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扬
- 作品数:68 被引量:25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与组织管理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先进制造技术整合了企业内部运行与外部需求,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制造适应更加细分市场的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同时强调快速适应变化、抢占先机的新产品导入,从而提高柔性,实现范围经济。但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必须与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相匹配,只有如此才能表现为一种“最佳实践”模式。
- 陈同扬杨东涛
-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转型发展阶段青年流动人才工作家庭冲突研究
- 2024年
- 青年流动人才是促进地域发展的生力军,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处于特殊的转型发展阶段,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青年流动人才的工作家庭冲突尤为显著,并与“60后”/“70后”人群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首先分析了青年流动人才的特征,然后基于工作家庭边界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分析了转型发展期青年流动人才工作家庭冲突的成因,构建了工作家庭冲突理论模型,最后从企业、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工作家庭平衡的对策建议。
- 陈同扬湛佳韦
- 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
- 顾客参与、顾客创造力与新产品创新绩效的框架模型被引量:2
- 2019年
- 在系统回顾顾客参与及其对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顾客创造力及其重要作用文献的基础上,对B2C市场顾客参与影响新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基于B2C市场顾客参与划分为低程度参与和高程度参与两种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构建出顾客参与(低程度VS高程度)对新产品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通过顾客创造力对新产品创新绩效产生中介影响的框架模型。
- 张燕陆惠文陈同扬姚山季
- 关键词:顾客参与
- 考评主体对360度绩效考评应用效果的分析
- 2012年
- 针对360度绩效考评在国内外应用现状,本文从考评主体视角来分析360度绩效考评在我国应用失灵的原因及对策。文章主要从我国企业考评主体的特征着手,并据此分析了其在主观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的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欧阳丁鑫陈同扬
-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与组织管理关系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7年
- 众多研究揭示先进制造技术不仅受组织战略的影响,也将对战略制定和调整产生作用;先进制造技术实施前和实施后,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变化,组织结构、组织能力、组织文化都将发生改变;企业人力资源要素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成功不可或缺,同时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又影响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先进制造技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关键在于其应用时要与企业的组织战略决策、组织结构形式、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相匹配,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
- 陈同扬杨东涛
-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战略管理
- 一线管理者的职能分析与能力提升
- 2012年
-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它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人才的竞争,而是已经下移到生产一线,转变为管理过程和管理质量的竞争,因此一线管理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很多企业决策者对一线管理者的职责定位只是管理好一线生产,提高企业绩效。而事实上一线管理者不仅能够推进具体事务,他们未被完全开发的职能还有维持基层文化和发起微创新。过去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一线管理者如何管理一线生产,对其他职能的讨论较少,所以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一线管理者的职能进行清晰、全面的分析,探讨提升他们能力的途径,从而促进一线管理质量和企业绩效的提高,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 薛驹陈同扬
- 关键词:一线管理者绩效基层文化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管理者可信行为产生机制分析
- 2014年
- 管理者可信行为是管理者的一种意志行为,能够建立和增强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有利于组织内部信任氛围的有效构建。本文对管理者可信行为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发现可以从工作能力、价值观念、工作方式三个方面对管理者可信行为进行归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探讨了管理者可信行为的产生机制,认为管理者可信行为的形成取决于以下三个前因变量: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态度、管理者实施可信行为的主观规范和管理者对于实施可信行为的知觉控制。
- 亓玉新陈同扬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
- 基于顾客知识转移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机制研究——以小米公司为例
- 2017年
- 顾客知识资源已成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为打开企业通过顾客知识转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这一过程黑箱,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转移意愿是促使顾客知识转移的重要前提;顾客知识转移经历了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在探索阶段顾客通过平台通道直接与企业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以形成知识转移,而在发展和成熟阶段则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并从中吸收知识,进而再通过平台通道进行知识转移;组织治理机制相应经历了从仅有的信任、保障机制到文化机制构建和完善的演化。最后,本文为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出打通转移通道、开发顾客知识,拓宽转移通道、注重内容战略,构建文化纽带、驱动知识转移等管理启示。
- 叶健康陈同扬张海靓
- 关键词:知识转移知识治理企业创新绩效
- 文化重塑对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管理赋能视角被引量:6
- 2022年
- 文章以中国建材集团为案例,旨在从管理赋能视角剖析不同阶段文化重塑推动国企战略转型的过程。研究发现,在初创期,随着国内大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借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重塑,推动产能提高,实现企业战略转型;在成长期,国有企业借助精神文化重塑,推动股权赋能,实现国企向产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变革期,从传统国企到现代国企,借助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重塑,推动市场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国企战略转型;在成熟期,国有企业借助行为文化重塑,赋能品牌形象的升级,实现国有企业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企业家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文化重塑—管理赋能—战略转型”的路径发展。
- 陈同扬贺文静戚玉觉
- 关键词:文化重塑
- 差序式领导研究述评被引量:4
- 2018年
- 差序式领导是在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领导方式。综述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差序式领导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领导者公平意识的形成、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但同时员工也可能在争夺领导支持、获取更多资源的过程中互相排挤,从而造成组织矛盾和冲突。因此,领导者要正确运用差序式领导方式,形成相互制约、共同进步的良好工作环境。
- 张海靓陈同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