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雄

作品数:16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膀胱
  • 4篇疗效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膀胱癌
  • 3篇原位
  • 3篇原位回肠新膀...
  • 3篇原位回肠新膀...
  • 3篇手术
  • 3篇输尿管
  • 3篇尿管
  • 3篇前列腺
  • 3篇切除
  • 3篇新膀胱
  • 3篇结石
  • 3篇回肠
  • 3篇回肠新膀胱
  • 3篇回肠新膀胱术
  • 3篇膀胱切除
  • 2篇电切

机构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郑志雄
  • 11篇伍伯聪
  • 10篇吴岑
  • 9篇黄志扬
  • 7篇张文彬
  • 5篇苏仲宁
  • 5篇吕联辉
  • 5篇林俊雄
  • 3篇辛明华
  • 3篇黄应福
  • 3篇辛军
  • 3篇蔡经爽
  • 2篇赖晋晋
  • 2篇叶燕乐
  • 2篇傅长德
  • 2篇邱开颜
  • 1篇黄书堤
  • 1篇何青
  • 1篇黄卫文
  • 1篇孙安毅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不同包皮环切术式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组(A组)、中国商环环切手术组(B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C组),各80例。比较3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血肿、水肿发生率、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外观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A组手术耗时长、出血量比较多(P<0.01)。B组术后疼痛评分最高,患者耐受性差,愈合时间最长,水肿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术后随访3个月,三组外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是简单、便捷、安全的手术方法,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叶燕乐郑志雄伍伯聪张文彬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中国商环
经腹膜后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比较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单侧肾上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经腹膜后入路56例和经腹腔入路63例,分别行两种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中转开放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组胃肠道恢复时间较经腹腔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组住院时间较经腹腔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发生肾损伤1例,经腹腔入路发生肝损伤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中转开放手术3例,经腹腔入路组发生中转开放手术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与经腹腔入路均适合于肾上腺手术,而经腹膜后入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的特点,值得推广。
邱开颜郑志雄林俊雄洪泓长
关键词:肾上腺手术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经腹腔入路
微小RNA-599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检测膀胱癌患者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599的相对表达水平,及转染miR-599后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泉州第一医院的40例膀胱癌患者的标本和4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599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实验分为miR-599模拟体(mimics)组和阴性对照组(NC)。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划痕实验和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过表达miR-599后,对563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与正常膀胱组织比较(1.068±0.451),膀胱癌组织miR-599相对表达水平(0.362±0.290,χ^2=14.040,P<0.05)明显下调,且与患者与肿瘤TNM分期明显相关(χ^2=4.177,P<0.05)。膀胱癌5637细胞系的miR-599相对表达量(0.313±0.087)明显低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6±0.164,P<0.05)。与NC组比较,563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51.2±4.5)%、迁移率为(32.4±6.2)%和侵袭率为(39.2±7.3)%,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599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呈低表达状态,且与膀胱癌患者肿瘤分期(TNM分期)明显相关。miR-59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过表达miR-599能够明显抑制563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吴岑郑志雄黄志扬伍伯聪吕联辉张巍张文彬
关键词:膀胱癌迁移病理参数
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学习曲线分析
目的 研究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并对学习曲线进行分析。方法 2010 年1 月~2017 年8 月我科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患者78例,按手术时间顺序...
吴岑郑志雄黄志扬张文彬
关键词: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
CD2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CD2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40例新鲜前列腺癌组织及相应的36例癌旁组织,4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取自TURP手术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前列腺癌、36例癌旁前列腺组织、4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CD24的表达水平;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CD24的表达量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布情况、术前血清PSA含量、术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和是否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中CD24的阳性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值均明显高于癌旁前列腺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均P<0.05);术前血清PSA≥10ng/ml、术后Gleason评分≥8分(低分化)、临床分期T4期和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CD24的阳性细胞率及MFI值均明显高于对应组(均P<0.05);且CD24的表达随着术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进展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CD2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加,检测CD24的表达水平可协助判断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情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庆黄志扬张文彬郑志雄孙安毅
关键词:前列腺癌CD24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以来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3~65岁。包括颈椎损伤1例,胸椎损伤2例,腰椎损伤6例,其中四肢瘫1例,下
黄卫文何青郑志雄
文献传递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辅助排石的作用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评估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单发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老年男性患者,结石6~15 mm,均接受ESWL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组1、组2、组3),组1予以安慰剂治疗,组2予以坦索罗辛(0.2 mg,每晚顿服)治疗,组3予以坦索罗辛(0.2 mg,每晚顿服)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1次/d)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个月或结石完全排净或者至更改其他治疗方案。结果组2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分别与组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的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率、石街形成率、肾绞痛发生率、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与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组3的结石排净率高于组2(P=0.032),肾绞痛发生率、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低于组2(P=0.031,0.039)。组2与组3的药物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于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傅长德辛军沈倚天辛明华伍伯聪黄志扬吴岑郑志雄赖晋晋
关键词: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监测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数目,探讨其对膀胱癌复发和转移的早期监测、临床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87例膀胱癌患者及40例同期膀胱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将87例膀胱癌患者进一步分为非肌层浸润组(55例)和肌层浸润组(32例),膀胱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芯片分选法检测外周血中CTC,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CTC数量,比较不同CTC数量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未检出CTC,非肌层浸润组患者CTC检出数为(9.38±11.35)/10 ml,明显少于肌层浸润组患者的(23.28±11.74)/1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膀胱癌患者CTC检出数均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检出CTC的非肌层浸润组患者1年复发率低于检出CTC的非肌层浸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出数为(0~20)/10 ml及≥21/10 ml的肌层浸润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的CTC是膀胱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对膀胱癌临床疗效评价、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吴岑郑志雄黄志扬伍伯聪吕联辉张巍张文彬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膀胱癌
A群链球菌热灌注治疗对经尿道电切术后高危型腺性膀胱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A群链球菌热灌注治疗对经尿道电切术后高危型腺性膀胱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高危型腺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均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试验组行A群链球菌热灌注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化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膀胱镜检查及OABS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排尿功能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骨髓抑制、尿道狭窄、膀胱挛缩等不良反应而停止灌注治疗。术后第9和第12个月试验组患者OAB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术前至术后第12个月,两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逐渐减少,最大尿流率逐渐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3、6、12个月试验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减少,最大尿流率升高(P<0.05)。结论 A群链球菌热灌注治疗TURBT术后高危型腺性膀胱炎可改善患者排尿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叶燕乐陈清霞黄志扬张文彬郑志雄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A群链球菌热灌注治疗排尿功能
腰背部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附80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腰背部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采用经腰背部小切口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共80例病历资料,均为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最大25mm×13mm,最小12mm×10mm,病程1~5年。结果80例手术均成功,切口长4—5cm,平均4.5cm,手术时间30~80min,平均45min,取石完整,无残余结石,术中出血量平均约20ml,无腹膜损伤。住院时间6~8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61例随访3~12个月,肾积水明显减轻,无输尿管狭窄。结论行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切断肌层、不损伤神经,符合患者生理特点,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值得无条件开展微创手术的医院推广的手术方法。
吴岑伍伯聪苏仲宁郑志雄邱开颜蔡经爽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小切口取石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