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16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中医
  • 8篇中医证
  • 8篇胃炎
  • 8篇慢性
  • 7篇证候
  • 6篇中医证候
  • 6篇慢性胃炎
  • 3篇证素
  • 3篇纤维化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酒精性肝纤维...
  • 3篇肝纤维化
  • 2篇用药规律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证候分布
  • 2篇证候要素
  • 2篇证型
  • 2篇治疗慢性胃炎

机构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延吉市中医医...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作者

  • 16篇丁霞
  • 16篇陈亮
  • 10篇苏泽琦
  • 10篇李培彩
  • 9篇张寅
  • 8篇师宁
  • 8篇郭强
  • 7篇王晓迪
  • 7篇陈润花
  • 6篇刘敏
  • 5篇刘婷
  • 5篇王龙华
  • 5篇刘福生
  • 4篇杭海燕
  • 4篇杜娜
  • 2篇陈建新
  • 2篇孙建光
  • 2篇王宪波
  • 1篇余求祥
  • 1篇李晓林

传媒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霞教授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被引量:21
2015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D的情志致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增高,很多FD患者的发病、复发或加重受精神心理因素影响非常明显。丁霞教授治疗此类FD患者多在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基础上,以调畅脾胃气机为核心,由从肝论治入手,调理气血,怡心身,顾护脾胃功能,收效显著。
王龙华苏泽琦朱辰辰李培彩郭强王晓迪张寅杜娜陈亮丁霞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肝论治名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毒相关蛋白A及环氧合酶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脾胃湿热证与Hp细胞毒相关蛋白A(CagA)、环氧合酶2(Cox-2)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Hp检测、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CAG患者70例,Hp阳性并经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寒证的患者各30例,Hp阴性患者1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CagA、Cox-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组间CagA阳性率、Cox-2表达水平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 CAG合并Hp感染的脾胃湿热证组CagA阳性率、血清Cox-2表达水平高于脾胃虚寒证患者,且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脾胃虚寒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具有较轻的趋势。结论 CagA及Cox-2可能参与CAG合并Hp感染患者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脾胃湿热证在CAG合并Hp感染早期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脾胃湿热证在CAG进展中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刘福生杭海燕陈润花李培彩张寅陈亮李健刘婷苏泽琦朱辰辰王晓迪丁霞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环氧合酶-2胃黏膜病理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探索慢性胃炎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PLGC)转化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通过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共592例。其中,CNAG338例、CAG134例、PLGC120例。应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CNAG得到证候类型9个,前3位依次为脾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CAG得到证候类型10个,前3位依次为肝胃不和证、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PLGC得到证候类型10个,前3位依次为胃阴不足证、胃阳亏虚证、瘀阻胃络证。根据因子构成提取证候要素,结合描述性统计结果,CNAG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气虚>湿>阳虚;CAG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阳虚>湿>瘀>阴虚>气虚;PLGC病位证素:胃>脾>肝,病性证素:热>阳虚>阴虚>气滞>瘀>湿>气虚,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阶段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在由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转化过程中存在由实至虚、渐见阴虚、血瘀的证候演变规律。
苏泽琦李培彩郭强朱辰辰王晓迪陈亮刘福生刘婷张寅王龙华丁霞
关键词:慢性胃炎证候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分类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证候分类,为临床证候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32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因子分析、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证候常见肝郁脾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阳虚6个基本证型,临床涵盖率达90%以上。结论:通过建立该病的因子分析、复杂系统熵聚堆模型,揭示其中医证候特点,丰富了中医证候分类方法,有助于该病中医证候分类的客观化。
师宁苏泽琦李培彩郭强陈润花陈建新陈亮刘敏孙建光王宪波金贤国丁霞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素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丁霞杨晋翔王婧刘美颖陈亮王秋娟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证素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通过文献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分布特点。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数据库(截止至2011年9月),收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文献,进行证候要素分析、提取。结果:纳入文献37篇,报告病例3 078例,报道证候类型26种,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为主;证候要素16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热、气滞、湿为主,虚证证素以阳虚、阴虚多见。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证候类型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为主,主要病位在胃、肝、脾,病性以实证为主。
师宁丁霞杭海燕刘敏陈润花陈亮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证候要素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回顾研究发现,既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纳入及排除标准不严格,难以保证西医"病"与中医"证"之间关系的对应性;基于部分学者经验的病例观察表(CRF)以获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在自然状态下的四诊信息;对环境、发病季节、气候等有可能影响中医证候的因素考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对以单一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忽略了复合证型的存在,致使研究结果过于片面。
陈润花陈亮苏泽琦师宁李培彩郭强丁霞
关键词:慢性胃炎证候四诊
基于因子分析和复杂网络技术的反流性食管炎证素分布特点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四诊信息的因子分析和复杂网络技术分布模式,为该病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对2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复杂网络技术对其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进行探索性分析,总结分布特点。结果:经因子分析、复杂网络技术共同提取出证素8个,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痰湿、气虚、阳虚。结论:综合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更有利于阐释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复杂网络技术较因子分析更能直观阐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师宁陈建新刘敏李晓林李志红陈亮张寅朱辰辰王晓迪丁霞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证素
慢性胃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浅析被引量:14
2014年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笔者探讨慢性胃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以期对慢性胃炎诊治及预防病变进展起到积极作用。
王龙华朱辰辰王晓迪苏泽琦郭强李培彩张寅杜娜陈亮丁霞
关键词:慢性胃炎治未病病机演变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文献研究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提取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证候要素,探讨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数据库(截至2011年9月),收集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文献,进行证候要素分析、提取。结果:纳入文献36篇,报告Hp阳性病例7 331例,报道证候类型19种,以肝胃不和和脾胃湿热为主;证候要素14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热、湿为主,虚证证素以气虚、阴虚多见。结论: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候类型以肝胃不和和脾胃湿热为主,主要病位在胃、肝、脾,病性以实证为主。
陈润花刘敏陈亮师宁余求祥丁霞
关键词: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证候要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