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芳奕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王宽诚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动物源性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医疗器械产品
  • 1篇真皮
  • 1篇真皮基质
  • 1篇牛病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器械
  • 1篇自体
  • 1篇自体表皮
  • 1篇脱细胞
  • 1篇脱细胞真皮
  • 1篇脱细胞真皮基...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排斥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作者

  • 2篇史新立
  • 2篇谭芳奕
  • 1篇陈冰
  • 1篇奚廷斐
  • 1篇王召旭
  • 1篇解慧琪
  • 1篇杨志明
  • 1篇戴建武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疯牛病病原体研究及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思考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介绍关于疯牛病的基本知识,并对哺乳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作简要介绍。方法查阅近年来对疯牛病、新克雅氏病、朊病毒的研究概况、检测方法、灭活方法,欧美等国对牛羊源性相关材料的控制措施以及国内对相关产品的管理方法相关的文献,综合分析。结果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citis,BSE)。该病与羊瘙痒病具有同源性,它们与人类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均是海绵状脑组织病变,由Prion蛋白引起。疯牛病主要以缓慢破坏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为特征。结论由于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在原材料方面存在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同时Prion蛋白对传统的杀灭方法有较强抵抗性,因此,加强对这类产品的源头控制及灭活工艺等生产质量体系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从而保证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的使用安全有效。
史新立谭芳奕王召旭奚廷斐解慧琪杨志明戴建武
关键词:疯牛病克-雅氏病医疗器械
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85年Heck等报道应用异体真皮作为自体表皮的移植载体,将二者复合移植于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的切痂创面,取得了较好的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但此后的应用和研究发现,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所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源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史新立谭芳奕陈冰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MATRIX免疫排斥反应成纤维细胞自体表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