骨折
  • 3篇疗效
  • 3篇螺钉
  • 3篇关节骨折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植骨
  • 2篇植骨治疗
  • 2篇平台骨折
  • 2篇切口
  • 2篇舟状骨

机构

  • 15篇常州市武进中...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东南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23篇袁亚兵
  • 10篇徐鹏
  • 9篇李冰
  • 9篇刘延辉
  • 8篇张兴州
  • 8篇俞伟忠
  • 7篇何建新
  • 5篇袁延红
  • 4篇徐鹏
  • 2篇谢杨
  • 2篇章庆国
  • 2篇李云峰
  • 1篇郭超
  • 1篇齐新生
  • 1篇刘朝红
  • 1篇尹立红
  • 1篇张娟
  • 1篇张春才
  • 1篇董生
  • 1篇郭宗科

传媒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近期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比较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34例)和“L”形切口组(36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长)、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评分)、B?hler角、Gissane角、术后足部恢复优良率(Maryland足踝部评分标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长均显著低于“L”形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小切口组术后6个月评分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hler角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Gissane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小切口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I及SF-36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小切口组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外侧“L”切口,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更有利于足踝功能恢复。
钱志鹏袁亚兵周金
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舟状骨折(附9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C臂下手法复位后经皮穿刺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腕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臂下复位后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骨折患者9例,按改良Herbert舟骨折分型:A2型1例,B2型5例,B3型3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3~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折性愈合标准。Cooney评分总体疗效:优8例,良2例,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5~10.6周,平均8.5周。结论对于一些能闭合复位的新鲜腕舟骨折,C臂下手法复位后应用Heberden螺钉经皮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何建新袁亚兵袁延红
关键词:舟骨骨折内固定
新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2023年
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科采用新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治疗1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78岁。均为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伤后至手术时间3~5 d。
李冰袁亚兵张兴州袁延红李云峰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肾上腺髓质素与骨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肾上腺髓质素 (ADM)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肽 ,分布于全身骨组织中 ,在体内、体外都对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 ,在体内还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 ,目前尚未发现对破骨细胞有直接影响。ADM受体与ADM协同表达于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中 ,体现为ADM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节骨代谢。ADM肽段的成骨活性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制备展示了乐观的前景。
袁亚兵章庆国
关键词:ADM骨代谢肾上腺髓质素有丝分裂调节肽旁分泌
肘关节置换术后定制假体翻修1例
2024年
患者,男,65岁,15年前因右肘创伤性关节炎在当地医院行肘关节置换术治疗,2023年9月27日再次摔伤右肘部,于10月6日至我院就诊。X线片显示:右肘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骨折移位明显伴假体松动。予3D打印定制假体,在颈丛+吸入复合麻醉下行翻修术治疗。
张兴州徐鹏李冰何樟宁朱文杰刘怡振袁亚兵
关键词:肘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骨缺损
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治疗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笔者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治疗初始均采用保留原股骨干髓内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以空心钉于髓内钉主钉近端前或后固定。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进行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其中3例为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漏诊,7例为手术操作、器材所致,2例为过早负重所致。11例股骨颈骨折愈合良好,1例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优8例,良2例,中1例,差1例。结论应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合并股骨颈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漏诊、规范操作、恰当锻炼可有效减少此并发症发生。
袁亚兵谢杨刘延辉俞伟忠徐鹏张春才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股骨颈骨折
“愈伤合剂”防治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骨筋膜间室内压增高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愈伤合剂治疗,并行骨筋膜间室内压监测,发现中药对骨筋膜间室内压控制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3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男49例,女14例;
袁亚兵谢杨刘延辉俞伟忠徐鹏芮立宁
关键词:闭合性骨折胫骨
经腋窝后缘入路与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经腋窝后缘入路与经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治疗Miller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新鲜肩胛骨骨折(MillerⅡ、Ⅳ型)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腋窝后缘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6~71(39.2±6.5)岁;Miller分型,Ⅱ型5例,Ⅳ型8例;摔伤9例,车祸伤4例;右侧7例,左侧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4.07±0.86)d。肩胛骨外侧缘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7~63(43.6±8.5)岁;Miller分型,Ⅱ型7例,Ⅳ型8例;摔伤10例,车祸伤5例;右侧6例,左侧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4.20±0.67)d。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即刻盂极角(glenopolar angle,GPA)等情况。分别于术后3、6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于术后6个月评价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或断裂。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8~12(9.6±1.5)个月。腋窝后缘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分别为(76.92±5.60)min、(84.86±10.08)ml,优于肩胛骨外侧缘组(84.67±6.93)min、(115.00±12.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后缘组、肩胛骨外侧缘组术后即刻GPA[(36.62±0.87)°、(36.20±0.82)°]较术前[(16.10±1.14)°、(16.20±1.20)°]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6个月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腋窝后缘组Constant-Murley评分(75.00±4.02)分高于肩胛骨外侧缘组(70.86±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腋窝后缘组关节活动度前屈(160.38±13.61)°、外展(154.61±13.91)°、外旋(83.08±2.53)°、内旋(62.69±2.59)°、后伸(51.54±3.15)°,大于肩�
李冰徐鹏袁亚兵张兴州何樟宁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治疗3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术后3例皮肤浅表坏死,二期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镙钉松动、钢板断裂、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采用Merchan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2%。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复位方便、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
俞伟忠刘延辉何建新袁亚兵徐鹏
关键词:双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成骨细胞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后结合陶瓷复合物体内移植成骨观察
目的:将成骨细胞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陶瓷复合物支架中,进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细胞长满后将MSC与成骨细胞混合培养,数量比为2∶1,混合培养3天,收集细胞,按...
袁亚兵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骨缺损修复新骨形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