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艳婷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肿瘤
  • 8篇血肿
  • 8篇血肿瘤
  • 8篇血肿瘤屏障
  • 8篇缓激肽
  • 8篇激肽
  • 7篇教学
  • 5篇蛋白
  • 4篇人体解剖学
  • 4篇人体解剖学与...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学
  • 4篇组织胚胎学
  • 4篇解剖学
  • 4篇解剖学与组织...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血脑
  • 3篇血脑屏障
  • 3篇热休克

机构

  • 15篇沈阳药科大学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谷艳婷
  • 11篇薛一雪
  • 8篇秦丽娟
  • 7篇张田
  • 5篇孙娜
  • 4篇张志勇
  • 3篇王艳蕾
  • 3篇刘云会
  • 3篇贾永森
  • 3篇张弘
  • 2篇于德水
  • 2篇郭静
  • 2篇王东春
  • 2篇张文丽
  • 2篇张桦
  • 2篇梁君
  • 1篇周洪霞
  • 1篇李长有
  • 1篇范仲凯
  • 1篇于杨

传媒

  • 7篇高等药学教育...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钙激活性钾通道在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脑肿瘤屏障机制中的大鼠在体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钙激活性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potassiumchannel,KCa)在缓激肽(bradykininBK)选择性开放血脑肿瘤屏障(bloodbraintumorbarrier,BTB)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颈内动脉分别灌注BK、KCa通道激动剂NS1619以及灌注BK后再灌注KCa通道阻断剂IBTX,取肿瘤标本电镜观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颈内动脉灌注BK后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Westernblot法测定肿瘤组织KCa通道蛋白的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经颈内动脉分别灌注BK和NS1619后,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吞饮小泡增加,依次灌注BK和IBTX后,未观察到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吞饮小泡增加;脑胶质瘤大鼠模型经颈内动脉灌注BK后,其肿瘤内血管内皮细胞的KCa通道蛋白增加,且灌注后10min增加最为显著。结论:KCa通道蛋白的表达增多可能是BK选择性开放BTB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梁君张桦谷艳婷薛一雪刘云会
关键词:血脑屏障缓激肽
大鼠脊髓压迫损伤后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压迫损伤后COX-2mRNA和蛋白在脊髓组织内表达的时间特征,以及COX-2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以压迫装置致脊髓损伤后,在伤后不同时间点(30min、3h、6h、24h、72h、1w)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OX-2mRNA和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COX-2mRNA和蛋白伤后30min表达开始增加,于伤后6h达到峰值,伤后1w表达接近基础水平。免疫组化提示,COX-2蛋白在假手术组表达仅见于脊髓血管内皮细胞,伤后COX-2蛋白表达见于损伤区附近脊髓灰质内的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心部位COX-2免疫阳性细胞少见。结论脊髓压迫损伤早期可快速诱导COX-2基因的表达上调和蛋白的合成,伤后COX-2蛋白分布发生变化,主要位于脊髓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
于德水纪宇红张宝辉谷艳婷刘丽波吕刚
关键词:环氧化酶-2脊髓损伤脊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于“产出导向理论”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2023年
打造“一流课程”即“金课”是国家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具体举措,是对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关于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十分匮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临床药学专业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不同程度影响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新时代“懂医精药”的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研究以“产出导向理论”为指导,结合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谷艳婷臧凌鹤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混合式教学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TNFR差异表达对rhTNF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差异表达对rhTNF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影响。方法建立TNFR1/TNFR2高表达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并与C6胶质瘤细胞一起通过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血肿瘤屏障模型。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TNFR的表达水平。荧光分析法测定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TNFR1高表达时,rhTNF开放血肿瘤屏障的程度最大。而TNFR2高表达时,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rhTNF可能是通过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TNFR1结合而引起血肿瘤屏障开放的。
秦丽娟王健谷艳婷张田王艳蕾薛一雪
关键词:胶质瘤血肿瘤屏障TNFR
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胶质瘤大鼠模型,动态监测经颈总动脉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ELISA法测定胶质瘤组织内CTX的含量。观察分别给予rhTNF、CTX和rhTNF(120 min)+CTX的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给胶质瘤大鼠注射rhTNF后,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增加,于120 min达最大后开始减小。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胶质瘤组织内CTX含量明显高于单独给予CTX组。与其他组相比,rhTNF(120 min)+CTX能明显延长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论:胶质瘤大鼠给予rhTNF 120 min时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最大,此时进入胶质瘤组织的CTX含量最多。
秦丽娟谷艳婷张田王艳蕾张一兵贾永森周洪霞张志勇薛一雪
关键词:胶质瘤血肿瘤屏障RHTNFCTX
VEGF_(121)转染对诱导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VEGF基因转染对VEGF诱导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提供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应用VEGF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后,再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I/VEGF121转染分化后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能力。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兔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VE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后表达VEGF蛋白,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凋亡能力下降。结论转染VEGF是促进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有效途径,可望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提供血管内皮细胞衬层,为人工血管内皮化开辟一种新的途径。
范仲凯谷艳婷曹阳张明超于德水陈毅王岩峰李长有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的作用及其与TNF-α、MAPK以及NF-κB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屏障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mRNA的转录水平(RT-PCR技术)、NF-κ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血瘤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法)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6CM对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occluding表达的影响。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增加,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减少。C6CM作用于体外血瘤屏障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及NF-κB含量减少,且均于第120 min时达最低水平后开始增加。与此同时,体外血瘤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g的表达水平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缓激肽可诱发C6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能是通过减少BMEC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和NF-κB的含量而导致血瘤屏障上occluding的表达减少,进而引起血瘤屏障开放的。
秦丽娟薛一雪谷艳婷张田孙娜张伟张志勇张文丽郭静
关键词:缓激肽紧密连接蛋白血瘤屏障MAPKNF-ΚB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体会
2022年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基础课程,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药学后继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包括解剖学实验和生理学实验两部分内容。该课程涉及的医学专业术语繁多、动物实验技术难度较大,对于医学基础相对薄弱且从未做过动物实验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很难在课堂上完全掌握实验的原理、动物操作要领及关键实验技术。为了提高本科药学相关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我校生理教研室以更新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为手段,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和评价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谷艳婷王佳虹臧凌鹤张弘阎晓丹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跨校修读学分教学体会
2023年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沈阳药科大学针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专业需求,开设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基于目前教学中存在课程学时相对不足、人体标本匮乏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医学基础相对薄弱等方面问题,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医学院校深厚医学基础,通过线上跨校修读学分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工作。教学实践结果显示: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笔者通过对本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实践,阐述其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评价了此模式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分析了目前跨校修学分教学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期望对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谷艳婷臧凌鹤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混合式教学
基于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四步式”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法在双语药学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2023年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文着眼于人体解剖生理学奠定医学基础和衔接药学专业课的重要地位,立足于药学英语专业的培养要求,以“人体生理—人体病理—药理”为主线进行科研创新思维训练的同时,分别从“归纳汇总文献”“规范写作格式”“提炼科学问题”和“培养创新思维”出发构建“四步式”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法对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写作训练。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训练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英文科研写作能力。本次研究阐明了“四步式”文献综述写作训练法对药学英语专业学生文献综述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为该方法应用于其他药学专业的文献综述写作训练以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奠定基础。
张弘金戈王佳虹谷艳婷于杨徐静华殷世亮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双语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