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君
- 作品数:70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窄带成像气管镜技术临床应用体会
- 2014年
- 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包括自荧光支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eoscopy,AFB)、超声支气管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支气管镜、窄带成像支气管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等技术为气道黏膜早期病变的诊断带来了曙光。与白光支气管镜(White light bronchoscopy,WLB)相比,窄带成像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笔者总结113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陈旭君崔会芳吴粹华黄文侨吴奕群卢晔
- 关键词:窄带成像支气管镜
- 支气管镜下冷冻冻取活体水蛭1例
- 卢晔崔会芳陈旭君吴奕群黄溢华陈明红黄建隆
- B-V231P-A型取石双腔球囊导管介入治疗难治性气胸2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难治性气胸是临床上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仅明显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日,严重时还造成胸膜腔或肺部感染,甚至致患者死亡等.本文总结了27例难治性气胸临床病例资料,着重对B-V231 P-A型取石双腔球囊导管在该项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
- 卢晔崔会芳吴粹华吴奕群黄溢华陈旭君金发光
- 关键词:双腔球囊导管难治性气胸导管介入治疗取石病例资料
- 52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与痰结核菌检测及CT诊断肺结核病的对比观察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联合痰结核菌检测及CT检查诊断肺结核病的价值,我们对52例拟诊结核病患者进行了T—SPOT.TB试验,并与痰结核菌检测结果、CT诊断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T.SPOT.TB试验在痰结核菌检测阴性及胸部CT诊断阴性病例中的诊断价值。
- 陈旭君黄溢华崔会芳黄文侨舒逸吴奕群卢晔林燕平林丽娟
- 关键词:结核感染CT诊断
- CT介导经皮闭式Cope针刺胸膜活检对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尽管内科胸腔镜对其病因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但如何选择检查时机尚无明确指征,或需行人工气胸的准备,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引流气体和液体。因此,与闭式胸膜针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相比,胸腔镜检查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可重复性差。现对41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介导下的经皮闭式Cope针刺胸膜活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 黄文侨陈旭君舒逸崔会芳黄溢华吴奕群卢晔
- 关键词:CT介导渗出性胸腔积液
- 巨气管支气管症一例
- 舒逸崔会芳黄文侨陈旭君吴奕群黄溢华吴粹华卢晔
- 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在肺大疱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在肺大疱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例肺大疱患者均在大型C臂机适时引导下经超细支气管镜工作通道先后通过微导管向目标细支气管注入生物学制剂。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7例)选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稀释液,B组(4例)选用猪源蛋白粘合剂。 A组采用通过超细支气管镜置入外径<1.2 mm 微导管,依次注入利多卡因2 mL、纤维蛋白原5 mL、凝血酶(500 u ×2支)稀释液。 B组则以相同方法注入猪源蛋白粘合剂,注药完毕后吸尽支气管近端混悬残留液。两组均记录操作时间,并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操作时间为5~15 min,B组操作时间为6~20 min。综合两组:完全有效4例,明显有效2例,基本有效3例,完全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2%(9/11)。 A、B两组一般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38%(22/42)、58.33%(1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而且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安全性及有效性可能均较好,但考虑到样本量较少,尚需进一步建立对照组、扩大病例数进行验证。
- 崔会芳陈旭君黄文侨舒逸吴奕群黄建隆陈辉民卢晔
- 关键词:肺大疱减容术生物制剂安全性
- 超细纤维支气管镜在介入治疗中应用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 目的 初步探讨BF-XP60型纤维支气管镜在介入治疗中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54例经超细纤支镜检查与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54例患者中副作用发生情况为鼻腔局部黏膜损伤渗血5例、声门...
- 卢晔崔会芳陈旭君黄溢华吴奕群
- 关键词:介入治疗安全性影响因素
- 肺大咯血纤维支气管镜几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选择时机探讨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大咯血几种不同介入方法选择时机与安全性。方法总结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大咯血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通过对比观察大咯血即刻控制率、手术过程难易程度、耗费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等指标,对微导管置人止血法(方法A)、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条置入止血法(方法B)、氩等离子凝固术(方法C)等三种肺大咯血的介入技术,重点在该三项技术介入选择时机的把握与安全性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在2i例患者中,方法A完成12例,方法B完成6例,方法C完成3例,大咯血即刻控制率分别是方法A为75%,方法B为83.3%,方法C为100%;三种不同方法操作顺利,操作时间3~10min,方法A、B中均有病例出现鼻腔出血、声音嘶哑,方法C则无;方法A、B、C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胸闷气短,但三种方法中均无明显胸痛、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脓肿、局部黏膜压迫坏死和烧灼伤。方法A发生导管滑脱3例,方法B发生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条咳出1例,方法C发生纤维支气管燃烧导致气管镜前端损坏1例。结论对于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大咯血应选择术者较熟练掌握、费时短,疗效较可靠,且患者意愿较易接受的介入治疗方法。但是,各种方法均有其限制,需要严格掌握。
- 陈辉民卢晔叶惠龙崔会芳黄文侨陈旭君林勇黄溢华崔晓苏桂琴夏爱芳
- 关键词:肺大咯血纤维支气管镜氩等离子凝固术安全性
- 苦参素对良性瘢痕增生性气管狭窄影响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苦参素在良性瘢痕增生性气管狭窄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将30例良性瘢痕增生性气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苦参素组(1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苦参素组在介入治疗后,采用一次性内镜喷洒管在病变部位局部喷洒苦参素注射液,根据狭窄长度或截面积确定给药浓度:狭窄长度≥2cm或截面积≤正常截面积50%,选择高浓度(1200 mg/ml),否则选择低浓度(600 mg/ml)。术后一周复查支气管镜,根据病情,每周给药一次,累计2-4次,在气管狭窄起始端上方1 cm处拍照截图,使用Digimizer软件测量治疗前后狭窄管腔的横截面积。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的气管横截面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气管管腔的横截面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改善,苦参素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一周复查气管镜,病变部位愈合良好,未见水肿、出血、溃疡、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气管内局部喷洒苦参素注射液对于抑制良性瘢痕增生导致的气管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陈明红崔会芳陈旭君吴奕群黄溢华吴粹华卢晔
- 关键词:苦参素气道狭窄介入治疗