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锐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弹塑性
  • 1篇动车
  • 1篇动车组
  • 1篇动力学仿真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学建模
  • 1篇动力学建模与...
  • 1篇信号
  • 1篇应急处置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摄像
  • 1篇摄像头
  • 1篇实时信号
  • 1篇事故救援
  • 1篇瞬态动力学分...
  • 1篇铁道
  • 1篇铁道车辆
  • 1篇屏显

机构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邓锐
  • 2篇唐兆
  • 1篇肖守讷
  • 1篇罗仁
  • 1篇翟婉明
  • 1篇阳光武
  • 1篇李华丽
  • 1篇侯传伦

传媒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事故救援虚拟演练交互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事故救援虚拟演练交互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摄像头、屏显设备、VR设备和标识套;摄像头固定于屏显设备上方拍摄活动区域人物运动的每一帧图像;操作者可在相应部位佩戴标志套,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通过摄像头实时获取到人...
唐兆邓锐
文献传递
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置方案虚拟演练与验证系统
高速铁路安全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现代铁路安全的重点研究方向。传统的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置方案从设计到演练与验证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方案演练与验证环境;二是方案演练与验证成本较高;三是方案演练与验证中反复操...
邓锐
关键词:应急处置
文献传递
机车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预测
长期以来,构架作为铁道机车车辆系统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构架结构静强度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计算,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评估从而得到保证。构架在动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评估一般只有在其制造完成后,通过相...
邓锐
关键词:机车转向架构架结构
文献传递
人工智能算法在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梳理了人工智能算法在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实例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中常用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归纳和评述了2种学习算法在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分类;从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动力学性能预测与动力学性能优化等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在力元建模和仿真、轨道不平顺预测、运行平稳性预测、噪声预测、侧风安全性预测、运行安全性预测、悬挂优化、轮轨匹配优化、结构优化以及主动与半主动控制等领域的优势和局限性,指出了现阶段人工智能算法在动力学仿真应用中主要面临的训练样本缺乏、泛化能力不够、可解释性欠缺等问题;展望了今后人工智能算法和车辆系统动力学交叉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经典力学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的混合建模理论可作为之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算法对解决随机动力学中的随机不确定性,提高随机动力学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与优化算法相结合来实现动力学性能优化,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势。
唐兆董少迪罗仁蒋涛邓锐张建军
关键词:铁道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轮轨冲击对构架疲劳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以三轴机车转向架构架为例,建立其轮轨冲击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龙格-库塔积分法得到了轮轨冲击的载荷时间历程,分析了轮轨动态冲击对构架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轮对、构架、车体的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构架危险点的应力时间历程,结合材料的S-N曲线以及疲劳损伤累积准则,进行了构架的疲劳寿命计算,得到轮轨低接头冲击下构架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构架的应力响应并不与轮轨处的激励同时达到最大,且在激励结束后有一较长的响应过程;轮轨冲击对构架的疲劳影响较大,尤其对轴箱弹簧座处的侧梁下盖板的寿命影响最为显著,在25·0m轨长的错牙接头作用下,其疲劳寿命为5·15×106km。
肖守讷李华丽阳光武邓锐
关键词:车辆工程瞬态动力学分析
曲线磨耗状态下轮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基于现场实测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段正常磨耗范围内典型轮轨型面,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轮轨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车轮与钢轨的实际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轮轨材料本构模型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弹塑性材料模型,计算分析曲线段不同磨耗程度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随着75 kg.m-1钢轨侧磨量的增加,轮轨接触斑面积呈增大趋势,钢轨最大Mises等效应力逐渐降低,轮轨踏面廓形逐渐相互匹配,接触状态得到改善;在钢轨侧磨量从0 mm增加到5 mm过程中,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较大,钢轨处于剧烈磨耗阶段,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剥离掉块等接触疲劳伤损,钢轨侧磨量超过5mm后,轮轨接触状态变化趋于平缓,钢轨处于稳定磨耗阶段。
侯传伦翟婉明邓锐
关键词:轮轨接触钢轨侧磨有限元法弹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