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NF-α、IL-5、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NF-α、IL-5、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患者予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治疗,B组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C组患者予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及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耶格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测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5(IL-5)的浓度。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FEV_(1)、PEF、TNF-α及IL-5水平差异。结果:所有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5水平明显降低,而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组TNF-α及IL-5水平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哮喘患者治疗后,FEV_(1)及P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组FEV_(1)及PEF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哮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改善,而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组优于单药治疗组。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肺功能。
- 闫梅
- 关键词:孟鲁司特布地奈德生活质量肺功能白细胞介素-5
- 重症肺炎患者地塞米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CRP、PC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地塞米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行地塞米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CRP、PCT、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WBC)、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等水平变化及不良症状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血清指标及WBC、PCO_(2)、PO_(2)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RP、PCT、IL-17、TNF-α、WBC、PCO_(2)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行地塞米松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缩短地塞米松用药时间,确保用药安全的同时提升治疗效果,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降低,为重症肺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 闫梅张雪梅张成
- 关键词:重症肺炎地塞米松孟鲁司特钠有效性CRP
-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0例老年肺炎患者依据Fine危险分层分为重症肺炎组(12例)和普通肺炎组(1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肺炎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1.06±0.19)mg/L,普通肺炎组为(0.88±0.16)mg/L,对照组为(0.35±0.18)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老年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 闫梅张成王瑞玲于学勇
- 关键词:肺炎D-二聚体老年人
- 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闫梅张成王瑞玲于学勇
- 关键词:孟鲁司特肺功能
- 慢性哮喘患者血清电解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慢性哮喘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方法观察98例慢性哮喘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清钾、镁及磷水平。结果血磷水平对照组为(1.16±0.11)mmol/L,哮喘组为(1.10±0.20)mmol/L,两组比较t值为2.62,P值为0.01。哮喘组与对照组血钾与血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哮喘患者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磷血症。
- 闫梅张成王瑞玲于学勇
- 关键词:慢性哮喘水电解质失调镁钾
- 小儿哮喘病与BMI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儿童肥胖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0例儿童,其中哮喘患儿100例,对照组100例,计算BMI值,BMI=[体重(kg)/[身高(m)]2。当BMI≥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或BMI>30诊断肥胖。结果22%哮喘患儿肥胖,而对照组为8%,两组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两组儿童在年龄分布和性别构成上差异均没有显著性。结论哮喘是儿童肥胖发病的危险因素。
- 闫梅姜鲁宁蔡文仙
- 关键词:哮喘肥胖体重指数
- 血清CCL28、SD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28(CCL28)、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病例A组,选取100例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作为病例B组,10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血清CCL28、SDF-1水平,并分析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CCL28、SDF-1水平与肺动脉压参数、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对比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病例A组的血清CCL28、SDF-1水平显著高于病例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B组的血清CCL28、SD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A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肺血管阻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残总气量百分比(RV/TLC)高于病例B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低于病例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A组患者的血清CCL28、SDF-1水平与mPAP、肺动脉楔压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FEV_(1)pred%、RV/TLC、DLCO无关(均P>0.05)。病例A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CL28、SDF-1水平及mPAP、肺动脉楔压、肺血管阻力、PaCO_(2)、RV/T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O_(2)、FEV_(1)pred%、DLC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CCL28、SDF-1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肺动脉高压病情程度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CL28、SDF-1水平会显著降低。
- 闫梅刘建刘琳琳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 信迪利单抗致肺癌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优势,使肺癌的治疗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但是ICIs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免疫治疗导致的血液系统毒性发病率并不是很高,其中免疫治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是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我们报道1例使用ICIs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ICIs相关血小板减少进行文献复习,讨论相关临床特点、可能的机制及最佳治疗方式。
- 蔡静静杨光霞张雪梅刘琳琳闫梅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哮喘患者吸入布地奈德前后血清中IL-5水平,并同时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清IL-5水平下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P<0.01),两者呈负相关。结论布地奈德可降低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改善肺功能。
- 闫梅张成王瑞玲于学勇
-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5布地奈德
- 利伐沙班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 50)和观察组(n = 50)。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口服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口服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肺栓塞患者血清SOD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增高,MDA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肺栓塞患者血清IL-10、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但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在抗氧化应激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 闫梅
- 关键词:利伐沙班肺栓塞细胞因子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