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利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文学
  • 10篇明代
  • 9篇诗学
  • 9篇复古
  • 6篇代文
  • 5篇后七子
  • 4篇七子派
  • 3篇晚明
  • 3篇文人
  • 3篇文坛
  • 3篇明代复古派
  • 3篇复古派
  • 2篇学史
  • 2篇汪道昆
  • 2篇文人群体
  • 2篇文学史
  • 2篇文学特征
  • 2篇近世
  • 2篇近世文学
  • 2篇克隆

机构

  • 3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1篇郑利华
  • 1篇傅强
  • 1篇张民
  • 1篇赵寿元
  • 1篇胡媚媚
  • 1篇蓝斐
  • 1篇余龙
  • 1篇胡培蓉

传媒

  • 5篇复旦学报(社...
  • 4篇文学遗产
  • 4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求是学刊
  • 2篇文学评论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古代文学理论...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8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世贞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调协与变向被引量:1
2016年
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上,相继掀扬诗文复古思潮的前后七子,多被视为呈现共同或近似文学理念而相承接的两大流派。然彼此间的差异同时存在,就诗学领域而言,作为后七子核心人物的王世贞,除步武李、何诸子之理路,同时提出诸多与之相异的主张,显示其诗学立场作出的某种自我调整。无论是他拟出"模拟之妙"的命题,及其倾向法度自然运用的艺术之境的铸造,还是对周密而严饬诗法体制的建构,体现了复古意识的抬升以及文学技术思维的强化,而倾重精工与雅饬的取向,则集中表明其对理性化诗歌审美范式的标立。凡此提示七子派诗学发展至王世贞时代的一种变化特征及复杂走向。
郑利华
关键词:七子派
“嘉靖八才子”与明代正、嘉之际文坛的复古取向被引量:4
2007年
由以李、何为代表的前七子掀扬的复古思潮,流延至正、嘉文坛激起了不同的回应,演变成或承续其绪、或悖逆其势的两极发展态势,“嘉靖八才子”成为体现此际文坛复古发展态势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文学复古问题上作出的具体反应,涉及到对于前七子文学活动性质的不同理解以及对文学自身价值功能认知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八才子”文学态度的歧异分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正、嘉之际文坛复古态势发展变化的某种复杂性和曲折性,显示了不同复古取向之间形成的对抗情势。这除了体现对相关问题的反思趋于深化之外,也表明它们彼此的分歧在朝内在深层的角度扩展。
郑利华
陈广宏《竟陵派研究》刍议被引量:1
2007年
郑利华
关键词:竞陵派中国古代文人中国文学史研究文学派别晚明时期
一部别开生面的元代文学研究力作——评邱江宁教授《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
2022年
《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一书,力图贴近元王朝之历史境域,主要通过宏阔的时空观照,结合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考察元代文人群体的崛拔和流动过程,并透过对文人群体地理分布特征的分析,探究它们的流动背景、流向区域以及由此发生的特定影响。
郑利华
关键词:元代文人群体
应合与变转:李维桢诗学旨义的二重面向
2021年
作为明代后七子的新生代成员,李维桢将汉魏、唐代以及明代诗歌树为承继《诗经》传统的三大高峰,显示对诗歌史的明晰勾画与定位,这与他的派别身份和同情七子派而凸显其在有明诗坛历史作用的立场相绾结。但这种诗歌史的勾勒,并不能完全代表李维桢面向不同历史时期诗歌品格所做的审察,包括涉及具体的宗尚目标,情形显得相对复杂,这彰显了他与七子派诸子诗学观念的共识与分异。同时,这种共识与分异又体现在他对于如何合理利用古典资源问题的诠释。除了维护学古习法的正当性或合理性外,又面对诸子从事的复古实践及其发生的负面影响,激发富于针对性和经验性的防范意识,突出了在利用古典资源关键问题上的自我认知。
郑利华
八旗诗人宝廷结社考论——以“消夏”“消寒”诗社为中心被引量:1
2016年
晚清八旗诗人宝廷结社频繁,其中"消夏诗社"与"消寒诗社"颇具代表性。《偶斋诗草》记载了丰富的相关资料,为梳理宝廷结社的脉络提供了线索。"消夏""消寒"诗社的历次集会及其作品,展现了宝廷罢官之后的交游群体和人生态度,反映出八旗诗歌在当时的发展状况,也加深了我们对晚清八旗诗人群体的认识。该组诗社在集会活动方面表现出时序性、地域性、避世倾向等特征。宝廷"消夏""消寒"诗社,明显异于同时代诗社的高亢腔调,透露出八旗诗人政治改革失败的无奈走向和回避社会现实的哀怨心声。八旗制度在晚清社会逐渐瓦解,而八旗诗人和诗歌的数量却不断增长,创作水平和艺术技巧亦趋高超。从这个角度看,结社对于诗歌的发展功不可没。
郑利华胡媚媚
关键词:诗社
李东阳诗学旨义探析——明代成化、弘治之际文学指向转换的一个侧面
本文对明代成化、弘治之际文学指向的转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明代至成化、弘治之际,文学领域可以说处于一种新旧现象并存或交替的特殊时期,历史既依循其自身的惯性,顺延着其原有的存在方式,继续它的行程并发挥相应的影响;与此同时...
郑利华
关键词:古代文学明代诗学
文献传递
人类肽-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的cDNA克隆、组织表达谱特征及染色体定位被引量:1
2000年
蛋白质结构中某些氨基酸的氧化和还原是生物体内对蛋白功能的一种调控方式.甲硫氨酸(Met)被氧化则变为甲硫氨酸亚砜(Met(O)),它可导致所在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但肽-甲硫氨酸亚砚还原酶(Peptide 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msrA)则可使甲硫氨酸亚砜还原为甲硫氨酸,使其所在蛋白质重新恢复活性.为了研究人体中Met氧化还原的机制,以牛msrA 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筛选人EST数据库,依据若干同源EST的信息从人cDNA分子库中克隆到一个长1255hp的人MSRA cDNA.该CDNA包含一个长705 bp的可读框,它编码了 235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与牛和大肠杆菌的msrA基因的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88%和61%.表达谱分析发现,该基因在人体大多数组织中均有一条长约1.6kb的转录本,并在肾中呈高表达.应用辐射杂种细胞株定位系统(radiation hybrid mapping panel, RH mapping)将该基因精确定位在人染色体8p22~23区带的DSS518和D85550位标之间。
胡培蓉余龙张民郑利华蓝斐傅强赵寿元
关键词:CDNA克隆染色体定位
论中国近世文学的开端问题被引量:5
2002年
近世文学代表着封建制后期已包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文学。元代乃至上溯到金末 ,文学中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某种近世性的倾向 ,包括文学与市民的密切关系、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等特性 ,因而这一时期成为中国近世文学的萌生期。
郑利华
关键词:近世文学文学特征
《诗源辩体》与明代复古诗学的重新整合
2022年
许学夷《诗源辩体》,体现了纠驳前人之说以指引诗道的自觉意识,其基本宗旨乃在于重新确立诗歌复古的方向,变革“近世”的“背古师心”现状。该书论述的基本思路与七子派的复古诉求比较接近,对诸子的论诗之见或有汲取。然又并非对诸子之论的单纯承袭,而是在汲取应和之际间辨其中之得失,凝聚着作者个人的阅读经验和独特思考。特别是较之王世贞、胡应麟等人相对体系化的诗学论见,该书表现出更为详密、中正、严饬的思想结构,尤其集中反映在宋前诗歌价值序列的系统展示,宋、元、明诗的全面检视,以及“诗先体制”说的具体阐释等方面,实是对明代复古诗学的重新整合。
郑利华王婷
关键词:《诗源辩体》复古诗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